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8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重点介绍浙江省坡地资源的分类系统,并评价各类等级坡地质量及其分布规律,阐述坡地农业生产特点和坡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2.
台湾省山地灾害防治与环境保育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21日至30日,作者参加了在中国台北台湾大学召开的《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会涉及洪水及泥石流灾害防治、灾害防治体系与新科技应用、地滑与边坡稳定、坡地开发与利用和环境变迁与保育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83.
黄土高原坡地单株植物下的微地形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坡地孤立植物下的微地形反映了植被、土壤、侵蚀和沉积过程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三种植物微地形结构的研究,分析了坡度和植物种类对微地形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度越大,沉积物堆积高度越大,微地形越明显;不同植物之间的微地形有明显差异。本研究中,地表植被覆盖为草类的刺槐林保持土壤的作用最大,可以为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低地区的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2002年11月17~23日,百位中日学者聚会昆明,召开“中日国际地貌学研讨会”,交流地貌学研究的新进展,分享新成果,研讨新动向。出席此次会议的日本学者共43人,包括国际地貌学家联合会执委、日本地貌学会会长TakasukeSUZUKI教授,日本科学院院士、日本地理学会会长MichioNOGAMI等学术权威。中方与会者分别来自云南、北京、江苏、四川、重庆、宁夏等地。会议使用英语交流。共收到论文72篇,其中日方33篇,中方39篇。大会发言交流22篇。除编印了会议论文集外,还进行了会间展板发表。会议交流的论文将在日本《地形》杂志发…  相似文献   
85.
本文基于地理学和生态学中边际效应的观点,论述山地与平原两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形成一些既不同于山地又异于平原的特殊气候现象──气候边际效应。分析指出,气候边际效应在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中主要表现为坡地暖带、强降水效应和干旱效应,并对这三种气候边际效应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6.
黄土区坡地降雨入渗产流过程中的滞后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坡地天然降雨入渗-产流的实测资料分别对考虑滞后效应与不考虑滞后效应的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入渗-产流过程中,滞后效应加快入渗速率,减少径流量;滞后模型使土壤含水量、产流过程更加接近实测值.由此可见,土壤水滞后效应对土壤含水量、入渗速率、产流过程及产流量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在水量转化研究工作中考虑滞后效应的影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7.
黄土丘陵坡地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数学模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通过野外测定获得黄土丘陵坡地不同土地利用结构的表层土壤水分, 依据影响该区土壤含水量的重要因素是坡度、土地利用、植被覆盖以及地表水的扩散特征, 建立了黄土丘陵坡地的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模型. 应用野外测定的土壤水分值进行模型的参数拟合, 采用有限元方法正解模型, 对黄土丘陵坡地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进行模拟, 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88.
等高线植物篱提高坡地持续生产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等高线植物篱技术是近一、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坡地改良利用的一种生物措施。本文简要阐述了等高线植物篱的基本概念、类型及主要科学问题;从篱笆植物种类选择、布设与管理、效益评价、农林政策等方面,对等高线植物篱研究进展作了简要介绍;并对该技术推广与应用的潜力与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9.
野外观测试验于1997年在广东省鹤山茶叶科技研究所的赤红壤坡地上进行,试验设计了人工林下地表覆盖(A)、人工林下地表裸露(B)、等高梯田种植茶树(C)和等高梯田裸地对照(CK)4个处理,采用自制的径流收集器分别测定了各处理4场降雨的径流深度、径流系数、水土流失量和侵蚀量等指标,结果表明,CK的平均径流深度高产田3.72mm/10mm,降水流失率为37.2%,平均每10mm降雨的土壤侵蚀量为43.6kg.hm^-2,年土壤侵蚀模数为7.42t.hm^-2;其它3个不同植被覆盖处理的地表径流量比裸地对照降低2.20%-67.08%,平均土壤侵蚀量减少43.81%-90.83%;林下地表覆盖处理的保土效果果好,等高梯田种植茶树处理的保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0.
坡地资源利用保护中的农林复合经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坡地资源在我国等多山国家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保护对环境稳定有着重要影响。坡地农林复合经营是一种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坡地利用保护方式,与常规方式相比其投资少、系统产出高;在控制坡地土壤侵蚀、保持和培育坡地土壤肥力方面更具优势;但也有一些局限需要在实践中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