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酒泉早白垩世盆地群构造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酒泉盆地群充填物、早白垩世火山岩、早白垩世原型盆地构造样式和新生代反转构造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查明酒泉原型盆地群的成因。初步认为,酒泉盆地群是早白垩世陆内热事件的表部响应,为近南北向或北东向裂谷盆地。在新生代,由于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北祁连山前展式北向推覆作用可能使早白垩世酒泉盆地群的南部地区转换为山脉,现今的盆地边界被掩覆在北祁连山之下;同时,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还造成控制酒泉盆地群内部次级构造单元沉积体系的近南北向和北东向正断层转换为逆冲断层,盆地发生反转。  相似文献   
82.
金玮  王成善  赵兵  李亚林 《西北地质》2006,39(3):97-105
羌塘盆地地处藏北高原,其南北界分别为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与拉竹龙-金沙江缝合带,盆地面积约180 000 km2.进一步可分为羌北坳陷、中央隆起带和羌南坳陷3个二级构造单元.双湖托纳木地区地处羌北坳陷与中央隆起带毗连地带,索瓦组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大部分地区,根据地层层序及岩性组合特征,同时结合岩石、古生物、沉积旋回、接触关系等对地层进行了较系统的划分,将索瓦组划分为4个岩性段;索瓦组一段到四段自下而上反映出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序列,分别为碳酸盐台地-混积缓坡-混积碳酸盐台地-混积外滨浅水陆棚沉积环境;索瓦组三段礁灰岩和油页岩的发现对古环境的恢复以及油气的生储盖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区内索瓦组的古生物地层分布和组合特征,建立了珊瑚组合带和双壳类组合带,确定索瓦组为上侏罗统,大致与Oxfordian-Kimmeridgian相当.  相似文献   
83.
在地球历史的某些特定时期,由于碳循环发生重大变动,导致大量有机碳在海洋沉积物中以缺氧的黑色页岩形式保存下来,这一代表海洋和气候系统发生变化的重大事件已被地球科学界称为大洋缺氧事件(Oceanic Anoxic Events,OAEs).自从1976年首次提缺氧事件的概念后,现已被地学界所广泛接受,对于大洋缺氧事件发生期间的地球系统演化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4.
西藏北部新生代大型逆冲推覆构造与唐古拉山的隆起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西藏北部唐古拉山地区新生代发育一大型逆冲推覆构造,推覆构造带走向与唐古拉山脉延伸方向一致,主体呈NW-SE向展布,由北部乌兰乌拉湖—巴庆构造带(锋带)、雀莫错—改纳构造带(中带)和南部各拉丹东—鄂碎玛构造带(根带)构成,构造样式上由根带到锋带表现为:高角度叠瓦逆冲构造、褶皱—逆冲构造和中低角度叠瓦逆冲构造,逆冲推覆运动方向由南西向北东,并在推覆构造带北侧发育新生代沱沱河前陆盆地。同构造岩浆侵入体同位素年代学和前陆盆地沉积充填序列演化表明,推覆构造形成时限为67.1~23.8Ma。推覆构造形成演化受控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造山和其后印度板块持续向北俯冲动力学体制,并造成唐古拉山地区地壳在始新世—渐新世的强烈缩短、增厚和唐古拉山脉的隆起。  相似文献   
85.
长江源地区近南北走向的地堑构造是该区现今最为显著的构造现象,也是青藏高原迄今发现的同类构造发育的最北部地区.长江源地区地堑构造包括温泉、常错、当拉错纳玛和沱沱河4个规模较大的近南北向地堑.断层年代学和断陷盆地沉积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伸展变形至少自中新世末-上新世初就已开始,对长江源地区现今的地貌格局、水系型式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长江源区主要水系是沿南北走向的地堑构造和正断层侵蚀发育而成的.青藏高原新生代伸展地堑构造是高原经历早期地壳强烈缩短变形之后,在深部动力学机制作用下快速隆升的产物.  相似文献   
86.
