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75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51.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生烃特征有机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显微镜反射光及荧光分析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煤系中存在大量的生烃组分。煤系的生烃性与主要生烃组分的多少密切相关。本区存在相当数量的煤有机质类型Ⅱ2型,部分达到了Ⅱ1型,而暗色泥岩多为Ⅲ型和Ⅱ2型。成熟度研究表明,本区煤系已达到或超过生烃门限并产出大量的液态烃。   相似文献   
852.
准噶尔盆地梭梭林型及其特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鸿铎 《中国沙漠》1990,10(1):41-49
根据梭梭的分布规律、生境条件、林分结构、群落特征,利用十几年调查资料,把准噶尔盆地荒漠梭梭林划分成五个林型组、十四个林型。一、石质山麓梭梭林型组:生长在浅山沟谷,剥蚀山坡、台地、低山,共一个林型;二、砾质戈壁梭梭林型组:生长在山前洪积扇或砾质戈壁地带,共一个林型;三、土质梭梭林型组:生长在冲积-淤积平原上,是梭梭生长的最佳立地类型,共六个林型;四、沙质梭梭林型组:生长在沙漠内的低矮沙丘和平坦沙地,共三个林型;五、沙丘沙地白梭梭林型组:白梭梭分布区域狭窄,只限于沙漠内的沙丘或沙地,共三个林型。但短命类植物-沙拐枣-白梭梭林型,因沙拐枣种的不同而分成三个亚型。  相似文献   
853.
准噶尔盆地南缘(简称"准南")二叠—三叠纪原型盆地性质与沉积环境演化一直以来备受争议。通过准南6个地层小区18条典型剖面野外实测、岩相和沉积环境分析以及区域地层对比,认为准南西部(88°E以西)和准南东部(88°E以东)二叠—三叠纪在岩石组合、地层序列、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准南西部以碎屑岩、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组合为特征;准南东部以碳酸盐岩、火山岩和碎屑岩组合为特征。准南西部早—中二叠世地层普遍缺失或被埋藏,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为陆相冲积扇—扇三角洲的粗碎屑岩沉积,中—晚三叠世发育滨浅湖相细碎屑岩。准南东部晚石炭世发育深水浊流,早—中二叠世以滨浅海相细碎屑岩为主,中二叠世后期以芦草沟组潟湖相油页岩和碳酸盐岩发育为特征;晚二叠世,普遍进入河湖相演化阶段,以细至粗碎屑岩为主;中—晚三叠世发生湖泛,主要发育三角洲和滨浅湖相碎屑岩。研究表明,准南及邻区二叠—三叠纪为裂谷盆地,经历了断陷—坳陷沉积演化阶段,准南西部和东部伸展程度的差异性导致沉积特征的不同。  相似文献   
854.
古地貌恢复是盆地沉积体系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准噶尔盆地春光探区井位分布不均,无法有效地对白垩系凹陷区的储集层潜力进行评估。首先利用三维地震、测井和岩心等资料,采用高精度古地貌恢复方法,在建立全区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压实校正、剥蚀量恢复和古水深恢复,按砂组恢复出春光探区白垩纪古地貌特征,识别出了下切谷、坡折带和局部凸起等地貌单元。结果表明春光探区白垩系沉积经历了扩张—收缩—逐渐填平补齐的过程,沉积体系继承性较好;精确的古地貌恢复反映了盆地的沉积过程,有助于储集层预测和微相划分,对白垩系沉积特征研究有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地貌单元对砂体分布和沉积相展布的控制作用,认为研究区古地貌对砂体控制作用明显,其中局部凸起对砂体有分隔作用,坡折带控制着砂体展布和成因类型,下切谷作为搬运通道控制着砂体发育位置和规模。最后,对沟谷体系进行了精细刻画,总结了古沟谷的V-U-W型发育模式,并定量分析其搬运能力。  相似文献   
855.
