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90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利用Micaps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风廓线资料对2016年1月20—21日湿雪过程,1月31—2月1日干雪过程,从水汽、动力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1) 1月20—21日的湿雪过程水汽充沛,水汽输送为700 h Pa西南急流和850 h Pa东南气流; 1月31—2月1日的干雪过程水汽层次浅薄,水汽输送只有700h Pa西南气流。2)湿雪过程低层暖平流强,在中低层形成暖式切变线,冷空气楔入到暖湿气流底部,迫使其抬升,形成深厚上升运动区,雪量较大,但并不利于积雪;干雪过程低层冷平流强,在中低层形成冷式切变线,降雪过程中弱暖湿气流沿深厚冷空气垫爬升,上升运动较弱,降雪量较小,但有利积雪。  相似文献   
92.
该论文为硕士学位论文 ,于 1999年 5月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完成。该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方法 ,从 Sr( AC) 2 - Ti( OC4 H9) 4- H2 O- iso C3H7OH体系中合成了钛酸锶粉末 ,研究了影响形成钛酸锶凝胶的因素及最佳条件 ,如反应物、溶剂等 ;以 Co( AC) 2 、Zn( AC) 2 、Mg( AC) 2 、Ca( AC) 2 、Pb( AC) 2 、Y2 O3、L a2 O3、Nb2 O5为掺杂物。对 Sr Ti O3进行了掺杂研究 ;以 Y2 O3为掺杂物 ,对 ( Sr,Pb) Ti O3进行了掺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钛酸锶凝胶的形成归因于 Tin O2 n-( x y) / 2 ( OH) x( OC4 H9) y 的形成 ,…  相似文献   
93.
94.
95.
介绍了有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BR)观测和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叙述了基于COBE卫星的观测宇宙学,包括对背景辐射谱,各向异性的观测结果及其理论意义;并系统介绍了CBR各向异性形成的种种机制;展望了下一代宇宙微波背景探测器(MAP和PLANCK)的科学目标和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6.
组成阿尔金构造系的断裂,均具左旋位错特征。发生于渐新世-中新世以来的总位错量450 ̄700km。其中,分布于阿尔金断裂带上的位错量达225 ̄375km。分布于其它断裂带上的位错量达150 ̄250km。发生于上新世以来的总镁错量为40 ̄50km。发生于第四纪的左旋位错量20 ̄27km。其中,分布在阿尔金断裂带上的位错量为7 ̄17km,分布于其它断裂带上的位错量为10km左右。  相似文献   
97.
勉略宁元古宙海相火山岩,划分为四个火山岩带,通过对火山岩带地球化学的研究,旨在揭示火山岩带的成岩环境,追踪火山作用的演化历史。研究认为免略宁元古宙海相火山岩发生发展于裂陷海盆中,经历了扩张-裂陷,叠缩-消减和碰撞-造山三个学化阶段。南带和中带火山岩分别形成于扩张-裂陷的早期和晚期,其中罗家火火山岩产于洋岛环境;北带火山岩为叠缩-消减的岛弧环境;在碰撞-造山过程中产于不同环境的火山岩带叠缩,构造拼贴  相似文献   
98.
矿山固体废物中硫化物经微生物作用形成的酸性矿山排水及其引起的重金属污染是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而岩石和矿石中的方解石能够影响酸性矿山排水的生成和迁移。为了考察方解石对硫化物-微生物氧化作用的影响,开展了系统的模拟实验,利用ICP-AES、XRD、XRF等分析手段,测定了实验溶液的pH值、Eh值、离子浓度和次生沉淀成分。结果表明,在无方解石或方解石含量低时,黄铜矿的微生物氧化过程中,pH值下降、Eh值上升,有多种重金属离子进入溶液,并生成大量黄钾铁矾、自然硫等次生沉淀。添加过量方解石能有效中和氧化过程产生的酸并能显著抑制氧化菌的活动。因此通过添加碳酸盐矿物的方法可使溶液pH调节至微碱性,降低微生物的活性、阻滞铜矿石的氧化,能够有效降低重金属的释放。  相似文献   
99.
花岗岩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变形破坏特征和机制对此类工程岩体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不同含水率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单轴压缩试验,分析破坏特征和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开展断口扫描电镜试验,分析微观形貌特征,研究破坏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明显的应变软化特征;随含水率增大,曲线上微裂隙压密阶段长度逐渐增加,稳定破裂阶段及非稳定破裂阶段长度均逐渐缩短,但所占比例增大,曲线上峰前阶段涨落交替现象加剧;饱和时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相比干燥时分别降低了40.68%,20.3%;变形破坏过程可大致分为以下5个阶段:平静期、裂纹萌生期、裂纹扩展伴随颗粒弹射期、片状碎片剥落伴随颗粒弹射期及崩落式破坏期;随含水率增大,花岗岩破坏时的剧烈程度、发出的声响及脆性程度均逐渐降低;花岗岩破坏机制为拉-剪复合破坏,低含水率时以压致拉张破坏为主,随含水率增大呈现拉张破坏减少而剪切破坏增多的趋势,饱和时以剪破坏为主。研究结果可为黑云二长花岗岩与水之间的耦合模型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对水-岩耦合环境下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抚仙湖1 m红外太阳望远镜的重要终端之一是多通道高分辨成像系统,主要由两路宽带和一路窄带成像系统组成。目前窄带成像系统的工作谱线为Hα。主要介绍了窄带成像系统扫描轮廓的检测和修正。主要检测内容包括扫描轮廓的中心波长位置、扫描轮廓对称性、前置滤光片对扫描轮廓的影响、滤光器工作温度稳定性等问题。检测结果显示:扫描轮廓在656.281-0.15 nm到656.281+0.4 nm的范围内与理论轮廓较好地吻合,而在656.281-0.15 nm到656.281-0.4 nm的范围内明显衰减。同时轮廓中心波长位置(即强度最低点的波长位置)相对于滤光器显示的"0 nm"偏带点蓝移了0.013 nm。针对上述检测结果,将滤光器的工作温度提高了约0.3℃。在温度调整之后,扫描轮廓的整体特征不变,轮廓中心波长位置与"0 nm"偏带点偏差小于0.004 nm,同时红蓝翼对称偏带点的强度差异小于10%(对应1.8 km/s的多普勒速度测量误差)。目前可以明确,扫描轮廓的蓝翼衰减是由前置滤光片造成,对于常用工作范围(656.281±0.1 nm),可以忽略前置滤光片的影响。滤光器工作温度比较稳定,1个月内温度变化幅度的标准方差约0.001 7℃。目前,该滤光器仍存在的问题是扫描轮廓在"0 nm"偏带点略有突起,幅度在6%~8%。建议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定量地对滤光器的扫描轮廓以及前置滤光片的透过率曲线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