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160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隋建立  樊祺诚  赵勇伟  杜星星 《岩石学报》2008,24(11):2615-2620
在n维的Sr-Nd-Pb同位素空间中,几乎所有的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洋岛玄武岩(OIB)都落在一个虚拟平面上,被称为“地幔面(mantle plane)”。“地幔面”描述了大部分玄武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早提出的地幔动力学演化特征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关于“地幔面”的内涵和意义并不清楚。本文通过一个综合模型,反演受岩浆作用控制的地幔微量元素(包括各种同位素母体元素)分异、Sr—Nd—Pb同位素演化,并推导出地幔Sr-Nd-Pb同位素演化的二元参数方程形式。模型表明,通过部分熔融向地壳输出相对富硅、富碱的物质成分,是地幔长期演化的主要特点,这个过程受到两个参数一部分融融程度(F)和岩浆分离的时间(t)-的控制,即n维参数可化为2维,因此在n维同位素空间出现“地幔面”的特征。壳源物资循环,能够使局部地幔偏离“地幔面”,就地幔总体统计特征而言,地壳混染的比例很低,不同的统计数据显示大约1%~6%的系统偏差,即可能的地壳混染程度;进一步模拟,可能作出更加精确的估算。  相似文献   
92.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质岩石中的超镁铁质捕虏体,主要包括五种类型: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少量尖晶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尖晶石方辉橄榄岩、辉石岩和巨晶矿物。不同类型捕虏体间的共存矿物存在系统的化学成分变化。尤以Al_2O_3、Cr_2O_3变化明显。本文提出捕虏体中共存矿物的Cr~#[100Cr/(Al+Cr)]可作为分类和岩石成因的重要标志。并将五种捕虏体划分为三种地幔成因类型:饱满的或原始的地幔(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亏损的或残余的地幔(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地幔条件下熔浆分离的产物(辉石岩和巨晶矿物)。  相似文献   
93.
刺参稚、幼参高密度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采用附着板和网箱流水两阶段在室池内进行全人工高密度培育幼小稚参(体长至3—5mm前)和稚、幼参(3—5mm以上)的良好结果。在附着板饲育阶段,稚参的附着密度、适宜饵料、敌害杀灭与成括率密切相关。网箱流水饲育后期稚、幼参获4355尾/m~2(平均体长23.7mm),成活率达59.1%,并提出了几种高效人工配合饵料的营养成分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94.
刺参人工种苗放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11月上旬于辽宁省长海县海洋岛后大套海底,放流当年人工培育的幼参35.3万头。放流前、后对放流区的环境概况、刺参的资源量及其变化等进行了调查;对放流的幼参在放流后所形成的群体进行跟踪调查,获得幼参放流1.5周年成活率为55.3%的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95.
本课题对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芝呆湾、胶州湾、杭州湾、厦门湾、广州湾、北海湾、深圳湾等十个海湾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十个海湾的水质预测模型和拉格朗日余流模型,为经济开发对上述海域环境质量影响的预测和评价提供了有效手段,并为海域的沿岸工业布局,排污口选址等提供环境依据。 现将部分海湾的研究内容作为实例介绍于下。第一节张淑珍 深俞光耀刀I!湾王化桐一、流体动力学模型 根据深圳湾湾口赤湾水文站验潮资料的调和分析,深圳湾的潮汐属于不正规半日潮。其特点是有显著的日不等现象。为了使潮流的数值模拟能反映这种日不等的…  相似文献   
96.
On the basis of the simple dynamic model of circulation developed for the East China Sea in References [1] and [2], the present paper proposes a more complete one, which is basically brought into line with Reference [3].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the computation results based on both the models mentioned above are the same in principle though different in detail. A comparison between numerical modeling and observations shows an agreement and the dynamics of circulat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reveals that the pattern of circulation is controlled by boundary force, water depth and ther-mohaline effect with the wind stress playing a minor role therein.  相似文献   
97.
飞鱼属(Exocoetus,Lin-naeus)是飞鱼类的一个重要类群。该属有三种:翱翔飞鱼(Exocoetus Uolitans Lin-naeus)、单须飞鱼(Exocoetusmonocirrhus Richardson)和短吻飞鱼(Exocoetus obtu-sirostris Gunther)。翱翔飞鱼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的暖海海域;单须飞鱼则多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  相似文献   
98.
黄海太平洋鲱受精前后卵膜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透射电镜,细胞化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在亚微水平上对黄海太平洋鲱鱼(ClupeapalasiCvv,&Vol.)卵黄膜和受精膜的结构以及皮层小泡在卵黄膜转化为受精膜过程中的作用,受精卵新质膜的形成及其细胞化学变化等进行了研究。观察到,太平洋鲱鱼卵黄膜由5层组成,皮层小泡参与了受精膜的形成,在卵黄膜转化为受精膜的过程中,5层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形态和糖蛋白及PAS阳性物质的变化。另外发现太平洋鲱有3种皮层小泡存在。在皮层反应中,第一种皮层小泡在受精后3min内迅速破裂,未受精卵尚含有PTA染色的小颗粒从小泡中泌出,其界膜形成了质膜的一部份。受精后,此质膜与皮层小泡形成的质膜相同排列构成卵子新的质膜。另外,还发现第一小泡顶部,与卵子质膜相接触的卵子表面有富含糖蛋白的泡状结构。卵子质膜表面糖蛋白及PAS阳性物质,随时间推延而不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9.
黄海和东海的浮游桡足类 Ⅱ.剑水蚤目和猛水蚤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黄、东海的浮游性剑水蚤和猛水蚤,迄今研究得还比较少。1937年Mori记录过东海的31种。1949-1956年Chiba记录过黄、东海分布的13种。1955年郑重曾引用过张松踪和方金钊鉴定的在厦门采得的4种(未发表)。1956年沈嘉瑞与白雪娥报导过烟台鲐鱼产卵场的4种。1965年郑重等报导福建沿海的16种。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除同物异名外,在这一海区内,共记载过46种。 本文为黄、东海的浮游桡足类研究的第二部分,使用的是海洋研究所历年来所调查的材料。文中共记述66种,分隶于2目、8科、12属,其中有34种是前人已记载过的,其余32种为本海区的首次记录。由于调查范围所限,我们还缺少Mori(1937)所报导的Oithona robusta、Copilia recta等种,以后还需作补充调查。 在这一工作中,承沈嘉瑞教授校阅文稿,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谨致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00.
利用彩色显示回声探测仪在南海北部水域中测到的图象进行调查底栖鱼类和DSL的垂直移动;仪器的量程扩功能用于考察底栖鱼类的贴海底,超浮,聚薄层和扩散等情景;DSL在黄错时期的聚层起浮,午液出现集群最密,黎时下降,解体;示出DSL聚层的厚度及垂直移动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