在盆地地质环境稳定的条件下,油气在运聚过程中会形成“地质色层效应”,其物理、化学指标会发生规律性变化,可用来追踪油气的运移方向。通过对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及周缘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进行油源对比,在明确油气平面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地层水、原油物性及多种地球化学方法,对八道湾组油气运移特征进行研究,并对生物标志化合物、饱和烃碳同位素、饱和烃含量及红外光谱比示踪参数进行类比分析,明确各参数的准确性及适用条件。结果表明,白家海凸起西区的原油(Ⅰ类原油)主要由东道海子凹陷的二叠系烃源岩生成,主要的输导体系是东道海子断裂的垂向输导作用;东区及南部的阜康斜坡地区原油(Ⅱ类原油)主要由阜康凹陷的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生成,输导体系以白家海凸起斜坡的砂体输导作用为主。各种示踪参数中,以断层为主的输导层,原油黏度、密度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示踪效果较好;以砂体为主的输导体系中,生物标志化合物、饱和烃碳同位素、原油黏度、原油密度及饱和烃含量均可以较好地指示油气运移方向。同时,地层水可以很好地指示断层的封闭性及地下砂体的连通性,而红外光谱比无论是在砂体还是断层输导体系中,其示踪效果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856.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吐孜阿克内沟中三叠统克拉玛依上组顶部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底部的油砂露头剖面的精细野外实测,在克拉玛依上组油砂露头共识别出11个单砂层,岩性以灰褐色含砾粗砂岩、粗砂岩以及中砂岩等粗粒岩石为主;在八道湾组底部砂岩中共识别出12个单砂层,为多期河道迁移叠加的产物,每一单砂层均以含砾砂岩、中粗砂岩、中细砂岩...  相似文献   
857.
通过野外实地勘查和近几年钻孔样品测试数据综合统计,结合三角图图解和地球化学数据组合对比,分析侏罗系头屯河组、西山窑组、三工河组、八道湾组赋铀层位砂岩碎屑矿物组分,并对不同地段不同层位铀矿化对比、剖析赋铀层位层间氧化带附近铀矿化特征,总结了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氧化带特征与铀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858.
准噶尔盆地南缘上石炭统祁家沟组识别出2种生态类型的四射珊瑚动物群。一种是以小型单体无鳞板类型为主的Cyathoxonia动物群;另一种则是以发育鳞板类型为主的Caniniid–Clisiophyllid动物群。认为祁家沟组四射珊瑚动物群生活于中–高纬度地区温带气候条件下火山口周围类似于环礁的环境中。Cyathoxonia动物群生活于相对闭塞但与外海有连通的低能浅水礁湖(潟湖)环境中并且原地保存,Caniniid–Clisiophyllid动物群则生活于环礁向海一侧适于珊瑚生长的礁坪中–高能环境中。后者不断遭波浪侵蚀,在风暴和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环礁陡峭的前缘斜坡以重力流的形式下滑,在正常浪基面之下的低能环境中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859.
为进一步挖掘沙湾凹陷风城组油气勘探开发潜力,需要针对储层基本特征以及物性控制因素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等多种研究手段,分析储层特征以及物性控制因素,为优质储层的预测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风城组储集岩性以砂砾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微裂缝为主,普遍见片状片弯状喉道,孔隙结构较差,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构造、沉积和成岩作用为储层物性主要控制因素,断裂的发育以及异常压力的形成为微裂缝的发育提供基础条件,古地貌对沉积水动力条件起到重要控制作用,岩石成分和结构差异加剧储层物性平面的非均质性。成岩作用控制储层最终物性,压实和胶结作用造成储层物性变差,溶蚀作用的发育极大改善储层的物性。研究区北部凹槽内断裂带附近的风城组砂岩类储层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860.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紧邻北天山山前,构造变形错综复杂。山前发育的三排构造的形成时间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分歧,对演化过程中褶皱和断裂的变形叠加特征缺少系统的对比分析。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解释、平衡剖面恢复、构造物理模拟等研究手段,结合断层滑移距、伸展压缩速率定量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叠加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1)南缘中段三排构造自南向北,变形强度由强变弱;第一排背斜受控于基底卷入型断裂体系,第二、三排背斜受控于顺层滑脱型断裂体系,构造之间具有形成递进的演化关系,叠加形成多种复合构造样式。(2)断层滑移距总体“由深至浅”逐渐变小,具有继承性发育的特点;主干断裂滑移距存在明显的拐点,是多期次活动的有力证据。(3)基底大型逆冲断裂是先存断裂,后期继承性发育;基底卷入型褶皱–冲断带是褶皱作用发生在逆冲断裂之前,后期表现出边断边褶特征;滑脱型褶皱–冲断带是冲断和褶皱同时或冲断先于褶皱形成。(4)第一排背斜形成于侏罗纪末期,第二排背斜在此时期形成微弱雏形,并在古近纪末期形成明显轮廓;第三排背斜形成于新近纪末期;第四纪至今的强大挤压作用使3排背斜被断裂强烈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