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49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179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555篇
海洋学   170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41.
液氮成冰效率的小云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42.
研究石漠化峰丛洼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对推动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石漠化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以广西平果市典型石漠化峰丛洼地土壤为研究对象, 通过调查采样分析以及综合运用地统计学、地质累积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 分析探讨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研究区8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总体呈东北向西南降低的变化格局, 研究区东北部和东南部为重金属高值叠加区的集中分布区, Cr,Cd元素呈现中等的空间相关性, 其他6个重金属元素表现为强空间相关性;研究区受Cd,As,Cr,Cu,Zn等元素不同污染程度的影响, 且以Cd的影响尤为突出, 其地质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分别高达1.34和107.73;pH、地层、Fe2O3、土地利用、P、CaO、Mn、到断层距离、石漠化程度是影响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的主要因子, 而且不同因子组对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的交互作用以双因子增强型和非线性增强为主。因此认为不同因子对石漠化峰丛洼地土壤不同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异特征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Cd是石漠化峰丛洼地土壤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最严重的重金属元素, 地层、Mn、CaO、岩性、到断层距离、P是影响Cd空间分异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43.
为评价下扬子地区二叠系海相页岩层段页岩气勘探潜力,以皖南宣泾地区3口钻井岩心为例,通过岩心照片、薄片、X射线衍射、总有机碳等测试来分析页岩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结果显示宣泾地区孤峰组中上部为富有机质层段,银屏组为贫有机质层段;宣泾东南地区大隆组中下部为高-富有机质层段,西北地区中上部为富有机质层段.孤峰组早期随着构造沉降和海水加深,宣泾地区形成了高生物生产力和缺氧环境,沉积了较厚硅质岩层;中晚期海平面缓慢下降,生物生存空间减少,高有机质沉降使水体硫化,TS含量增大,TOC含量达10%.银屏组沉积期海平面快速下降,变为浅海氧化环境,TOC含量小于1%.大隆组早期东南浅水斜坡位置受上升流影响,形成高生物生产力和缺氧环境,沉积了硅质岩层,TOC含量大于4%;中晚期海平面下降,TOC含量从东南浅水向西北深水变高.   相似文献   
944.
近东西向展布的马袅—铺前断裂是琼北地区主要活动断裂之一,也是1605年琼山7.5级地震主要控震断裂之一,其活动性对评价海南岛北部地壳稳定性及地质灾害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遥感解译、活动断裂断错地貌填图、高密度电法剖面测量、联孔剖面钻探验证等方法,查明了马袅—铺前断裂东段的空间展布特征:8条北东东向展布、北倾或南倾的正断层F2-1~F2-8组成三堑夹两垒构造,继承上新世之前的多期活动断裂。年代学测试结果鉴别出5条全新世活动断裂(F2-1、F2-4、F2-6、F2-7、F2-8),2条前第四纪断裂(F2-2、F2-5)和1条早中更新世断裂(F2-3);全新世以来F2-1、F2-7、F2-8断裂垂直活动速率为0.43~1.79 mm/a;F2-4、F2-6断裂垂直活动速率为0.12~0.33 mm/a。结果表明,东寨港东岸地区处于不稳定区,应加强断裂活动的监测力度,工程建设时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规避。  相似文献   
945.
以渤海海域海底地质灾害为研究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按照海洋水动力条件、工程地质环境、灾害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4个类别,遴选了8个评价因子,详细论述了各地质灾害评价因子的分布特征,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开展了渤海海域海底地质灾害评价及危险性区划。将渤海海域海底综合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高危险性、较高危险性、较低危险性和低危险性4个区域。研究成果可为渤海海域的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6.
