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8篇
  免费   482篇
  国内免费   281篇
测绘学   272篇
大气科学   179篇
地球物理   973篇
地质学   505篇
海洋学   318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170篇
自然地理   1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为探究埋入式光纤与隧道衬砌的耦合性能,分别从理论与试验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验证。构建了光纤、中间体和基体结构力学分析模型,进行光纤应变传递机制理论分析,计算了光纤应变传递效率;使用钢筋混凝土梁模拟隧道衬砌,进行了2组不同加载速率的试验。其中,在同一根梁内(同一工况)设计6种光纤的布设方式,以位移控制的方式在梁跨中部位进行单点多级加载,使用BOFDA(布里渊散射光频域分析)技术分别对6条光纤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6条光纤均可以有效监测梁从开始加载至钢筋开始屈服阶段,光纤与梁耦合性最好;钢筋开始屈服直至梁破坏阶段,光纤应变不再增加甚至减小或呈现出光纤断裂的状态,此过程光纤与梁耦合性较差;除开槽埋入式光纤的有效监测应变差为3 000×10?6外,其余布设方式光纤有效监测应变差为2 000×10?6;光纤在长距离(>>146 mm)埋入式布设情况下可认为其应变传递效率接近100%,2组不同试验结果呈现相似规律。在北京市新机场线地铁暗挖隧道CRD工法区间进行了工程应用研究,监测结果表明分布埋入式光纤布设工艺是可行的,可为分布式光纤技术在地下工程结构监测中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铁路桥梁普遍采用少筋混凝土重力式桥墩(配筋率<0.5%),现有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延性抗震理论不适用于该类型桥墩。为了促进我国铁路重力式桥墩抗震理论的发展,详细论述了我国少筋混凝土重力式桥墩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首先,对少筋混凝土重力式桥墩的破坏特征及破坏机理进行了总结;其次,分析了各参数对少筋混凝土重力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再次,对目前少筋混凝土重力式桥墩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汇总与分析;最后,对少筋混凝土重力式桥墩的数值分析模型进行了归纳与分析。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汇总发现:目前对少筋混凝土重力式桥墩的试验研究主要以拟静力方法为主,还缺少振动台试验研究其动力状态下的破坏机理及抗震性能;少筋混凝土重力式桥墩的破坏机理及其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还不明确;已提出的少筋混凝土重力式桥墩的抗震设计方法存在塑性铰区计算不合理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为少筋混凝土重力式桥墩抗震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Reef-associated landforms are coupled to the health of the reef ecosystem which produces the sediment that forms and maintains these landforms. However, this connection can make reef-fronted coastlines sensitive to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given that any decline in ecosystem health (e.g. decreasing sediment supply) or changes to physical processes (e.g. sea level rise, increasing wave energy) could drive the sediment budgets of these systems into a net erosive state. Therefore, knowledge of both the sediment sources and transport mechanisms is required to predict the sensitivity of reef-associated landforms to future climate change. Here, we examine the benthic habitat composition,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composition, texture, and age), and transport mechanisms and pathways to understand the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coastal morphology and the reef system at Tantabiddi, Ningaloo Reef, Western Australia. Benthic surveys and sediment composi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lthough live coral accounts for less than 5% of the benthic cover, coral is the dominant sediment constituent (34% on average). Sediment ages (238U/230Th) were mostly found to be thousands of years old, suggesting that the primary sediment source is relic reef material (e.g. Holocene reef framework). Sediment transport across the lagoon was quantified through measurements of ripple migration rates, which were found to be shoreward migrating and responsible for feeding the large shoreline salient in the lee of the reef. The derived sediment fluxes were comparable with previously measured rates of sediment production by bioero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ediment budgets of systems dependent on old (>103 years) source materials may be more resilient to climate change as present-day reef health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i.e. sources of ‘new’ carbonate production) have limited influence on sediment supply. Therefore, the vulnerability of reef-associated landforms in these systems will be dictated by future changes to mechanisms of sediment generation (e.g. bioerosion) and/or physical processes. © 201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外大跨桥梁特别是跨海桥梁建设的迅速发展,沉井基础在桥梁基础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虽然沉井基础作为1种刚性基础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然而震害实践表明沉井基础在地震作用下也并非万无一失。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桥梁沉井基础的震害特征发现,沉井基础的地震破坏与桩基础有显著差异,且与埋置深度有直接关系;研究表明:地震作用下沉井基础的破坏机理及地基承载力与静力作用下明显不同,但目前在该方面的研究还较为欠缺;总结和对比了现有几种沉井基础-土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并分析了几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同时也归纳和对比了各国抗震规范对桥梁沉井基础的基本规定、适用范围、计算方法和构造规定等方面的内容。最后结合现有的研究现状对沉井基础抗震性能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此外,随着我国跨海、跨江及跨库区大跨桥梁建设的发展,地震力和波浪力等多灾害因素共同作用下深水沉井基础桥梁破坏机理及设计方法的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黄福云  陈汉伦  董锐  单玉麟 《岩土力学》2020,41(5):1625-1634
