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2篇
  免费   646篇
测绘学   2812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259篇
地质学   882篇
海洋学   133篇
综合类   416篇
自然地理   9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426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Detailed studies on the status of Saraswati Nadi of northern Haryana have been carried out using multi date and multi 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s, GIS techniques and ground data. Palaeochannels have been delineated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and validated using discovered archaeological sites, sedimentological data from drilled wells and water quality data. Detailed analysis of hydrological data (rainfall and stream discharge), catchment area and petrographic analysis of rock samples have been done to decipher the dwindling state of Saraswati Nadi. Likelihood of Adi Badri as the place of origin of Saraswati Nadi and its possible linkage with the Vedic Saraswati River is discussed. Suggestions have been given for safeguarding and revival of Saraswati Nadi as a national heritage.  相似文献   
2.
对勘探精度及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测量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而“3S”(GPS、RS、GI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物探测量工作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3S”技术在测量中存在的若干技术和概念问题.指出GP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提高测量效率,降低工程费用:R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在沼泽地、高山区等不易到达的地区施测提供了参照资料,其小于1m的影像图分辨率,对于物探施工设计、变观放样及精确绘制测线草图,提供了较大方便;基于位置多属性处理和分析的GIS技术,在数据处理、图形处理、空间查询、可视化表达等方面,为提高物探测量技术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海洋光学调查数据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GIS的海洋光学调查数据空间插值方法及其原理,主要探讨了反距离加权插值法、普通克里格法的球体模型和指数模型算法.通过对比分析利用不同插值算法得到的分布图,并在误差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制作海洋光学调查数据分布图的最佳空问插值方法.以海洋光学要素中的总颗粒物吸收系数为例,研究表明,普通克里格算法的球体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我国近海水体总颗粒物吸收系数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零售商业网点选址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零售商业网点选址模型主要是基于统计的静态模型.分析了影响零售商业网点选址的人口、经济、市场竞争三个关键要素,结合GIS,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重设置的零售商业网点选址评价模型,并阐述了模型的应用流程.该模型在深圳市罗湖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中进行了典型应用实现,并检验了模型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Conventional farming-pastoral ecotones methods of delineating were not quantitative and could not fully show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develop quantitative methods for mapping farming-pastoral ecotones in China. Nine indicators, related to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altitude aspects, were selected to quantify ecological susceptibility of vegetation (crops and forage). Methods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expert score ranking combined with fuzzy set theory were applied to assign the weight for each indicator and to define the membership functions.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was used to manage the spatial database and conduct the spatial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calculation of evaluation model integrated with GIS, the ecological susceptibility of vegetation (crops and forage) was mapped. Three different zones, pastoral area, farming-pastoral ecotones and farming area, were classified by spatial cluster analysis and the 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 for the numeric map of vegetation ecological susceptibility by GIS. This map was validated by the economic statistical result based on the ratio of the output value from animal husbandry in total output value of agriculture by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in China, indicating that the mapping of the farming-pastoral ecotones may be accepted.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IS空间技术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手段,已成为地球科学各学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在论述开设GIS课程重要性的同时,针对GIS在地理专业教学中的特点,探讨了基于GIS的地理专业教学模式,认为基于GIS操作平台、GIS输出数据、3DGIS和VRGIS、WebGIS以及Google Erath的地理教学模式是地理科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元胞自动机CA(Cellular Automaton)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集成弥补了GIS在时空分析和时空演化方面的不足,为昆虫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利用DEM提取地形因子,使用统计分析分析了昆嵛山腮扁叶蜂与林分因子、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得了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与立地因子关系密切,并推导出了腮扁叶蜂的虫口密度与海拔、坡度、坡向、坡位的逐步逻辑回归数学模型。以数学模型结合空间自相关函数建立时空预测模型作为转换规则,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腮扁叶蜂传播,预测结果给出了昆嵛山腮扁叶蜂密度分布的结果,给防治决策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8.
选取了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海拔高度、坡向等5个主导评价因子.采用等差指数多因子综合分析与最低限制性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ARCGIS 9.0软件提取相关信息,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耕地进行了分等定级.结果表明,最适宜和中度适宜的土地面积分别占3.4%和36.5%,以中低产田为主;临界适宜和不适宜的土地面积占16.8%和43.4%,具有潜在的宜林宜牧利用价值.研究结果对于水源区制定农业发展政策,科学合理、高效利用土地尤其是耕地资源,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格局景观指数算法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利用斑块的形态和空间格局是人类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图形特征的时空演化可以看作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一种外在表现.该文以吉林省长岭县为研究区,综合运用遥感影像和其他相关资料得到研究区1991年、1995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得多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取土地利用斑块形态和格局信息,分析近圆指数、方形指数、分维数、分离度等指标及其地学机制.研究表明,受人类干扰强的斑块,近圆指数和方形指数较大,分维数较小,分离度较大;而受人类干扰弱的斑块,近圆指数和方形指数较小,分维数较大,分离度较小.通过图形信息角度进一步发掘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对完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演化过程描述与分析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GIS和GOCAD支持下的矿山3D地质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综合分析3D地质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将源数据模型分为GIS可描述和GIS不可描述数据模型的分类方法,在ArcGIS和G0(:AD平台下构建了基于GIS的多元、多方法集成的矿山3D地质模型.ArcGIS平台下描述GIS可描述数据模型,并进行数据管理和空间数据分析;GIS不可描述数据模型一方面在GOCAD下描述复杂的地质构造,另一方面采用面向对象的聚合派生法描述矿山工程模型中的空间实体,并利用Geodatabase建立两者的关联.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保持了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一致性,为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有效和可靠的空间数据及可视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