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39篇 |
免费 | 34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3篇 |
大气科学 | 64篇 |
地球物理 | 34篇 |
地质学 | 429篇 |
海洋学 | 214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323篇 |
自然地理 | 52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113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123篇 |
2011年 | 124篇 |
2010年 | 124篇 |
2009年 | 190篇 |
2008年 | 153篇 |
2007年 | 103篇 |
2006年 | 127篇 |
2005年 | 80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80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试论中国山区城镇化方向选择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对中国山区城镇化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山区城镇化水平低且多呈无序状态,资源开发对山区城镇化的驱动作用较为明显,旅游业的发展则是山区城镇化的新动力.同时还从山区的边缘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城镇空间组织的离散性及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山区城镇化的特殊性,初步提出“科学统筹、规划先行、中小城市为主、规模适度、高标准、集约化、特色化、功能化、可持续化”的山区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引入区域生态足迹模型评价广西北部湾经济圈生态发展可持续程度,定量分析研究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一步利用灰色关联度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北部湾城市群整体和个体在关联度上进行纵向与横向对比分析,划分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似或互补的单位.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2011年的人均生态足迹赤字达到0.373hm2,说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经超过区域土地的承载能力.建议实行区域合作分工制,明确各自发展方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和功能,提高北部湾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从区域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的角度建立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了灰色理论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龙岩市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了以东南为中心向西北递减的圈层结构。同时也从区域经济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对整个区域经济的贡献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县域的经济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生态足迹模型被众多研究者和一些国际机构作为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但在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测度时,测度结果有时是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悖的。因此,学术界对该方法一直存在争议。目前的一些研究认为:生态足迹模型不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方法,区域生态赤字也不能指示区域生态超载,但全球生态赤字可以指示全球生态超载;这是由于生态足迹模型存在的生态偏向性和否认贸易合理性造成的。本文将生态足迹模型具有的测度功能分别与测度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性应具备的功能进行比较,得出:无论在全球还是在区域尺度上,生态足迹模型不仅不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方法,也不能作为生态可持续性的测度方法,当然,生态赤字也不能指示生态超载;这是由于生态足迹模型不仅存在生态偏向性和否认贸易合理性的缺陷,同时还存在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这个结论进一步推进了当前生态足迹模型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湿地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湖北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湖北省湿地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面临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开发管理混乱、水土流失严重、湿地面积减少、水污染加剧、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和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方面。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是湿地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湿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政策、生态、科技和宣传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6.
乌海市的草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7.7%,目前草地面积严重退化,质量不断下降,已经威胁到社会和经济的正常发展。导致草地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自然因素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为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因此,坚持科学开发的理念,依照“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重新认识乌海地区草地生态的开发、利用和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由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国际地理联合会荒漠化与土地退化委员会(COMLAND)、IGCP500(干旱区演化: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第四纪研究会、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等学术团体发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古全球变化研究计划(PAGES)及中国科学院资助,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内蒙古阿拉善盟行署、阿拉善右旗旗委政府、南京大学协办的“干旱、半干旱区环境演变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on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ridand Semi-arid Re…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