整体式桥台无伸缩缝桥梁(以下简称整体桥)桩基应设计为柔性桩,以保证较好的抗水平变形能力。但是,我国相关规范中判别柔性桩的算法主要应用于单向水平受荷桩,可否沿用至整体桥桩基还有待验证。为此,根据一种特殊设计的桩身变形测量方法,对3根埋深不同的混凝土模型桩进行了低周水平往复位移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单桩-土体系的抗震性能和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水平往复位移下混凝土桩在埋深为3D~6D(D为桩径)范围内开裂;桩的埋深越大,桩身挠曲程度越大、变形特征点位置也越深、桩-土体系的抗弯刚度也越大、水平极限承载力也越高、抗震性能也越强。研究还表明,桩-土体系进入弹塑性阶段后,柔性桩的水平工作性状将逐渐向刚性桩退化。另外,在判别整体桥桩基的水平工作性状时,我国相关规范中的规定偏不安全。实际工程中,建议以Broms方法进行参考计算。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了解蔚县地区农村房屋的抗震性能,在该地区选取43个村庄、7732栋房屋进行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主要调查房屋结构、建筑材料、房屋抗震构造措施等内容,分析各结构类型房屋抗震薄弱环节及房屋抗震性能,并统计分析经济、交通、地形等因素与房屋结构类型及抗震性能的关系,提出提高该地区农村房屋抗震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The energy saving performance of contra-rotating azimuth propulsor (CRAP) is investigated based on low order potential-based panel method. The hydrodynamic interactions among the forward propeller (FP), rear propeller (RP) and the pod unit (PU) which includes the pod body and the strut are considered through induced velocities which are obtained by panel method. 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energy saving performance of CRAP,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conventional propeller (CP) supplying the same thrust with CRAP at design condition is also calculated. At design condition, CRAP has a decrease in delivered power by approximately 8% comparing with CP, and the tangential induced velocities in slipstream show that CRAP recovers the rotational energy of slipstream effectively. At off-design conditions,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CRAP is adjusted to supply the same thrust with CP. In general, the delivered power of CRAP i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at of CP, and the energy saving performance of CRAP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inflow velocity.  相似文献   
8.
高层结构中的填充墙在地震作用下与周围结构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具有较大影响。然而我国规范在设计阶段通常不考虑填充墙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统一采用周期折减系数来考虑其刚度变化引起的内力变化,因此准确评估填充墙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一栋框-剪结构和一栋剪力墙高层建筑进行随机振动测试的基础上,利用Perform-3D对每栋高层分别建立了3种分析模型。其中对未考虑填充墙作用的结构模型,分别采取规范建议值和实测结果值两种方式进行周期折减。对通过添加斜撑单元来考虑填充墙作用的结构模型,利用环境激励测试识别获得的结构模态信息进行模型修正。对该3种模型进行了增量动力分析,探讨潜在危险性水平地震作用下填充墙对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墙增加了结构在弹性阶段的整体初始刚度,但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加逐渐丧失对结构刚度的贡献作用。相比考虑了填充墙作用的模型计算结果,规范建议的周期折减系数较为保守。同时研究发现,填充墙对高层框-剪结构的影响程度要比剪力墙结构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UDF的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被动旋转水动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被动旋转问题,基于Fluent 17.0,运用UDF(User Defined Function)控制滑移网格对网格进行动态调整,仿真研究水轮机在不同安放角下被动旋转的水动力特性。通过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潮流能水轮机随着叶片安放角度的增加,尖速比、输出功率、捕能系数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叶片安放角为6°时,叶轮前后速度差最大,对潮流能利用充分,且各项性能均达到最佳;通过分析叶片受力,叶尖叶素在安放角为2°时阻力最大,3°时升力最大,升阻比在6°时最大,此时叶尖叶素升阻比C_L/C_D=6.27、攻角α=3.06°。由仿真结果可知水平轴潮流能叶轮的自启动过程由5个阶段组成,即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段—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段—加速度反向增大的减速运动段—加速度反向减小的减速运动段—稳定运行段,这对潮流能水轮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气举反循环工艺具有钻进效率高、携带岩屑能力强、防漏效果好以及钻头寿命长等优点,同时还可以提高流体矿产的产能。但是一般认为气举反循环钻进抽吸作用会产生负压,不利于井壁稳定,不宜在松散地层应用。本文通过计算气举反循环钻进环空水力参数,并从环空压力以及冲洗液流态、流速等方面探讨研究气举反循环钻进中井壁稳定及其适用性,指出通过选取合适的钻具组合以及调节冲洗液性能,可使气举反循环工艺对不同地层的适应性更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