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320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砂岩中自生石英的来源具有多样性 ,它受时间、温度、深度和源区物质成分等多种因素的控制 ,并从其一种或多种成岩过程中获得 ,并通过对流方式加以运移 ,然后在pH值、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下于合适的部位加以沉淀。  相似文献   
82.
天然水CaCO3侵蚀量与沉淀量的计算是岩溶地球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指出有关文献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存在严重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天然水CaCO3侵蚀量与沉淀量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水溶液相对CSCO3饱和度的计算为基础,对CaCO3溶解或沉淀所引起的水溶液pH值、组分的活度系数以及水溶液中各组分存在形式含量的变化统一地作了考虑,且区分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了计算。实际水样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中若不考虑上述的种种变化,则计算结果的误差将是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83.
在Au(Ⅲ)-Cl络合溶液和常温常压条件下,黄铁矿随时间(t)变化对金吸附的动态实验表明:整个吸附过程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快速达到平衡的吸附过程,随着平衡的建立,金的沉淀速度迅速变小,随后即进入缓慢吸附阶段,溶液中金的浓度按指数函数关系衰减.不同粒度黄铁矿实验结果的横向比较显示,粒度越细,金的沉淀速度越快,沉淀金的总量也越多。  相似文献   
84.
85.
本文以4个水样的水化学分析结果为例,对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中CaCO_3溶解或沉淀所造成的水化学后果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在此基础上,还对天然条件下水中CaCO_3溶解或沉淀可能造成的水化学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6.
CO2流体对岩屑长石砂岩改造作用的实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密闭容器中CO2-H2O-砂岩体系相互作用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压力下CO2流体对岩屑长石砂岩成分的改造。反应后溶液中总矿化度的变化、样品质量的损失及扫描电镜(SEM)的观察结果表明:长石、方解石和石英的溶蚀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O2流体对岩屑长石砂岩的溶蚀作用与温度正相关;同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200℃和300℃时样品表面均有一种未知的铝硅酸盐矿物生成,并通过反应液的pH值及各种离子浓度的变化解释了CO2流体-砂岩相互作用过程中矿物溶解、沉淀的机制。  相似文献   
87.
木落稀土矿床位于印度-亚洲陆陆碰撞带之东部转换带,是四川冕宁-德昌稀土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矿与喜山期岩浆碳酸岩关系密切.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通过矿床中主要稀土矿物氟碳铈矿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包裹体成分的LRM分析和包裹体中子矿物相的SEM/EDS分析等,对与稀土矿化有关的成矿流体的特征、演化及稀土迁移与沉淀的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与稀土成矿有关的流体为富CO2、H2、K 、Na 和SO2-4的中高温、高压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对稀土的迁移起到重要作用,温度、压力降低造成的超临界流体中CO2相与水溶液相的分离是造成稀土矿物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88.
某些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热液中的含铀离子和沉淀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华南某些重要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阶段含铀热液系Ca~(2+)-Na~+/HCO_3~--F~-型弱碱性热液,热液中UO_2(CO_3)_2~(2-)和UO_2F_4~(2-)的活度最大。热液蚀变反应、温度和压力的降低以及岩石的还原容量是导致热液的Eh值降低、铀开始沉淀的Eh值升高的重要因素,铀的沉淀机理是含铀离子的被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89.
90.
中—低温水热条件下黄铁矿与Cu(Ⅰ)—Cl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阳  蔡元峰 《地质论评》2016,62(4):997-1009
在诸如沉积型层状铜矿、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与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等中常出现黄铁矿、铜(铁)硫化物、铁氧化物等矿物的共生现象,研究这些矿物组合的形成机制对于认识这一系列矿床中矿石矿物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矿物—流体相互作用伴随物质溶解—再沉淀为理论基础,在水热条件下,以黄铁矿为初始矿物,Cu(Ⅰ)—Cl为溶液中Cu的形态,通过设置不同的p H、反应温度、Cu(Ⅰ)—Cl浓度研究了这些矿物组合的形成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黄铜矿、斑铜矿等铜铁硫化物主要出现在弱酸性环境中,蓝辉铜矿等铜硫化物可出现在弱碱性环境中;2温度较低时(约100℃)黄铁矿主要转变为赤铁矿等铁氧化物。不同实验条件下形成的矿物组合与已知矿床中发现的矿物组合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可以用特定矿物组合的实验条件模拟和反演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