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883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22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王原 《地质学报》2004,78(6):743-743
中国东北晚中生代的含火山灰夹层的湖相沉积中已经发现了三种无尾两栖类 (三燕丽蟾、葛氏辽蟾、北票中蟾 )和六种有尾两栖类(东方塘螈、钟健辽西螈、奇异热河螈、凤山中华螈、天义初螈、道虎沟辽西螈 ) ,它们多数是热河生物群的代表。这些两栖类是我国发现的第一批中生代滑体两栖类 ,以具有较早的地质年代、精美的保存状态和较大的物种分异度而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两栖类。其中的无尾两栖类比世界典型侏罗纪种类更进步 ,处于较高的演化阶段 ,从而支持化石层时代是侏罗纪之后的观点。六种有尾两栖类都具有单头的肋骨 ,显示其演化阶段处于隐…  相似文献   
962.
把物种进化序列引入定量生物地层学,无论在研究生物进化,地层对比和恢复地质历史事件等方面都是十分有用的.建议采用两种方法来确定物种消失事件:(a)由生物地层末次事件逼近物种消失事件;(b)求母种的生存期,以确定物种消失事件.这两种方法互相校正,是目前确定物种消失事件的最好方法.以二叠纪瓦岗珊瑚类的成种序列和其他重要化石的生物地层序列为例,用族群矢秩相关检验方法比较四类计算的两种序列,检验假设的标准序列,并找出异常.按照异常的不同情况,修正标准序列,最后确定成种和物种消失序列,以及物种的生存期.物种进化序列的引入可大大提高生物地层学事件序列的可靠性.在地层对比中事件序列比生物延限带更为精确.这项工作为生物进化理论研究和高精度地层对比,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3.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重建后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物种多样性研究相对较薄弱的地区。目前关于该区植被恢复重建后的物种多样性研究尚未见报道。研究该区植被恢复重建后的物种多样性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选取6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对纸坊沟流域主要的天然及人工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天然灌木林物种多样性最高,均匀度最大,人工乔木林和天然草本的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接近,人工灌木林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最小。人工林纯林(包括纯乔木林、纯灌木林及单一乔灌混交林)具有很强的抵抗其它乔灌物种入侵和定居的能力,对林下草本也有很强的控制能力。因此,要建造一个具有较高物种多样性的群落,在建造初期就要选择多物种混交,并注意初值密度。  相似文献   
964.
新疆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鸣 《干旱区地理》2001,24(1):47-51
阐述了新疆物种多样性的特点及脊椎动物的基本组成。1980年以来,新疆陆续建立了20多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属于国家级的保护区3~4个。已知的野生脊椎动物种类约700种(隶属于5纲,37目,97科,196属)。包括哺乳类约134种,鸟类392~430种,爬行类40~45种,两栖类6~7种和鱼类93~120种(鱼类中约半数为引入种)。近年来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保护区名存实亡,成人人类经济活动最频繁的地方,野生物种的处境日趋恶化。本文企图在动物保护方面提出问题和观点,便于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引起决策者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65.
关于矿物种数与元素丰度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为不少矿物学家、地球化学家和地质学家所关注。一般认为“元素丰度是决定矿物种数的因素之一”,“某种元素的丰度值越高,其所形成的矿物种数越多”,反之亦然。后面的这种趋势(简称D-D趋势)尚未见到具体分析和论证。为了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澄清“矿物”和“矿物种”的定义,并确定矿物的种数。根据当前对“矿物”的认识,可定义为:矿物是地壳及其邻圈,包括宇宙(陨石及月  相似文献   
966.
遥感用于监测海水水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莉 《北京测绘》1999,(4):44-46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遥感技术(航天、航空)用于沿海海水污染监测的情况及当前海洋水质污染的状况,提醒人们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爱护我们的海洋。  相似文献   
967.
范泽孟  黄言  岳天祥 《地理学报》2018,73(1):164-176
如何充分利用离散的观测数据,通过对维管植物物种分布丰富度及其与生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机理的定量分析,实现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及其情景模拟,是目前生物多样性研究前沿和核心内容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在实现青藏高原37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维管植物物种数量收集和边界数据矢量化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维管植物物种数量与土地覆盖类型、环境因子和景观生态指数等三大类生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定量计算和对比分析,筛选和确定最佳相关分析方程,进而构建青藏高原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的空间模拟分析模型。该模型中,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与生境因子之间的复相关系数为0.94,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维管植物物种的平均丰富度为496.79种/100 km2,其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上呈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趋势;另外,除柴达木盆地荒漠区域以外,维管植物物种的空间分布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基于CMIP5 RCP 2.6、RCP 4.5和RCP 8.5三种气候情景模拟获得的青藏高原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未来情景结果显示,在T0-T4(2010-2100)时段内,青藏高原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整体将呈减少趋势。RCP 8.5情景下青藏高原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幅度最大,而RCP 2.6情景下的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幅度最小。研究表明,本文构建的模型能够对青藏高原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未来情景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可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综合评估和情景模拟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68.
2015年3—9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富锦国家湿地公园进行鸟类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公园内鸟类共12目20科28属50种,以雁形目最多。首次在公园内发现东方白鹳和白额雁。鸟类时空分布差异显著,春季鸟类最多,夏季最少;春秋季以鸭科为主,夏季以鸥科为主;明水面、沼泽湿地和人工岛是鸟类主要分布区域。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均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而物种均匀度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应加强对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969.
采用典型样地方法,2014年7~8月,对青衣江中游4种河滨生境的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和Levins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和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指数,对各生境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共有草本植物91种,隶属于30科73属,以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蓼科(Polygonaceae)和豆科(Leguminosae)植物为主;乔木林地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多样性和优势度指数最大,河漫滩、灌木林地、弃耕地草本植物的各指数依次减小;各物种在不同生境中的生态位宽度存在差异,在乔木林地、灌木林地、河漫滩和弃耕地中,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8的物种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2.12%、54.55%、50%和34.85%,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大于0.5的物种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9.39%、83.33%、68.18%和51.52%。生态位宽度较大的两个物种,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大,其生态位重叠值也越大,但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间也可能存在较大的生态位重叠。由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异质性,4种生境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70.
赤潮水体红光波段反射光谱中"荧光峰"的红移现象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前向辐射传输模型,通过2011年7月9日在大连湾海域实测的赤潮水体吸收系数和后向散射系数模拟了弹性散射作用下的反射光谱,发现在未考虑叶绿素荧光的情况下,红光波段仍存在显著的反射峰,且随叶绿素浓度的增加,反射峰出现红移现象;加入叶绿素荧光后,模拟光谱红光波段反射峰的位置与高度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与实测光谱的更接近;对比模拟光谱与实测光谱可确定,红光波段的反射峰由吸收、后向散射以及叶绿素荧光共同控制,而文献中通常提到的"荧光峰"红移实由浮游藻类红光波段的强吸收作用导致,与叶绿素荧光无关,因此反射峰红移的说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