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目前中国地理学界对国外中学地理教育的研究仍主要聚焦于发达国家.随着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等外交理念,中国地理学界也需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推动中学地理教育领域的"南南合作".基于此,本文选取南非、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三个非洲南部国家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从课程内容而言,该区域依然以落实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为主,信息地理并未成为主流教学内容;各国都针对其特殊的资源禀赋或发展议题开设相应的地理教学内容.最后,本文从内省视角指出:中国的中学地理教育需要增补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教学内容,以培养真正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促进学生树立全球共同利益观.  相似文献   
92.
采用1948—2012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CAM3.0大气环流模式,探讨了南亚高压(SAH)强度年代际变化及其与热带、副热带海温的关系。 (1) SAH呈显著年代际变化,以1970年代末期为界,之前强度偏弱;之后强度增强、面积扩大、东西扩展,冬季西侧扩展程度大于东侧,夏季则相反。(2) 与SAH强度年代际变化相对应,1970年代末期以后,热带、副热带辐散风分量表现为显著的两个上升区和三个下沉区。两个上升区一个位于东太平洋,另一个随季节变化位置有所改变,冬季位于印度洋,夏季位于南海-西太平洋海域;三个主要下沉区分别位于非洲中北部、亚洲东部和中太平洋地区。(3) 与SAH强度年代际变化相对应,夏季低层涡旋风分量在南海-西太平洋地区表现为异常气旋性环流,冬季低层涡旋风分量在印度洋表现为异常气旋性环流,而在赤道中太平洋则呈现异常反气旋性环流。(4) 数值试验表明:SAH年代际变化与热带、副热带海温关系密切,冬季印度洋海温起作用较大,夏季则是南海-西太平洋海温起作用较大,另外东太平洋海温也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3.
文中利用TRMM卫星的测雨雷达和微波成像仪探测结果,研究了1998年7月20日21时(世界时)和1999年6月9日21时发生在武汉地区附近和皖南地区的两个中尺度强降水系统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以及TMI微波亮温对降水强弱和分布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中尺度强降水系统中对流降水所占面积比层云降水面积小,但对流降水具有很强的降水率,它对总降水量的贡献超过了层云降水。降水水平结构表明,两个中尺度强降水系统由多个强雨团或雨带组成,它们均属于对流性降水;降水垂直结构分析表明,强对流降水的雨顶高度可达15km,强对流降水主体中存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非均匀降水率分布区,层云降水有清晰的亮度带,层云降水的上方存在多层云系结构。降水廓线分布表明:对流降水廓线与层云降水廓线有明显的区别,并且降水廓线清晰地反映了降水微物理过程的垂直分布。整个中尺度强降水系统中对流降水与层云降水的区别还反映在标准化的总降水率随高度的分布。微波信号分析表明:TMI85 GHz极化修正亮温,19.4与37.0,19.4与85.5,37.0与85.5 GHz的垂直极化亮温差均能较好地指示陆面附近的降水分布。  相似文献   
94.
对大厂锡矿床容矿岩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矿区主要容矿岩石——硅质岩、富长石岩及电气石岩稀土元素总量低、具弱的Ce亏损、明显的Eu负异常。这些特点与某些有代表性矿床中的热液喷气沉积岩——条带状燧石岩及电气石岩十分相似,证明了它们属于喷气沉积成因。相反,与主要容矿岩石互成条带的部分绢云母岩、含绢云母的长石岩等则稀土总量高,轻重稀土分馏明显,与北美页岩相似,具有陆源沉积或混合成因的特征。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这些岩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类与上述结果完全一致,为其成因进一步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95.
在NCAR的通用气候模式(CCM)中,用三种海冰反照率参数化方案,各作一年的模拟试验,与控制试验结果作比较,以检验这些参数化对极地表面温度、行星反照率和云的影响.试验I中所用的1977年春、夏季北极海盆的海冰反照率是从国防气象卫星图像(DMSP)推演得到的.试验Ⅱ将冰沟和融水池部分预先指定并采用反照率加权方案.试验Ⅲ含有相互作用的海冰/雪反照率参数化的耦合,它为表面状态的函数. 结果表明,与控制试验中所用的标准CCM海冰反照率方案相比,预先指定的或假定的“真实”卫星海冰反照率会产生更高的行星反照率.结果在北极地区温度更低(低0.5K),云量增多.标准CCM海冰反照率方案用来调节,以维持极地海洋“正常”温度.冰沟和融水池增暖海冰地区的辐射作用只是短时间的.与控制值相比,第三种方案明显地得出更低的行星反照率(减少0.07到0.17),及较高的表面温度(高2.0K). CCM摸拟出春、夏北极云量逐渐减少,而观测表明,春季云量陡增.因此有必要检验CCM的程序,特别是云的参数化.  相似文献   
96.
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影响着找矿勘探工作的各个方面。勘探策略则试图最大限度地减小这种不确定性与风险性,从而改善阻碍找矿成功的不利条件。优选法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达到既定目标,提供最合理、有效地开发,使用现有的有限资源途径的方法。“找矿勘探的最优设计策略”一书精辟地介绍了优选法应用于找矿勘探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 制定有效策略的关键在于估计与各种勘探活动相关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程度。概率的概念为定量估计不确定性与风险性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这里,概率可分为:凭直觉得出的主观概率,通过对以往经验做正规化评价得出的最频繁概率。找矿勘探成功的概  相似文献   
97.
比例尺对地球化学异常解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化学调查的作用随比列尺的不同而变化.对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所获异常的解释,必须考虑调查中不同比例尺在性质和目的上的差异,不应对区化资料作"超负荷解释".寻找特定矿床类型或研究特殊元素组合时,应采用中或大比例尺追踪调查.文中列举了4个干旱环境的案例,以说明区域调查和详查之间异常模式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8.
对四川南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4段(T3xj^4)中的5层TONSTEINS做了较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它们都是同沉积的酸性火山灰,在泥炭沼泽环境下,经过水解和后期成岩作用,转变成质地较纯的高岭石粘土岩。TONSTEINS的岩石结构类型较简单,以致密型和团粒-致密型为主,结晶型较少。同层TONSTEIN的岩石结构的某些亲石元素含量及组合关系在较大范围内保持稳定,并具有显著的标志性;T  相似文献   
99.
引言有关热带气旋发展问题,过去的大多数工作都是讨论的“生成”(genesis)和“加强”(intensification),但对这两个名词都没有明确的定义。结果在解释气旋结构变化的一些方面发生了混淆,而另一些方面又完全被忽视。如果我们把热带气旋结构的变化分成三  相似文献   
100.
测定年龄为3540±30Ma的巴伯顿绿岩带,由于具有保存良好的地区,而在太古宙构造模式中具有重要意义。从斯泰因曼的三位一体观点考虑,有几个工作者注意到了这个绿岩带下部地层单位的蛇绿岩性质,如今被认为是翁韦瓦克特群。但是目前承认的翁韦瓦克特群的地层是一个15公里厚的火山喷发和沉积堆积物。这一地层与显生宙蛇绿岩“假地层”不同,这种蛇绿岩可与在洋脊扩张中形成的洋壳相对比。由于这个原因,巴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