引江济淮河(航)道工程引江济巢段和江淮沟通段地层连续分布弱膨胀土和具有崩解性的砂软岩,为资源化利用河道开挖弃渣开发非膨胀土来源,实验研究利用崩解性软岩改良弱膨胀土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崩解性砂软岩易粉碎、无膨胀性、天然含水率低,具备作为改性材料的条件;弱膨胀土掺入崩解性砂岩后其膨胀率、膨胀力、最优含水率与掺入量负相关,最大干密度、渗透系数与掺入量正相关;弱膨胀土掺入崩解性砂岩后其内摩擦角随掺量呈反S型曲线规律发展,黏聚力随掺量增加近似呈二次曲线规律衰减,掺量高于30%时,改良土的抗剪强度可能低于天然弱膨胀土;在砂岩掺量及粒径范围相同情况下,砂岩粗颗粒含量越高,改良土的黏聚力越高和摩擦角越低;砂岩改良土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强度稳定性得到改善,且水化砂岩的改良效果优于机碎砂岩。以弱膨胀土改良后强度不损失为标准,确定砂岩合理掺量为30%,并须合理控制砂岩改良土施工过程中机碎砂岩中粗粒组的含量。  相似文献   
947.
随开采深度不断增加, 煤矿冲击矿压灾害形势严峻, 冲击矿压机理、监测预警技术及防控技术的研究对于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论文系统总结了团队多年来研究成果及进展, 提出了动静载叠加诱冲机理, 基于动静载力源和能量主体划分了冲击矿压类型。提出了冲击危险"应力-震动-能量"三场耦合监测原理, 建立了冲击危险应力场-震动场-能量场三场多参量综合监测预警技术体系, 并构建了多参量带权重的时空预警模型, 基于大数据和云平台技术, 开发了冲击矿压风险智能判识与多参量监测预警云平台, 实现冲击危险监测数据与防治措施信息的融合, 提高了冲击危险监测预警效能, 提出了冲击危险强度弱化减冲原理和巷道围岩强弱强结构原理, 并给出了基于动静载的冲击矿压分类监测预警和防治方案。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冲击矿压研究进展, 可为深部冲击矿压防治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948.
南海北部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及其地质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北部海陆地震联测经历了旧气枪震源的初始试验、大容量气枪的引进与改造、陆上台站和海底地震仪联合接收等3个阶段,填补了海陆过渡带深部结构的研究空白,其结果显示滨海断裂带在速度结构上表现为低速特征,并揭示了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的深部发震构造与地壳内部低速结构和交叉断裂的耦合作用存在紧密联系。西沙和南沙海陆联测为北部联测的进一步工作,可以构建穿越南海北部陆缘、西沙地块到南沙地块等陆缘的超长地壳结构剖面,对我们揭示南沙地块内部微块体结构、南沙地块及其邻区的深部速度结构以及南沙地块与周边海盆、陆块间过渡带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结构,了解南沙地块现今的构造状态与构造变迁历史,解译南沙地块裂离演变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9.
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技术(Marine Controlled-Source Electromagnetic Methods,mCSEM)通过探测地层电阻率的分布情况,并与地震资料结合来确定构造中是否含有油气,可以大大降低勘探风险.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成本非常高,采用CSEM进行油气勘探已被世界各大石油公司认可.虽然CSEM勘探在深水油气勘探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其最终的勘探效果受水深及海底地形、目标层埋深、目标层与围岩电阻率差异、目标层厚度与侧向规模、浅部高阻层以及目标层附近非油气高阻异常体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CSEM勘探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在进行CSEM勘探前须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模拟.只有在各种条件满足CSEM勘探的前提下,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0.
列车运行时由轨道不平顺引起的地基振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半解析法研究了列车荷载作用下列车-轨道-饱和地基系统的耦合振动问题。研究模型共分为3部分:车体简化为一个多刚体系统,在车轮与钢轨之间引入线性Hertizian弹簧接触模型模拟轮轨动力相互作用、采用离散轨枕支撑的弹性Euler梁来模拟轨道系统、下卧土体采用多孔饱和半空间模型。列车荷载分为轴重和由轨道不平顺引起的轮轨动力相互作用力。采用Fourier变换分别求解各子系统的控制方程,并通过动力子结构法对各子系统进行耦合。土体在时域内的动力响应通过快速Fourier变换求得。在分析了轮轨动力相互作用力的基础上,研究了轮轨动力作用力和列车轴重作用下饱和地基的动力响应,并分析了轨枕间距和土体渗透系数对饱和地基振动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轮轨动力作用力对地基远场振动有重要贡献,同时枕木间距对轨道与地基振动响应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