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68篇
测绘学   30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市区土地覆盖现状发生较大变化,产生了违法违规用地、非法侵占基本农田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DSM(数字表面模型)的数据价值和高效处理方法,结合遥感影像、行业专题数据等多种资源,针对上海市土地覆盖变化的实际需求,运用GPU等新技术,实现DSM实时差分和快速矢量化的相关算法,并对疑似违法图斑进行了快速甄别,为上海开展地理市情监测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旨在利用遥感技术提取研究区每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对已有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预测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农田抛荒、林业资源变化等趋势,为土地业务部门可持续利用土地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探讨采用高光谱遥感影像自动检测地形图变化的技术途径。针对地形图变化检测特点,利用经过辐射和几何处理的高光谱影像,结合已有地面资料确定地物样区,建立地形图要素的光谱特征。在建立地物要素光谱特征过程中,提出结合地形图资料,采用迭代光谱特征重建方法,利用训练样本和初始分析结果作为新的样本进行特征提取,克服高光谱影像处理中存在的训练样本数量要求大的难点,提高地物光谱特征建立的可靠性,从而有效提高分析精度。采用EO-1数据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地物要素信息的自动提取,是变化检测与自动更新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波变换在图像处理与分析方面的应用已取得很大的成功,如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编码、去噪、融合等,但在多时相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提出并实验了一种基于区域特征的小波差值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对于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同时提高了运算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遥感影像检测中,一般采用多变化阈值来提高检测精度,但会导致运算量的增加。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利用粒子群算法及多阈值指数熵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新方法。首先采用影像差值法构造差异影像;然后提出利用粒子群和多阈值指数熵的遥感影像分割方法,并将其用于对差异影像进行分割获取变化区域;最后对选取的实验数据进行变化检测,并与基于模糊C均值、双阈值指数熵、三阈值指数熵的非监督变化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变化检测方法其精度为94.77%,本案方法是一种有效地、可靠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数字线划图中建筑物的矢量信息,根据前后两个时期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结合LSD直线段提取算法与结构相似性度量,采用比较特征差异的方式提出了一种能够以较高的正确率进行快速建筑物变化检测的算法。本文对检测算法的过程进行了介绍,通过实验数据对算法进行了检验,探讨了阈值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孙金萍  翟亮 《测绘科学》2012,(4):157-159
变化检测是遥感应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变化检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出现了很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TM影像变化检测的基本流程,并简单介绍了各个流程,包括数据预处理、变化信息的提取以及变化区域的确定,重点介绍了变化检测的方法尤其是目前最新的研究方法,最后对变化检测的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多特征差分核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湿地变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琛  冯琰  林怡  陈映鹰 《测绘科学》2014,39(12):104-108,119
文章通过对不同特征空间、不同时相信息和不同类别引入多核函数组合和类别加权方式,构建了基于多特征差分核的加权支持向量机变化检测模型,能够获得平衡样本大小、综合多特征空间的变化检测结果.以上海崇明岛东端地区为例,利用4期ETM+/TM影像数据,基于构建的SVM变化检测模型,最终得到研究区湿地资源的空间变化格局,结果表明检测模型能够有效、准确地提取多种湿地变化类别的空间分布信息;并从景观水平上对检测结果进行格局分析,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Freeman_Durden分解的全极化SAR影像分类方法能够较好地保持地物极化散射特性,但在分类的过程中,不能改变初始散射机制,导致分解结果对分类精度影响很大。在Freeman_Durden分解中,排列方向相对雷达飞行方向不平行的建筑物(简称为倾斜建筑物)常被分为体散射类型,使得该类建筑物往往被误分为植被。本文通过分析建筑物在SAR影像中的后向散射特性,利用建筑物具有较高相干性的特点,引入最优极化相干系数,在目标分解的基础上通过阈值分割将两者区分开来,进而提高反射非对称性人工目标的分类效果。通过使用E-SAR系统在德国DLR附近Oberpfaffenhofen地区获取的L波段PolInSAR影像和国内X-SAR系统在海南陵水地区获取的X波段PolInSAR影像进行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将与雷达飞行方向不平行的建筑物与森林区分开。  相似文献   
10.
基于BJ-1小卫星遥感数据的矿区土地覆盖变化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评价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BJ-1)遥感数据监测煤矿区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的效果,针对其数据特点,选择基于图像信息运算和图像信息变换的直接变化检测法以及分类后比较法,对徐州东矿区2007~2008年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情况进行检测,以对比、评价各种方法在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和BJ-1数据的适用性。结果显示,变化矢量分析法的检测精度最高,其后依次为图像比值法、图像差值法和多波段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变化检测,确定徐州市东矿区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较为集中的几个区域,包括东矿区北部的青山泉矿、韩桥矿、董庄矿和南部的大黄山矿等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