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7篇
  免费   690篇
  国内免费   596篇
测绘学   234篇
大气科学   388篇
地球物理   499篇
地质学   1813篇
海洋学   283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218篇
自然地理   44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71.
颜鹏  黄健  R.Draxler 《中国科学D辑》2005,35(Z1):167-167
采用分行业、分季节、高分辨的北京市SO2排放源清单,和NCEP气象分析场资料,用HYSPLIT-4(HybridSingleParticleLagrangianIntegratedTrajectory)污染扩散模式,计算了北京2000年和2001年地面SO2逐日变化,分析了北京当地及周边地区不同类型排放源对北京地面SO2的影响.与实测值对比表明,模式能够较好的模拟出北京地面SO2的逐日变化特点和季节分布.计算的各种排放源对北京的影响说明,总体上,北京当地排放影响较大,周边源影响大约占20%左右,但在一定天气条件下,周边源贡献仍可超过30%以上,甚至个别时候超过40%;如果考虑周边源的采暖期源强增大一倍,则采暖期周边源平均贡献2000年和2001年分别增加到35%和40%.对北京市划分的7类排放源分别计算其对北京地面SO2的浓度贡献率发现,在北京市区的各类排放源中,占北京市区排放量较少部分(不到三分之一)的工业面源和锅炉面源对北京市区的SO2贡献很大,是北京市SO2污染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2.
应用归一化月速率法研究了高邮地电台周围200km范围内发生的固镇5.0级、溧阳6.0级、射阳5.1级、常熟5.1级和台湾地区6.4~7.6级4次地震的地电阻率变化。结果显示,对于邻区的4次近震均在出现负异常后发生,而台湾远区地震均发生在正异常之后,笔者研究认为,高邮台地电阻率归一化月速率异常可能与该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台址有关,该台地电阻率对200km范围内和特殊位置(台湾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具有较强的映震能力。  相似文献   
973.
地层方面,共确定组级地层单位27个,段级地层单位9个、非正式地层单位2个,绝大多数地层化石丰富,时代依据可靠;在拉竹龙组采获大量早中泥盆世珊瑚、腕足化石,且拉竹龙组不整合覆盖于奥陶系和志留系之上;发现了几个重要的不整合界面;在三岔口西部发现丰富的早奥陶世化石,建立了三岔口组,是羌塘地区目前有化石控制的最低层位;在龙木错北新发现志留纪地层;在测区中西部起用了中侏罗统龙山组;发现了大量新近系松西组安山质火山岩沉积盆地;在舒木营地-龙木错-多梁山一带发现3个古近纪陆相地层蚂蟥山组;在拉竹龙组中发现规模较大的珊瑚礁体,可细分出礁基、礁格架、礁前塌积角砾及礁间相沉积;在喀喇昆仑地层区发现台地相的石炭-二叠纪地层;在上石炭统擦蒙组中发现冰川坠石沉积.岩石方面,在羌塘北部首次发现碱性花岗岩类;详细调查了古生代辉绿玢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大量古近纪安山质火山岩.构造方面,识别出3期褶皱,发现间隔状分布的南北向构造带,对龙木错-双湖断裂带、阿尔金断裂带和南北向断裂的研究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974.
发现了有化石依据的早古生代地层;在果干加年山发现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在中浅变质岩解体出早二叠世地层;否定了羌塘中部隆起区存在中元古界变质基底;羌北发现石炭-二叠纪较为连续的(竹蜓)类化石序列;发现上泥盆统;厘定了新近系康托组与唢呐湖组的对应关系;在尼玛县绒玛乡温泉附近和古木乡南西采集了大量头足类、笔石、竹节石等化石;补充、厘定完善了羌南、羌北岩石地层序列;石炭纪基性岩墙群和羌塘中部面积最大的复合岩基--本松错岩体以及新近纪火山岩研究取得进展;在角木日地区发现一套保存完整的蛇绿岩;发现和确定了果干加年山构造混杂岩体;进一步探讨了羌塘基底和南北向构造问题.  相似文献   
975.
