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81.
古建筑木构架的整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其独特的分层结构形式对整体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木构架的构造形式、连接方式进行研究,总结出对称结构形式,柱列侧脚与生起做法,普柏枋、阑额与地桴的联结作用,厚重屋顶构造以及榫卯连接技术是其具有较好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2.
针对单一测绘手段难以获取古建筑表面完整空间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多源异构点云融合技术实现古建筑完整空间信息留存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的扫描策略实现古建筑主体激光点云数据采集,然后采用低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完成扫描盲区的影像数据采集,最后基于光束法平差理论完成点云数据生产,实现了多源异构点云数据融合。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古建筑信息留存的需要,在古建筑保护领域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3.
目前我国的许多古建筑维修、保护工程中缺少建筑物结构图、破坏程度评估困难等问题,因此急需一种快速而全面的建筑物测量手段。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作为一种快速、非接触、高精度的测量方法,满足古建筑维修保护中的测量要求。本文通过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在古建筑维修与保护工程中的使用案例,讨论该技术在我国古建筑维修保护中的使用方式与方法,详细介绍三维激光用于古建筑扫描中的勘查、实施、点云处理及建模中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本文的介绍有助于汶川大地震后四川和我国其他地区古建筑维修保护工程中对建筑物测量的实施。  相似文献   
84.
地面3维激光扫描仪是通过高速激光扫描测量的方法,大面积、高分辨率地快速获取被测对象表面的3维坐标数据,根据3维数据可以构建3维模型,为古建筑保护等提供数据依据。本文对地面3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了简单探讨,通过具体实例研究分析其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5.
赵忠波 《地球》2009,(6):43-43
大伙儿们拍长城,总要表现的是长城的磅礴气势.苍凉风骨,深厚文化,好像不如此.即是不人流的长城片。我以为.其实长城真的就是一堵墙.一堵很长很长的墙。是阻挡敌兵入侵的一种屏障,而且还真的没挡住.外族军队还是跨过万里长城.长驱直入.  相似文献   
86.
在古桥梁建筑结构保护中,无损高精度检测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识别古桥梁拱桥的结构损伤问题,以上海青浦迎祥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全站仪对桥梁结构的变形进行观测及分析,评价桥梁的变形及受力状态;采用微动测试技术,获取结构的损伤动力特性参数,包括固有频率及振动模态。通过分析现有桥梁的模态分布,观测振动模态的突变位置确定结构损伤位置,比较结构的变形特性,对结构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7.
田齐。民居画派秘书长兼执委,中国宣纸集团红星美术馆艺术总监。2009年,进行了北戴河百年别墅展策划;2009年,进行了民居画派“走进延安”中央党校展;2009年——2011年,策划了“中国民居万里行”大型活动;2011年,进行了“走进日本”展和“欧州建筑印迹”写生展;2012年,以学者身份访问了日本东京艺术学院。  相似文献   
88.
按照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要求,以1∶2.65的比例制作了4榀宫殿式木结构框架模型,并进行低周水平反复荷载试验。对木框架的破坏形式、节点拔榫量、滞回曲线、变形能力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脱榫是木框架模型破坏的主要形式,梁、柱构件变形较小,未出现破损;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节点拔榫量随着控制位移的增大而不断增加,榫头正截面与卯口正截面挤压变形较小;木框架模型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形状总体呈倒"Z"字型,榫卯之间在受力过程中发生较大的滑移,节点表现出半刚性的特点。木框架最大侧移为120mm,具有很好的变形能力;各框架节点刚度随着转角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9.
柬埔寨纪行     
去年暑假,我跟随学校来到了东南亚国家柬埔寨。以前柬埔寨在我的印象中是“西哈努克”“红色高棉”“吴哥窟”等几个简单的名词,吴哥窟在我心目中是遥远和神秘的。这次我有幸走进了世界奇迹、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虽然说是走马观花,可对于柬埔寨这个国家,对于吴哥窟举世罕见的古建筑还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行我们去的是金边(柬埔寨首都)和暹粒(吴哥古迹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90.
针对现有的大量古建筑三维模型缺乏语义信息,不利于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等问题,对城市地理标记语言(City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CityGML)定义的建筑物模型进行了语义扩展,提出了一种从古建筑几何模型自动识别语义对象并转化为CityGML扩展模型的方法。首先,总结我国明清古建筑构件的共有特征,并使用CityGML的应用领域扩展机制增加斗拱、梁、柱、台基等古建筑通用对象的几何和语义表达。其次,利用古建筑Mesh模型各面片的法向量、坐标范围等特征和自定义规则提出了一套古建筑屋顶、墙面、立柱、门窗等语义对象自动识别方法。最后,依据CityGML扩展模型设计规范,从识别对象自动构建出几何语义一体化表达的古建筑三维模型。采用2个不同风格的古建筑模型进行语义对象提取和CityGML模型生成实验,使用本文提出的Mesh模型到CityGML LoD3扩展语义模型转换方法能够自动提取屋顶、墙面、台基等9类语义对象,每个Mesh模型能转换并生成400多个包含语义信息的平面多边形,95%以上的面片能正确识别。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CityGML扩展模型能够有效支持古建筑模型典型构件的显式语义表达,并且识别规则和转换方法能够支持Mesh模型大多数平面对象的提取,有利于CityGML模型的自动化生成和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