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5篇 |
免费 | 4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5篇 |
大气科学 | 23篇 |
地球物理 | 57篇 |
地质学 | 1072篇 |
海洋学 | 12篇 |
综合类 | 116篇 |
自然地理 | 9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84篇 |
2013年 | 103篇 |
2012年 | 84篇 |
2011年 | 94篇 |
2010年 | 96篇 |
2009年 | 101篇 |
2008年 | 118篇 |
2007年 | 96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2.
3.
在介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以某典型滑坡体实践为例,阐述滑坡点云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三维模型可视化的基本方法,实现了滑坡体地形精细三维模型制作。 相似文献
4.
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从滑坡泥石流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出发,综合分析不确定性与灾害以及灾害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明确区分了“灾害体”、“灾害事件”和“灾害现象”三种含义,界定了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性的内涵.然后从这些明确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危险性和易损性的数学表达形式,由此构建了滑坡泥石流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以期能够为今后的滑坡泥石流风险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滑坡进行了三维数值位移计算及变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水库正常蓄水至600m高程,滑坡的剪切变形主要集中在前缘垮堵湾附近,前缘局部会发生浅层滑带;后缘拉伸屈服区域较大,坡度较陡,可能会发生崩塌或倾倒;滑坡的水平、竖向位移变形主要集中在前缘高程590 ~ 650m、x=479200~x=479214靠近跨堵弯附近区域. 相似文献
6.
7.
宝鸡是中国地质灾害发育较强的地区之一。为揭示其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在2006—2012年持续7年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和综合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统计宝鸡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宝鸡市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4类,其中滑坡数量最多达887处,约占总数的57%,主要沿渭河谷地、东北部黄土丘陵区、南部和西部山区中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山间盆地和主干道路切坡沿线密集分布;其次为崩塌328处,约占总数的21.23%,再次为不稳定斜坡234处,约占总数的15.15%,崩塌和不稳定斜坡主要分布于渭河盆地周边的塬边和丘陵斜坡带、东北部典型黄土丘陵区高陡斜坡带和基岩山区交通干线道路沿线的切坡地段;泥石流灾害数量最少为96处,约占总数的6.21%,集中分布在西南部陇山、秦岭山区沟谷和黄土丘陵区的沟壑中。目前,频繁发生的浅层小型滑坡和崩塌灾害,特别是黄土地区房前屋后和山区公路边坡地段的小型滑坡和崩塌灾害,是宝鸡市减灾、防灾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蒋家沟泥石流源地的崩塌、滑坡、散流坡,在旱季与雨季不同时段,降雨入渗后的土壤含水状况观测,以及泉水季节性变化,详细分析了泥石流源地崩塌、滑坡、散流坡土体的应力应变特性对降雨的响应过程差异.在雨季滑坡临空面和滑坡体内的土体含水量分别为6.67%、4.8%,滑坡活动主要是通过前缘剪出口崩塌方式补给下方沟床.崩塌体由于土体结构极为松散,在雨季该土体含水量通常高达8.85%~16%,使其土体的抗剪强度(C、φ)处于极限应力状态,一旦遇到降雨浸润和冲刷,迅速触变液化,转化为高浓度泥石流的侵蚀产沙过程.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