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16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艾比湖水面近50a变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艾比湖水面面积持续增大,湖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与60、70年代水面面积急剧缩小、湖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形成鲜明对比.针对艾比湖水面面积近50a变化过程,利用入湖径流及有关水文、气象资料,分析河流丰枯变化对入湖径流的影响、农业引水量与降水的关系,研究了艾比湖水面面积近50a变化成因.  相似文献   
82.
鄱阳湖水面蒸发量的计算与变化趋势分析(1955-2004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骞  刘影 《湖泊科学》2006,18(5):452-457
利用器测折算法与气候模式法,分别计算鄱阳湖周围康山、棠荫、都昌、星子、湖口5站的单站水面蒸发量,以5站两种方法计算值的平均值代表鄱阳湖大湖面的水面蒸发量,求得鄱阳湖1955-2004年各月的水面蒸发量和蒸发水量,结果为: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081.2 mm.年蒸发水量27.06×10~8 m~3.对年、月水面蒸发量在近50年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表明除5月份外,其他各月蒸发量和年蒸发量均呈逐渐减少趋势,年蒸发量平均每年减小2.79 mm,年蒸发水量平均减少0.05×10~8 m~3,对湖区水资源持续利用和湖泊环境将产生明显影响.对水面蒸发量递减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3.
水体光谱特性的测量与分析是海洋水色遥感的基础工作之一。水体光谱特性包括两个方面:表观光学特性和固有光学特性。现场直接获取表观光学特性有剖面法和水面之上法。在多次现场试验的基础上,主要针对二类水体从误差来源的角度来对水面之上法进行方法研究。同时,借鉴一类水体水面之上法的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对二类水体水面之上法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4.
1974-2016年青海湖水面面积变化遥感监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和内陆湖,也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重要水汽源,青海湖面积的动态变化是气候和周围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体现.本研究利用长时间序列中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通过人工提取湖岸水涯线信息对青海湖水面面积进行监测.结果显示:1974-2016年期间,青海湖面积总体上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2004年水面积最小,为4223.73 km2,比1974年减少253.80 km2.其中1974-1987年期间面积骤减;2000 2009年期间青海湖水面面积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平均变化幅度为6.85 km2.2009-2016年7 a间,水面面积增加了128.27 km2.2012年青海湖面积骤增,比2011年8月同期增加65.12 km2;同年6月和9月的面积变化为2002-2016年最大,达到59.18 km2.湖东岸沙岛的湖岸线变化最为显著,1974-2004年岸线后退最大距离达4.59 km,2012年的年内最大变化距离为0.39 km.青海湖流域内降水补给增加,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促使入湖河流径流量增大,是近年来湖水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5.
赵小双 《地球》2019,(9):48-50
国家能源局不久前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能源形势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第二季度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举报受理及处理情况、光伏发电全国补贴竞价情况,还解读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李创军、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赵国宏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了提问。  相似文献   
86.
本文围绕海上无人值守平台周界安防技术需求,以800 m范围内的快艇、渔船、客轮和商船为航行目标构建运动目标跟踪监控系统,并集成开发了基于水下被动声学检测和水上云台控制的光学视频系统为一体的声光一体化监控系统,设计了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实现了对水面航行目标的跟踪检测与分类识别。本文在目前基于单一方法进行水面目标跟踪的基础上进行了突破,系统综合了水听器远距离目标监控跟踪和近距离的水面视频监控目标识别,当两者同时确认目标,由声警器发出警报驱离可疑目标,系统将水下声学监控和水面视频监控有效结合,极大地降低了平台的误报概率,同时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实现对4类水面航行目标的跟踪检测和特征提取,且改进后的算法可有效提升目标检测效果与识别精度,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7.
段潘  张飞  刘长江 《遥感学报》2022,26(7):1469-1482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然地表物理结构及属性的变化使得城市不透水面不断增加,进而造成城市土地覆盖类型剧烈变化,极大地影响着其环境质量和生态循环。因此,探讨不透水面的空间变化规律,对建设生态、和谐、宜居城市变得极为重要。本文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典型城市(乌鲁木齐、喀什、哈密及克拉玛依)主城区为研究区,通过对Sentinel-2A/B影像L2范数归一化处理,结合增强型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ENDISI(Enhanc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Impervious Surface Index),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自适应确定阈值,提取2017年和2019年新疆典型城市不透水面。结果表明:L2范数归一化处理与ENDISI结合能较好的突显不透水面与非不透水面的差异;OTSU自适应确定的阈值能够很好的区分不透水面,经示例验证(2019年乌鲁木齐主城区),不透水面提取结果总体精度为86.60%,Kappa系数为0.73。通过对不透水面空间差异分析可知:从剖面线角度分析得出乌鲁木齐北部、喀什中部和北部及哈密中东部和北部ENDISI指数值均显著增加,而克拉玛依北部和中西部区域ENDISI指数值增加较少;从不透水面盒维数分析中得出,新疆典型城市的盒维数值均呈增加趋势,城市结构复杂度不断增强,其中哈密盒维数值最大,乌鲁木齐盒维数值最低,且哈密的盒维数值变化幅度最大,克拉玛依的盒维数值变化最小。本文可为新疆典型城市内涵式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为干旱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围绕数据源、提取方法以及不透水面应用研究3个层面对国内外学者提取不透水面做出了总结,其中数据源主要介绍了Landsat系列、Sentinel系列以及高分系列,不透水面提取方法主要归纳了指数法以及光谱混合分析法,应用研究主要针对不透水面演变分析、与城市生态问题的探究。通过归纳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得出,不透水面的扩张会导致城市地表温度的上升,同时与其他一些生态问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9.
漂浮于自由水面的污染物的的迁移、扩散会受到天然随机海浪的影响。之前的研究(以Herterich和Hasselmann(1982)为代表)普遍认为,随机波浪作用下的斯托克司漂移速度会引起水面污染物的离散,这个离散甚至有可能跟风和海流引起的离散同一量级。本研究就随机波浪作用下的斯托克司漂移速度是否会引起水面漂移物的离散进行理论和试验探讨。从理论推导可知,随机波浪下的质量输移速度是个定常分量,因此它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引起水面漂移物的离散。随后我们在实验室水槽中进行了漂移物在随机波浪(P-M谱)作用下的漂移过程的测量。试验结果也印证了随机波浪作用下的斯托克司漂移速度不会引起水面漂移物离散的结论。  相似文献   
90.
漳河水库位于荆门、宜昌、襄阳三市交界处,由观音寺(西侧)和鸡公尖(东侧)两个水库组成,两水库之间通过半天然明槽连通,系拦截长江支流沮漳河东支漳河及其支流淯溪河而成。1966年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城镇供水、发电、航运、养殖、旅游、改善生态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防洪标准采用500年一遇设计,水库等级为I级。观音寺水库集水面积1957 km^2、库容8.06亿m^3,水面面积31.45 km^2;鸡公尖水库集水面积仅255 km^2,但库容却达13.29亿m^3,水面面积73.75 k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