对测区岩石地层系统进行了重新划分厘定,正式填图单元33个、非正式填图单元20个;在南羌塘板片内首次发现晚三叠世磨拉石建造,并新建亭共拉组;将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南侧的接奴群解体为多仁组和日松组;证实竟柱山组与江巴组应为不同的岩石地层单位,江巴组应恢复其岩石地层单位,并在竟柱山组之上;发现木嘎岗日岩群复理石-硅质岩建造被沙木罗组陆源碎屑岩角度不整合覆盖,从而揭示班公湖-怒江结合带的关闭上限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证实郎山组与下伏地层之间存在一大型海侵超覆界面;在古昌蛇绿混杂岩带内首次发现斜长花岗岩,获128Ma(Ar-Ar法)年龄.证实拉布错一带有一条蛇绿岩带存在,并在蛇绿岩中获141Ma(Ar-Ar法)年龄,表明其构造侵位时期为侏罗系.  相似文献   
976.
首次在工布江达县巴母果蒙拉组中发现遗迹化石及古孢粉,将该区无化石依据的“旁多群“解体;在朗县混杂岩的灰岩块体中发现重结晶的珊瑚、腕足类残片及牙形刺;将冈底斯岩浆弧划分为南部雅鲁藏布江复式岩基带和北部冈底斯主脊复式岩基带;在米林巴嘎一带南迦巴瓦岩群中发现石榴透辉岩、含云透辉榴闪岩扁豆状残留包体;首次在念青唐古拉岩群八拉岩组中发现一套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变质岩系.  相似文献   
977.
在毕节青场桐梓组顶部至石炭系中发现有大量的暴露构造现象;发现毕节地区中二叠世茅口期存在两条走向北北东、宽10~50km的“黑区带“;在威信县城第四系中发现大量象牙、牙齿及骨骼化石;在凤冈琊川、遵义茅坡及威信鱼井等新发现多个志留纪植物化石;对黔中隆起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78.
提供岩石磁性参数统计表、各地层岩石密度统计表和布格重力异常图,并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79.
侏罗系和上三叠统肖茶卡组中采获较丰富的双壳类、腕足类、珊瑚、菊石、海绵等化石;首次在展金组、曲地组中发现瓣鳃、腕足类、介形虫、放射虫等古生物化石;首次在新近系唢呐湖组中发现瓣鳃类和植物化石;首次在图北湖一带曲地组中发现科化石,初步鉴定为Misellina等,属于典型的暖水相动物,常见于华南地区,说明早二叠世测区已进入古特提斯构造发展阶段;首次在原划若拉岗日岩群中发现放射虫化石。首次在一级河流阶地分别获取1 4 C年龄值1 5 6 0 0±5 4 0a和1 3390±6 70a ,暗示了羌塘高原在更新世以来发生了一次明显隆升过程。新发现多处侏罗系小型生物礁(点礁)。查明若拉岗日岩群的物质组成及变形变质特征,建立了弯岛弧湖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查明测区中部一带出露新生代花岗斑岩,岩石化学特征反映为橄榄粗玄岩序列,属于同碰撞花岗岩,代表燕山晚期造山作用的产物。对大横山构造带内出露岩浆岩调查取得新的认识,蛇绿岩残片的存在,对认识大横山构造带的构造属性起到重要的作用,肯定了金沙江结合带西延至测区。基本查明测区变质岩的岩石类型其分布特征,查明蓝闪片岩带岩石类型、变形变质特征、空间分布,硬柱石与蓝闪石共生说明了红脊山蓝闪片岩可能属于碰撞造成的产物。查明戈木日岩组(?)中级变质岩系的分布  相似文献   
980.
地层古生物方面,在北喜马拉雅地层分区,新圈定出了石器坡组、普鲁组,在测区东部划分出了石炭系亚里组、纳兴组,确定了测区内札达以东不存在该时期的局部隆起;取得了聂拉木岩群形成于古元古代的年龄信息;将雅鲁藏布江地层区的原修康群、侏罗—白垩纪地层解体;将原亚如那嘎组解体;将原打昌群进一步划分,完善了雅鲁藏布江地层区石炭纪地层系统;在阿里地区普普嘎组和聂聂雄拉组中首次发现了韦拉海扇;古新世早期浮游有孔虫动物群的发现在西藏尚属首次。岩浆岩方面,对区内冈底斯南缘火山岩浆弧带的侵入岩进行了解体,将其划分为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3个形成期1 0个填图单位的侵入体。混杂岩方面,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划分为南北两个混杂岩带和札达 仲巴微陆块,在南北混杂岩带内划分了1 9个填图单位,其中在北带首次发现了早侏罗世混杂岩,同时发现了基质时代为古近纪的泥砂混杂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