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利用一维资料重现n维系统吸引子结构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Rossler系统和Lorenz系统为例,研究了利用单变量时间序列来重现n维动力吸引子的枯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维时间序列重建的相空间里,存在着若干个主矢量,这些主矢量可以从某一侧面揭示出系统吸收子的枯扑系统。  相似文献   
82.
El Ni?o区域SST的空间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振山  丛峰  邓自旺 《大气科学》1997,21(3):324-330
本文利用MHAT小波对1970~1990年El Ni?o 区域的SST进行多尺度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 在洲洋尺度(4×10 3~13×10 3 km)里,El Ni?o区域存在着特征波长为6000 km的纬向长波#Aψ*T/2@#a和波长为6500 km的经向长波ψ1;(2) 在区域尺度(1×10 3~4×10 3 km)里,El Ni?o区域的SST存在着特征波长为4500 km的经向中波ψ3和波长为3500 km的纬向中波ψ4;(3) 大尺度范围的海温异常及4波共振机制是发生El Ni?o现象的两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3.
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全球生态可持续性时空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态足迹受人口、消费、科技等社会、经济及自然因素影响,且都是绝对数字,不能真正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可持续性.因此,基于吴隆杰提出的具有较好分析、比较功能的生态足迹指数(EFI),并利用WWF《地球生命力报告》系列数据,对1961-2003 年全球的生态可持续性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动态评估,对154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生态可持续性进行空间序列静态分析.结果发现:42 a来全球EFI在波动中急剧下降,1987年转入不可持续状态,2003年达到-25.28%;2003年生态足迹总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生态可持续性强弱排序为巴西》俄罗斯》墨西哥》法国》中国、印度》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人均生态足迹排名前10位的国家排序为新西兰》芬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丹麦》爱沙尼亚》美国》阿联酋》科威特,全球7地区排序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非欧联盟》非洲》北美》亚太区》欧洲联盟》中东和中亚;若将EFI大于0、HDI大于0.8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标准,《2005年世界人文发展报告》公布HDI较高的国家中有3个处于区域内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84.
该文以南京江宁区丹阳镇七仙山玫瑰园为例,建立观光农业、农业生产与资金投入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式,讨论观光农业、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观光农业、农业生产与资金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盲目、不切实际的农业生产投资将减小观光农业的规模,而提高农业生产资源的使用价值,将有助于观光农业的发展;在低效率使用农业生产资源的情况下,盲目增加农业生产投入,对农业生产的再扩大和该地区观光农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只有在提高观光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降低农业生产的平均单位投资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达到增加农业生产的投入后获得优化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和扩大观光农业规模的目的。  相似文献   
85.
在Saltzman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气溶胶参数和云反馈机制,从而建立了一个含气溶胶、CO2和云参数的海冰-海温高次非线性耦合气候模式。数值模拟表明,在各参数取当前值情况下,系统存在两个平衡态.系统将随参数值的变化而作有序─混沌或混沌─有序的非平衡相变.敏感性试验还揭示了系统发生了分岔(突变)时的临界参数值.  相似文献   
86.
南麂列岛旅游生态足迹与生态效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生态足迹与生态效用分析是从全球角度评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两者相互补充。以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为例,计算并分析了2002年的旅游生态足迹与生态效用。结果表明:① 南麂列岛旅游者人均生态足迹为0.031 hm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② 叠加了旅游者生态足迹后,南麂列岛生态赤字达939.38 hm2;③ 南麂列岛旅游业单位生态足迹产值为14 221元/ hm2,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8倍,却低于其渔业的单位生态足迹产值;④ 南麂列岛旅游业全年标准CO2排放量为2 438.7 t,生态效用为0.128 kg/元;⑤ 南麂列岛生态效用略优于全球平均水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1倍,但距全球理想的生态效用仍有一定距离。南麂列岛较低的生态足迹和较好的生态效用主要是由于其旅游开发规模适当,管理到位,倡导生态旅游,同时大部分旅游者为短程游客。旅游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用不仅在理论上深化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技术上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7.
经验模态分解下中国气温变化趋势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By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 we analyzed the observed monthly average temperature in more than 700 stations from 1951-2001 over China. Simultaneously, the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of each station is calculated by this method, and classification chart of long term trend and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distributing chart of China are obtained, supported by GIS, 1 kmxl km resol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recent 50 years, the temperature ha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0.4~C/10a in most parts of northern China, while in Southwest China 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Valley, the increase is not significant. The areas with a negative temperature change rate are distributed sporadically in Southwest China. Meanwhile, the temperature data from 1881 to 2001 in nine study regions in China are also analyzed, indicating that in the past 100 years, the temperature has been increasing all the way in Northeast China, North China, South China, Northwest China and Xinjiang and declining in Southwest China. An inverse ‘V-shaped’ trend is also found in Central China. But in Tibet the change is less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88.
杨周  林振山 《地理科学》2010,30(2):295-299
对北半球过去2000a重建气温变化的多尺度分析,发现:(1)北半球过去2000a气温变化存在准6a、准11a、准21a、准43a、准86a、准247a、准914a等7个不同时间尺度的波动,并且以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和近千年周期为主,不只是在数百年尺度上受太阳活动的驱动,在数十年尺度上也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2)北半球在中世纪暖期波动幅度较小,小冰期气温振荡幅度相对较大,1400~1800A.D.这400a间是北半球最寒冷的时期;(3)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北半球气温的自然波动将极大地减低因人类活动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效应。  相似文献   
89.
建国以来中国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变化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文章以小波诊断技术为基础,对建国以来中国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研究表明,建国以来中国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变化具有明显的3年左右、9年左右和17年左右的特征时间尺度和相应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并且特征时间尺度近年来逐渐缩短,即成灾面积的变化渐趋频繁。根据这几个特征时间尺度上小波系数的演变趋势发现,在未来几年内,中国洪涝成灾面积呈现下降的总体趋势。根据小波方差分析发现中国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变化具有显著的3年、9年和17年的主要周期,并以9年和17年的周期尤为显著;同时,根据功率谱的比较分析同样发现,中国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同样存在着3年左右、7~9年和17年的主要周期。  相似文献   
90.
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地景观格局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多时段遥感影像,探讨了近30年来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景观格局的演变。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1977、1987、1998、2004、2007年5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分析,证实了研究区的景观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植被景观稳定增长,人工景观逐年递减,建筑景观存在波动;1977~1987年斑块破碎化程度加深,1987~2004年破碎化减轻,但2004年后破碎化又有所加深。(2)揭示了旅游开发过程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在旅游开发初期,景观趋向于破碎化;在旅游开发成长期,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反而减轻;而在旅游开发巩固期,景观的破碎化又有所增加。但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推进,景观多样性在减少,优势度在增加。(3)揭示了影响景观空间格局的首要因素是农耕活动,其次是接待设施建设,最后是道路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