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9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面向大型土木工程设计,提出了一种运用WMS共享空间数据源并实现高效应用集成的工程设计应用技术体系。首先,直接针对WMS数据服务器定向开发数据获取应用,通过高效并行多线程实现空间数据的分块网络传输,同时结合本地缓存机制与网络共享,实现了一种双轨存储访问机制;其次,基于独立的应用下载与嵌入的实时线程分配,实现了远程数据的本地化模拟应用环境与分布式共享协同;再次,针对WMS数据的应用,实现了空间数据向工程数据的高精度转换与工程制图出图体系,开发了统一的全球三维可视化平台,用于直观地综合表达各种WMS数据源。  相似文献   
2.
本地缓存机制能够显著减少数据请求,提高网络数据传输与可视化效率。本文探讨了多线程模式下的网络3维地球软件客户端空间数据访问与缓存替换流程,针对性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内外双缓存及单一大数据文件模式的空间数据缓存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GIS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GIS在其软件技术体系及与其他技术结合中的发展趋势,并阐述了GIS更高层次地球信息科学(Geo-Information Science)和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数字地球与现代测绘科技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回顾了在新技术支持下测绘学现代发展趋势,漫谈了测绘学信息化发展方向与数字地球构想的关系,侧重于大地测量,兼谈对地球空间信息学的一点认识,最后为我国大地测量近期为应对数字地球挑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增强型道格拉斯—普克压缩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论述了经典的道格拉斯—普克压缩算法,分析将其应用于多边形边界数据压缩所造成的图形失真现象,提出了一种增强型道格拉斯—普克压缩算法,并用实际的MapInfo矢量数据来检核该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论数字城市工程及其技术体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数字城市的内涵 ,基于数字工程思想 ,总结了数字城市的工程结构与技术体系 ,进而阐述了数字城市的意义与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WebGIS中地理信息可视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Java3D开发库的基本开发机制,并讨论其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了基于Java3D的网络地理信息Web浏览器.实验表明,通过Java3D建立数字球面,并利用Java3D空间数据模型表达地理信息模型,实现在数字球面上映射地理信息,是实现网络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新途径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研究的深入,多分辨率空间数据模型已成为GIS研究的热点之一,瓦片金字塔作为管理栅格型空间数据的有效手段更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分析了普通金字塔模型的缺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符合TIFF和XML标准的通用数据模型;通过应用证明了模型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初论基于数字地球技术系统的巨型矿床统计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世称  陈永良 《地球科学》2001,26(2):157-160
介绍了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和系统框架 ,概括了基于数字地球技术系统的数字矿产工程的基本概念 ,阐明了建立全球矿产资源基础数据库的必要性 ,并讨论了矿产资源基础数据库的主要内容 ,探讨了基于数字地球技术系统的巨型矿床统计评价的基本方法 .  相似文献   
10.
以Google Earth为代表的第一代数字地球平台,利用球面剖分瓦片,构建了2.5维静态的数字地球表面,实现了地表空间数据的集成、建模和应用,但没有涉及地表上下的空间。本文阐述了球体大圆弧QTM八叉树剖分的规则、瓦块体系的几何特征及其编码原理,设计并实现了瓦块编码到空间直角坐标之间的互换算法,并利用C++和OSG等主流语言,构建了真三维数字地球可视化平台的雏形框架;实现了球面和球体的任意剖分、地表上下空间实体的可视化建模及简单三维空间分析。初步展示了球体瓦块的新一代数字平台在天地一体化空间大数据集成、管理、建模与应用中的优势及前景。研究表明,球体大圆弧QTM八叉树网格,具有简单、规整、几何特征明晰、适宜作为全球离散空间的坐标基准,利于空间实体建模与可视化等特点,可作为构建新一代数字地球平台的数据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