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194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陈军  孙轶  李京校  张骁  林伟  于梦颖 《气象科技》2022,50(1):139-146
采用2016-2020年浙江省闪电定位资料,利用Access和MATLAB对浙江省陆域、舟山海域地闪回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陆域年平均地闪回击密度为1.97次·km-2·a-1,正地闪回击密度为0.10次·km-2·a-1,正地闪回击占总地闪回击的5.1%,正地闪回击平均电流强度为42.49 kA,负地闪为3...  相似文献   
82.
山东沂沭断裂带早白垩世晚期恐龙足迹特征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些年来,在山东沂沭断裂带南部地区(莒南、临沭、郯城和东海)的下白垩统上部大盛群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足迹化石,而这些化石反映的足迹类型、形态大小、足迹踩踏深度等方面都存在有差异性。研究发现,在足迹类型方面,莒南地区以兽脚类和鸟脚类恐龙足迹为主,临沭、郯城和东海地区以蜥脚类恐龙足迹为主。足迹大小方面,莒南地区的兽脚类足迹可划分为类型Ⅰ和类型Ⅱ两种类型,而东海地区的恐龙足迹主要属于类型Ⅱ,但是莒南地区大多数足迹的趾间角要小于东海地区的,这可能是由于兽脚类恐龙属种的不同所造成的;莒南地区鸟脚类足迹绝大多数要小于临沭地区的鸟脚类足迹;郯城地区的蜥脚类足迹较小,而莒南、临沭和东海地区大多数蜥脚类足迹的大小较为相似,个别临沭和莒南地区的蜥脚类恐龙足迹较大。足迹踩踏深度方面,临沭、东海和郯城地区的足迹相比莒南地区的足迹要稍深,这与足迹形成在不同湿度、黏度、颗粒度的沉积物表面上有密切联系。基于上述研究认为,在早白垩世晚期,沂沭断裂带内生活着种类繁盛,数量庞大的恐龙动物群,联系到沂沭断裂带东部诸城地区早白垩世早期地层中也发现有大量的以兽脚类为主的恐龙足迹化石,推断在早白垩世,沂沭断裂带及胶莱盆地当时为一个理想的恐龙生存、繁衍的栖息地。同时,山东早白垩世大量恐龙足迹化石的发现也为整个华北甚至东北亚地区晚中生代恐龙属种的分布、演化以及古地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信息。  相似文献   
83.
针对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中多源像控方案及其生产精度情况进行总结,在充分利用已有多源像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生产实验,提出多源像控生产方案及其适用范围和生产要求。对GPS道路网数据、已有航摄资料加密成果以及高精度DOM等数据作为像控数据源进行生产实验,并在控制困难区域的正射影像生产中进行验证应用。本文研究内容可用于指导同等精度要求的正射影像工程生产。  相似文献   
84.
地下隐蔽水库的高密度电法探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要尽量避开地下已建成的建筑物和市政设施,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地下已建成的建筑物、市政设施等具体位置不明确,形成为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的障碍物,对设计和施工造成不利影响.高密度电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信息丰富,解释方便等特点,威为解决这些地下障碍物问题的物探方法之一.为了探测在地铁选线过程中遇到的地下隐蔽水库,选用了高密度电法进行探测,并且依据调研到的资料建立了正演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可以圈定地下隐蔽水库的边界范围.最终的探测结果和正演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在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采用高密度电法探测地下隐蔽水库具有可行性,探测的结果能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在探测实施时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正演模拟有助于解译高密度电法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孤立型纤维性肿瘤的CT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型纤维性肿瘤的临床、CT及病理学资料。结果:孤立型纤维性肿瘤在临床上可无症状或因肿瘤压迫出现不典型症状。在CT上3例表现为实性肿块,增强后实性部分轻度强化或明显强化。SFT因有完整的包膜,故多为境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肿瘤。结论:CT对SFT确诊价值有限,诊断必须结合既往病史、临床症状,确诊有赖于病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相似文献   
86.
为适应现行公路信息的快速更新和智能化管理的要求,采用ArcGIS平台,结合车载GPS技术,设计开发了适用于湖北省公路信息更新管理的系统软件;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数据库及功能模块的设计。该系统的实现给交通规划部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管理和决策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87.
江汉平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系统(JH-CORS)是以荆州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土地勘测规划院GNSS站为系统控制中心,连接公安县、石首市、监利县、松滋市、洪湖市、仙桃市、潜江市、宜都市和嘉鱼县土地勘测规划院GNSS站的区域GNSS参考站系统。主要介绍了JH-CORS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目标及项目建设的实施情况,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8.
成都市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应该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资源,为成都的经济发展服务,树立成都旅游的新形象。同时,以软件技术和空间信息处理为核心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具有强大的空间信息管理、属性数据查询、空间信息分析等功能,为旅游信息系统开发提供了理想的平台。本文根据成都市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从信息系统的管理开发和软件工程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基于GIS的成都市旅游信息系统的开发思路,并利用组件式GIS软件SuperMap Objects为开发平台,结合高级编程语言VB.NET,具体编程实现了成都市旅游信息系统的部分查询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基本上可以满足游客的信息查询和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89.
“数字周边”总体架构与研究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数字国界"走向"数字周边"是我国周边外交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地理信息服务外交的热点方向。首次提出"数字周边"的基本概念,分析讨论其数字化建模、定量化分析、可视化表达等基本技术内涵;继而从境外信息获取、周边信息分析、信息集成分析3个方面,讨论提出"数字周边"的总体技术架构,然后指出周边信息分类与建模、地理空间信息整合提取、地缘环境信息建模、动态信息服务等是亟待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数字周边"研究涉及国际关系、地理学和地理空间信息等多个学科,需要深度交叉与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90.
简要报道了新近首次在冀西北张家口尚义地区发现的恐龙足迹。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恐龙足迹赋存于尚义晚中生代盆地侏罗系—白垩系后城组顶部。恐龙行迹呈近东西向展布,由数十个足迹构成。初步研究表明,造迹者分别属于兽脚类和蜥脚类恐龙,由西向东行进。足迹中包括兽脚类足迹70余个,组成数个行迹;蜥脚类足迹15个,构成1列行迹。蜥脚类足迹特征显示其可能属于游泳状的行迹。华北北部土城子组/后城组发育于燕辽生物群—热河生物群更替演化时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以往在该时期沉积物中罕见脊椎动物骨骼化石。近年来华北北部土城子组/后城组中频繁发现的恐龙足迹表明,燕辽生物群—热河生物群更替演化时期发育着以恐龙为代表的脊椎动物群。该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土城子组/后城组沉积时期恐龙属种的多样性及其生物古地理环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沉积古地理和古生态环境及其与恐龙动物群发育的研究有助于揭示陆地生物群更替演化和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