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篇
  免费   448篇
测绘学   125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1072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16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汤国起  周策 《探矿工程》2008,35(12):19-22
介绍了目前滑坡深部水平位移钻孔倾斜仪人工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钻孔深部位移自动化监测通信方法的选择。地质滑坡灾害监测中广泛使用钻孔倾斜仪,介绍了CZ-2型钻孔倾斜仪的构成及现场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
苏爱军  王建  周涛 《地球科学》2013,38(1):188-194
以猴子石滑坡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滑坡条块间作用力倾角.对比分析了半精确条分法中传递系数法、罗厄法、美国陆军工程师团法、简化的简布法及实用递推法所确定的条块间作用力倾角与数值模拟值计算结果的差别.讨论了半精确条分法关于条块间作用力倾角的假定对滑坡稳定系数计算精度的影响,并与精确条分法的计算结果和基于数值模拟值的条块间作用力倾角所计算的力的平衡条件下的稳定系数进行了比较.详细论证了现行主要半精确条分法的精度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李建辉  王琴 《测绘通报》2012,(10):51-54
在介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以某典型滑坡体实践为例,阐述滑坡点云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三维模型可视化的基本方法,实现了滑坡体地形精细三维模型制作。  相似文献   
4.
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从滑坡泥石流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出发,综合分析不确定性与灾害以及灾害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明确区分了“灾害体”、“灾害事件”和“灾害现象”三种含义,界定了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性的内涵.然后从这些明确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危险性和易损性的数学表达形式,由此构建了滑坡泥石流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以期能够为今后的滑坡泥石流风险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滑坡进行了三维数值位移计算及变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水库正常蓄水至600m高程,滑坡的剪切变形主要集中在前缘垮堵湾附近,前缘局部会发生浅层滑带;后缘拉伸屈服区域较大,坡度较陡,可能会发生崩塌或倾倒;滑坡的水平、竖向位移变形主要集中在前缘高程590 ~ 650m、x=479200~x=479214靠近跨堵弯附近区域.  相似文献   
6.
2010年6月14日23:30左右,四川省甘孜州康定捧塔乡金平电站施工现场在无征兆情况下突发了山体滑坡,致使临时施工营地工棚被掩埋,共造成23人死亡,7人受伤。通过对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分析,认为滑坡形成的山体斜坡的地形坡度42°~45°是控制滑坡形成的临空条件;滑坡松散体是滑坡形成的物质基础,致使滑坡滑动的诱发因素是连续强降雨。建议在地质灾害频发区实行资格准入和监测预警制度,避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时致人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石 玲  王 涛  辛 鹏 《地质通报》2013,32(12):1984-1992
宝鸡是中国地质灾害发育较强的地区之一。为揭示其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在2006—2012年持续7年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和综合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统计宝鸡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宝鸡市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4类,其中滑坡数量最多达887处,约占总数的57%,主要沿渭河谷地、东北部黄土丘陵区、南部和西部山区中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山间盆地和主干道路切坡沿线密集分布;其次为崩塌328处,约占总数的21.23%,再次为不稳定斜坡234处,约占总数的15.15%,崩塌和不稳定斜坡主要分布于渭河盆地周边的塬边和丘陵斜坡带、东北部典型黄土丘陵区高陡斜坡带和基岩山区交通干线道路沿线的切坡地段;泥石流灾害数量最少为96处,约占总数的6.21%,集中分布在西南部陇山、秦岭山区沟谷和黄土丘陵区的沟壑中。目前,频繁发生的浅层小型滑坡和崩塌灾害,特别是黄土地区房前屋后和山区公路边坡地段的小型滑坡和崩塌灾害,是宝鸡市减灾、防灾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蒋家沟泥石流源地的崩塌、滑坡、散流坡,在旱季与雨季不同时段,降雨入渗后的土壤含水状况观测,以及泉水季节性变化,详细分析了泥石流源地崩塌、滑坡、散流坡土体的应力应变特性对降雨的响应过程差异.在雨季滑坡临空面和滑坡体内的土体含水量分别为6.67%、4.8%,滑坡活动主要是通过前缘剪出口崩塌方式补给下方沟床.崩塌体由于土体结构极为松散,在雨季该土体含水量通常高达8.85%~16%,使其土体的抗剪强度(C、φ)处于极限应力状态,一旦遇到降雨浸润和冲刷,迅速触变液化,转化为高浓度泥石流的侵蚀产沙过程.  相似文献   
9.
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及其对山地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8年初中国南方出现了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造成大面积雨雪冰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 500多亿元.根据中国气象局观测资料,结合山地灾害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分析了冰雪灾害引发山地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对山地灾害的影响,并提出了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地震龙门山风景区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特征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汶川地震激发了龙门山风景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链状次生山地灾害.通过应急调查发现,该区已有堰塞湖5处,危害性崩塌、滑坡6处,已成灾泥石流沟1条,潜在泥石流沟11条,根据各处灾害的主要特征,确定堰塞湖的危险程度,提出山地灾害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