晚古生代右江盆地古岩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钻井、露头和区域构造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晚古生代的右江盆地存在多期次的岩溶作用,通常具有1~3个岩溶旋回。这些古岩溶作用主要存在于上二叠统顶部、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和石炭系顶部,其次是泥盆系的顶部。古岩溶作用的发生与黔桂运动、紫云运动、东吴运动等所形成的层序界面和低位体系域密切。研究区存在包括风化、区域性大气淡水溶蚀、区域性白云岩化、区域性古岩溶、区域性去白云岩化和区域性淡水胶结充填等6种岩溶作用的层序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87.
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及其成矿效应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概念。从大喜马拉雅构造域及其成矿效应出发,通过构造域对矿集区的控制作用、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深部过程与成矿效应的分析,从而较全面地评价了青藏高原及邻区的资源潜力和需要进一步工作的重要成矿带或矿集区。通过分析认变喜马拉雅-城矿域内强烈的壳幔物质交换,下地壳翻天覆地的物质和流体交换,导致了在同一构造地质单元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超大型矿术的存在。并对多个重要矿床类型提出了更切合实际的观点,如西藏甲马铜钼银铅锌金多金属矿床属于矽卡岩-斑岩复合型,云南羊拉铜钼金及金属矿床也属于矽卡岩-斑岩复合型砂床等,在喜马拉雅构造域内形成的燕山晚期或喜马拉雅期矿床大多和大陆地壳深部复杂的动力学过程有关,矿多矿床中银、钴已经作为主要成矿元素。最后明确提出了青藏高原主体及东缘重要矿集区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88.
青藏高原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羌塘复合型前陆盆地充填模式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根据沉积物碎屑组分、粗碎屑楔状体、边缘相、古流向和沉积、沉降中心等重建了盆地结构、古地理和古地貌,认为该盆地是在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多岛洋体制下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特殊类型的复合前陆盆地,它的形成和发展同金沙江缝合带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碰撞和对冲有关,是盆地两侧板块边缘的大型逆冲作用的产物。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央隆起地貌景观交替性变化和盆地中“三砂二灰”的幕式沉积特点,将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羌塘前陆盆地演化过程分为 5个阶段,其中巴通期和牛津-提唐期是羌塘盆地南北两侧构造活动相对平静期,而巴柔期、卡洛期、提唐-贝里阿斯期是羌塘盆地南北两侧构造活动强烈时期,强烈的逆冲推覆作用产生大量的构造负载,导致中央隆起强烈地挠曲隆升,造成了盆地中的幕式沉积,产生构造层序和层序,恢复了羌塘前陆盆地沉积记录与两侧缝合带的逆冲作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9.
中国新生代古地形演化的初步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生代,中国地形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早期的西倾地形变为现今的东倾地形,这种地形倒转可能是诱发亚洲乃至全球新生代气候环境格局总体改变的主要根源。本文基于流线场理论和向东挤出的构造假说,采用物质平衡方法,对中国新生代古地形演化进行半定量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新生代古地形演化呈现西部大幅度快速隆升,东部渐进式降低,中部变化较小的变化过程,总体地势的转变过程在50-40Ma期间内已基本完成,此后地势差距逐渐加剧,中国现今的地形格局是在近10Ma期间内最后形成。  相似文献   
90.
重点报道了藏北双湖地区中侏罗统海相油页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首次在该层位油页岩中检出丰富的正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类化合物及甾类化合物。正烷烃图谱呈单峰形,nC15、nC16或nC17为主峰碳,轻烃组份占有绝对优势,OEP值0.93~1.01,无明显的奇偶碳数优势分布;Pr/Ph值为0.77~1.59,在剖面序列中呈波动分布,显示弱植烷优势或姥鲛烷优势;藿烷以C30占优势,萜烷相对丰度五环三萜烷>三环萜烷>四环萜烷;规则甾烷∑(C27+C28)>∑C29,∑C27/∑C29值为0.79~ 1.20,在剖面序列中下部C27甾烷略占优势,上部C29甾烷略占优势,重排甾烷C27/规则甾烷C27值为0.51 ~3.63,在剖面序列中具有显著的波动性,同时检出了少量孕甾烷和4-甲基甾烷。有机质母质构成中,既有丰富的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可能还有一定比例陆生高等植物输入混合的特点。油页岩处于成熟阶段,整个油页岩剖面序列具有一致的热演化程度。剖面中部油页岩具有极高的原始生产力,氧化-还原条件也是控制油页岩TOC和沥青“A”含量在剖面垂向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