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相似文献   
92.
中国人地关系综合评价的理论模型与实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杨宇  李小云  董雯  洪辉  何则  金凤君  刘毅 《地理学报》2019,74(6):1063-1078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经典问题,也是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在国际地理学研究中具有突出贡献的命题。人地关系在动态演变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时代内涵,如何科学表征中国现代人地关系的状态,是精准认知现代人地关系进而寻求协调人地矛盾路径的基础。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在梳理中国现代人地关系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人地关系综合评价的理论框架,从人类活动的施压强度、核心资源要素的承压能力、生态环境系统的约束力度以及人—地系统的开放程度4个层面选取表征指标,秉承分级评价、逐级修正的思想,以县级单元为基础对全国层面的人地关系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中国的人类活动强度具有明显的东西分异性及依托核心城市群布局的特征,而核心资源要素的综合支撑能力空间布局较为分散,且土地、水、核心能矿资源以及人类活动强度四者之间的空间错配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区域人地关系的紧张状态。生态环境系统的约束紧密区多集中在胡焕庸线两侧及青藏高原西南部,全国层面上人—地系统的开放程度不高,开放程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全国大约85.56%的区域人地关系状态以宽松为主,但是局部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人地矛盾突出,西部地区人地关系相对宽松,但人地系统演进的等级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3.
新疆柯坪县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新伟 《地下水》2010,32(4):155-155,168
本文通过分析该县河流、地下水的水量、水质现状,初步研究该县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并提出化解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受能力之间矛盾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4.
太子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模糊集对分析方法引入水资源承栽能力评价,在水资源承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水资源承栽能力模糊集对分析评价模型,并利用集对势大小判断承载等级,评价模型步骤清晰,意义清楚,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将其在太子河流域进行实践应用,对太子河现状年和未来两个水平年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基本合理,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给出了增强其水资源承栽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5.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据统计,在全世界144个国家的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排序中,我国都比较靠后。可以说,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的一两百年中分期产生、解决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年的发展中集中地呈现出来。因此,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6.
居住在地球有限土地之上的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无限生存空间的追求。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实现了长期在外太空驻扎的愿望,这为将来进一步将家园转移到地外空间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人类也没有停止过向海洋进军的探索步伐。除了以军事为目的建造大型舰船之外,也在不断地尝试、设想建造出能够提供多人生活的城市化的超级舰船,甚至“漂浮的岛屿”,以解决未来有  相似文献   
97.
本文采用灰色计量模型原理与方法,对2010年河西走廓绿洲生态前景和承载能力做了系统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此区域绿洲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8.
The Three-River Headwaters region in China is an ecological barrier providing en- 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mid-stream and down- stream areas, which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nimal husbandry in China. This study estimated the grassland yield in the Three-River Headwaters region based on MODIS NPP data, and calculated the proper livestock-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grassland. We analyzed the overgrazing number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data comparison be- tween actual and proper livestock-carrying capa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e following: (1) total grassland yield (hay) in the Three-River Headwaters region was 10.96 million tons in 2010 with an average grassland yield of 465.70 kg/hm2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resents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the east and southeast to the west and northwest in turn); (2) the proper livestock-carrying capacity in the Three-River Headwaters region is 12.19 million sheep units (hereafter described as "SU"), and the average stocking capacity is 51.27 SU [the proper carrying capacity is above 100 SU/km2 in the eastern counties, 60 SU/km2 in the cen- tral counties (except Madoi County), and 30 SU/km2 in the western counties]; and (3) total overgrazing number was 6.52 million SU in the Three-River Headwaters region in 2010, with an average overgrazing ratio of 67.88% and an average overgrazing number of 27.43 SU/km2 A higher overgrazing ratio occurred in Tongde, Xinghai, Yushu, Henan and Z~kog. There was no overgrazing in Zhiduo, Tanggula Township and Darlag, Qumerleb and Madoi. The re- mainder of the counties had varying degrees of overgrazing.  相似文献   
99.
《辽宁地质》2013,(11):28-31
当下,我们正经历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然而随着城镇数量与规模日渐膨胀,种种“城市病”日益显现:一些大城市人口膨胀冲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有些地方盲目造城导致空城、鬼城频现。而与此同时,我国一些农村却在逐渐萎缩与衰落,“进村不见人”、“有地无人耕”成了不少农村的真实写照。对此,中科院有关专家强烈呼吁新型城镇化应治“乡村病”。  相似文献   
100.
运用系统性思维,在综合考虑国土空间全要素、协调空间规划各阶段的前提下,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与FLUS-UGB模型,提出了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系统流程,包括基于“双评价”识别本底特征、基于功能遴选划分功能适宜区和基于FLUS-UGB模型划定边界3个步骤。以长春市为例,基于201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模型模拟与精度验证,总体精度为0.922 3,Kappa系数为0.844 6,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精度,进而模拟了2035年长春市城镇发展形态,划定了城镇开发边界,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管控手段。这套划定方法以科学评价识别前端本底,以协同共生整合中端功能,以有机生长优化末端布局,为长春市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确立迈出了稳健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