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304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596篇
地球物理   233篇
地质学   367篇
海洋学   22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种层析成像的正演和反演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层析成像的正演和反演方法,首先对求解区作网络划分,由给定的正演速度模型在网格点上双线性插值,获得整个网格节点的速度分布,然后,对波阵面作一近似,在此基础上,用最小走时最短路径射线追踪法完成正演,反演则是通过正演的方法实现的,理论模型算例表明,本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2.
海洋风暴形成的一种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从观测统计学、瞬变涡动能量学和 MM5中尺度数值模拟角度 ,研究了海洋风暴 (爆发性气旋 )形成的气候特征及其可能的动力学机制 ,揭示了一幅爆发性发展的物理图像。结果表明 ,在冷季大气特别是日本以东洋面上大气特有的热力气候背景下 ,通过同海洋风暴过程相联系的涡动热通量 vθ的向极地输送 (- vθ· θm>0 ) ,将季节尺度的时间平均有效位能向瞬变涡旋时间尺度的涡动有效位能转换 ,是海洋风暴形成的主要动力机制。在该过程中转换来的具有最大贡献的涡动有效位能 ,连同具有次大贡献的积云加热制造的涡动有效位能(q3 )一起 ,通过暖异常区 (α >0 )暖湿空气上升运动 (-ω >0 )的斜压转换 (-ωα) ,促使涡动动能增长。同时 ,补充的涡动有效位能又加强了暖异常区的暖湿空气上升运动 ,进而产生积云对流活动及其潜热释放的正反馈过程 ,最终导致涡动动能急剧增长和海洋风暴的形成。海-气潜热输送的作用是在风暴形成初期提供后来积云尺度对流活动及潜热释放的水汽潜力。研究还表明 ,海洋风暴主要发生在冷季月份 1 3 0°E以东的中高纬洋面上 ,这种对特定季节和特定海域的依赖性是大气和海洋气候背景的动力 /热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
利用714CD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天气图和省区域小图,对1998年7月21日发生在河南省许昌以北的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多单体风暴在多普勒天气雷达上的强度场和速度场特征.  相似文献   
84.
对流性强风暴系统的螺旋度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风暴尺度的数值模式ARPS成功地模拟了1977年5月20日在美国Oklahoma州Del City的一次强对流风暴过程。其模拟结果与实际的观测非常接近,模式积分 40分钟,初始对流单体发生了分裂,产生了新的对流单体。原有对流单体在原地维持成熟的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而分裂出的新单体在移动过程中,逐渐向成熟位相发展,并且又分裂出新的单体。利用模拟结果,着重讨论了风暴发展过程中螺旋度和超螺旋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特征,以及在强风暴系统的对流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学作用。初始环境场的螺旋性结构有利于风暴的发展。在风暴发展阶段,低螺旋度有利于大尺度向对流尺度的能量串级,而在风暴成熟阶段,高螺旋度则有利于对流单体的能量维持,从而形成长生命周期的对流系统。在风暴的发展过程中,风暴流场结构具有向Beltrami流结构的调整趋势,螺旋度向高值发展。超螺旋度在流体粘性作用的影响下,可反映出螺旋度密度空间积分的时间变化趋势,负的超螺旋度可使螺旋度增加。在对流风暴发展阶段,超螺旋度为负值,对流单体的结构螺旋性增强、螺旋度的增大,在风暴到达成熟阶段后,超螺旋度转为正值。因此,超螺旋度可用来标志对流风暴系统的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85.
夏季乌拉尔地区大气环流持续异常的形成与维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天气尺度瞬变涡旋与时间平均基本气流双向相互作用建立异常型的角度,研究了夏季乌拉尔地区大气环流持续异常的形成与维持,首先基于合成分析,研究了持续异常期间的天气尺度瞬变波活动情况,结果表明:正异常时,在上游地区,从北大西洋中部到西欧沿岸,瞬变活动明显增强。负异常过程时相反,该地区瞬变活动减弱。利用线性正压原始方程模式,研究了在合成正异常基本流及7月气候基本流等两种基本流下,正异常时上游异常瞬变活动对异常建立的贡献。结果表明:正异常时,上游增强的瞬变波活动有利于正异常的建立与维持。利用基于线性正压原始方程模式设计的风暴轴模式,研究了时间平均基本流在组织与调控瞬变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当乌拉尔地区高压脊发展时,有利于瞬变在上游的北大西洋中部到西欧沿岸地区组织起来。脊发展越强,越有利。结合上述两方面的结果,提出了瞬变与行星波双向相互作用的乌拉尔持续正异常形成和自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86.
各向异性弹性波有限元叠前逆时偏移   总被引:26,自引:1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有限元法和最小走时射线追踪的界面点法,实现了各向异性弹性波的叠前逆时偏移.理论模型资料的偏移结果清晰准确,证实了该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对各向异性模型资料的各向同性偏移处理,发现常规偏移剖面存在较大误差,地质体的垂向深度和横向位置与实际模型有偏离.  相似文献   
87.
针对现行冰雹云参数化模式中假定冰雹谱服从特定的负指数分布,冰雹增长率依赖其加权平均末速度以及粒子间的数浓度转换不守衡等局限性,作者建立和发展了一个包括云滴、云冰、雨滴、雪团、霰和雹的云中主要水成物场及凝结、撞冻等37种主要微物理过程,可用于预测和研究三维强冰雹云降雹过程的冰雹分档模式,模式能够提供在雹云参数化模式中无法提供的关于冰雹增长与分布的信息,研究共分三部分;模式的建立及冰雹的循环增长机制;冰雹的分档分布特征;冰雹产生与增长的微篁,经一部分,通过建立模式及模拟一个多单体风暴个例,对多单体中冰雹的增长机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88.
1概况9516号强热带风暴是一个路径少见的南海热带气旋。1995年10月9日08时生成于永兴岛东南方约600公里的海面上,生成后迅速西移,11~13日经过海南岛南部、西部、西北部海面加强北上。13日02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0级,15时在广西合浦登陆,然后东北移与西风槽合并减弱消失(见图1)。在这个强热风暴西移北上的过程中,广东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地区出现了大暴雨,12日暴雨是台风倒槽造成的,14日暴雨则是台风槽与500hPa西风槽共同作用的结果,三天雨量在100~400mm之间(见图2)。暴雨中心出现在阳江市西北部八甲镇,总雨量为385.7mm,…  相似文献   
89.
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平凉局地强对流风暴过程,揭示了平凉发生强对流天气独特的地形因素。  相似文献   
90.
利用加拿大大气环境局第二次冬季风暴观测(简称CASPⅡ)的部分资料,对加拿在东海岸冬季风暴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风暴能达到爆发性发展程度,并对其中一个形成眼区的强风暴例子做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