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87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廊道效应是交通网等产生的、由中心轴线向外随距离增大而逐步衰减的效应。目前,城市交通网络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廊道效应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现有的对城市交通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轨道交通和公路网络等方面,并没有考虑到人们出行越来越多采用的交通工具——地铁。因此,以广州市番禺区为研究区,运用GIS和RS分析了广州地铁对番禺区土地利用的廊道效应。先分别建立地铁线和地铁站点的缓冲区,再分别提取距地铁500 m,1 000 m和2 000 m范围内的土地利用信息,最后研究广州地铁沿线和沿站点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广州地铁线对番禺区的土地利用还没有明显的廊道效应,但广州地铁站点却对番禺区土地利用具有明显的分异作用。  相似文献   
92.
北京2008奥运赛场环境特征的GIS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不同环境特征参数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利用2006年不同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多源遥感数据和产品,对31个奥运场馆、公路自行车赛场和奥林匹克公园的建筑指数、水体指数、白天/夜间陆表温度以及植被指数特征进行了GIS系统分析,其结果:(1)31个奥运场馆的建筑时间、地理位置以及露天情况对其环境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指数、水体指数、白天/夜间的陆表温度以及植被指数均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故奥运场馆的绿化和赛事安排应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2)公路自行车赛场和奥林匹克公园均表现出建筑指数较高,水体指数为负值的特征,而且夏季和秋季白天/夜间陆表温度较高。建议在奥林匹克公园适当增加一些水体以提高其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3.
地形变化复杂或者较大的区域,单一的拟合模型难以满足精度要求和实际工程的需要,采用分区拟合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分区后的各区都包含一定的重合区域,称之为缓冲区。通过研究不同宽度的缓冲区得出缓冲区拟合成果的差值。并且在分区结束之后对GPS水准点进行了选点,选出合适的拟合点和检查点[1]。拟合点参与拟合过程,检查点则用来检验拟合精度。选择了有限元法进行拟合,比较了在各分区中缓冲区的拟合成果。  相似文献   
94.
现有缓冲区算法一般都是针对固定缓冲距的缓冲区计算方法,常常会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而使某地理要素对周围的影响范围和联系范围不固定,现有的缓冲区空间分析能力显得不足和不完备,不能满足应用需求。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对点、线、面目标的缓冲区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将缓冲距表示为随某变量变化的函数形式,有效地解决了缓冲距可变情况下拐点凸凹两侧的缓冲区复杂边界确定问题,给出了一种更加符合实际应用要求的带约束条件的缓冲区生成算法。通过基于QuantyView软件平台的不规则缓冲区生成与应用实例,验证了本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1.凡涉国界图件(国内部分地区、全国、世界部分地区、全球)必须使用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服务网站提供的底图(下载网址:http://bzdt.ch.mnr.gov.cn/index.jsp),所用底图边界要完全无修改(包括南海诸岛位置和相对大小),原图中数字比例尺更换为线段比例尺,南海诸岛小图中含主图部分应包含主图中的专业评价内容(颜色和主图要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96.
GIS支持下银川盆地地震与活动断裂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了银川盆地活动断裂和地震资料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GIS支持下的地震与活动断裂关系的研究,探明了以20 km为半径的缓冲区内包含了约95%的地震,区内的近代地震主要沿全新世活动断裂分布,正断裂的单位地震数较高,在断裂交汇区地震分布较集中。研究结果表明,GIS技术是地震与活动断裂关系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7.
基于条带扫描思想的线目标缓冲区快速构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熀  艾廷华  王洪 《测绘学报》2006,35(2):171-176
空间目标缓冲区建立的传统算法是基于平行双线扩展思想,在基线复杂分布情形下,该算法对于岛屿和多边形外环的构建及空间关系的处理十分困难。将计算几何的旨在提高运算速度的“条带扫描”思想引入到缓冲区建立过程,对曲线分离出多个两点连接的线段集,生成每条线段的椭圆形基元缓冲区,通过条带扫描法对基元缓冲区叠置生成岛屿内环与多边形外环,判断其间的套合关系。该算法在严密的逻辑组合分析条件下能够对单条或多条基线的复杂情形生成正确的缓冲区多边形,同时运算速度得到改进,达到O(nlogn)。  相似文献   
98.
MapGIS K9 IMS平台底层依托超大型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MapGIS K9,且融入了互联网的各种技术,是一个功能全面、简便易用、特点突出、性能稳定的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在该平台基础上,结合"青藏高原基础地质数据库管理系统"项目的功能需要,详细介绍了缓冲区分析二次开发的流程与经验,并且在该系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
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吸引区域划分是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宏观布局规划的重要依据。结合GIS和空间结构分析,分别利用节点缓冲分析、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铁路危货办理站吸引区模型和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模块的最短路径方法对四川省境内八个办理站点吸引区域进行了研究,总结比较了三种方法,并对四川省当前铁路危货办理站布局优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0.
以遥感数据为基础,结合缓冲区分析,对南通市的城市扩展特征和扩展的方向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时段分为前期1995—2001年和后期2001—2006年,结果表明:1)南通市城市扩展速度前期高于后期,建设用地增加面积后期高于前期。前期发展为跳跃式点状扩展模式,后期以城市核心区域为主体,以面状方式向外扩展。2)在城市扩展的方向上,前期变化率和变化量东南>东北>西北,后期东南>西北>东北。但后期变化量显著高于前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