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8篇 |
免费 | 1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0篇 |
大气科学 | 41篇 |
地球物理 | 6篇 |
地质学 | 120篇 |
海洋学 | 48篇 |
综合类 | 13篇 |
自然地理 | 6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
惠民凹陷古近系碎屑岩次生孔隙纵向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油气勘探的过程中更加准确地预测有效储层的分布,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酸盐含量、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物以及储层物性等数据,研究了惠民凹陷古近系砂岩次生孔隙的纵向分布规律.在小于1400m的深度,砂岩的孔隙主要为压实和胶结之后的原生粒间孔隙;在埋深超过1400m以后开始出现少量次生孔隙,在1400~1500m深度范围形成原生孔隙与次生孔隙并存的混合孔隙带;超过1500m,大量的次生孔隙出现在1500~2300m和2700~4000m的2个深度段.所收集的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在纵向上的变化关系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次生孔隙主要为长石溶蚀成因,碳酸盐胶结物溶蚀是次要的.在次生孔隙发育带内,惠民凹陷烃源岩演化产生大量有机酸和泥岩中的粘土矿物迅速脱水是产生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南海南部陆缘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为了解南海南部陆缘流体活动系统以及与油气藏之间的关系,以高精度2D地震资料为基础,对南海南部陆缘流体活动系统的类型、地震反射特征、以及对油气成藏的意义开展了研究。在南海南部陆缘发现了多种流体活动系统,包括:泥底辟/泥火山、气烟囱、管状通道、与构造断层相关的流体活动系统。这些流体活动系统具有不同的地震反射特征,常常出现含气强振幅异常带、弱振幅杂乱反射带以及"下拉"或者"上拱"地震反射形态等流体活动系统的标志特征。流体活动系统受到构造运动和沉积因素的影响,并且与深部高温高压塑性流体密切相关,流体活动系统优先发育在地层薄弱部位。流体活动系统及所伴生的断裂和裂隙常常作为油气富集区的运输通道;并且流体活动系统所运移的强溶蚀性流体和深部热液流体有利于油气储层的形成,特别是对于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尤为明显。因此,流体活动系统不仅能作为油气运移通道,也可以改善储层,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主导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调整和转变.作者在全面分析河南省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自然条件的过渡性是影响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本底因素;土地、水等重要资源严重不足并且开发利用强度高成为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刚性限制因素;生态环境较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是主体功能区划分尤其是对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划定作用显著;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全省经济的高增长势头和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是主体功能区划分需要把握的重要经济属性. 相似文献
5.
2007年秋季罕见的连阴雨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秋季连阴雨是山东省有观测记录以来历时最长、危害程度最大的一次历史罕见的连阴雨天气,文章从大气环流背景、物理量特征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连阴雨是亚欧大尺度环流形势由纬向型向经向型转变的过程中发生的,是一次长波调整的过程。连阴雨期间乌拉尔山高压脊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北、偏强,长时间稳定维持,同时副热带高压南侧东风带内热带气旋活动频繁,亚洲中纬度地区多短波槽活动,引导西西伯利亚冷空气东移南下与孟加拉湾和沿副热带高压外围北上的暖湿气流在黄河下游交绥,造成了山东持久的连阴雨天气。连阴雨期间物理量特征明显,在降水强度大、降水时间集中时段均有深厚的湿层、明显的水汽辐合及垂直上升运动,上升运动可达300~200 hPa。在降水间歇时段,700hPa以下维持下沉运动,相对湿度小于80%,且为一致的水汽辐散。 相似文献
6.
惠来葵潭地区早—中侏罗世桥源组以海相和过渡相沉积为主。对样品进行全岩分析和ICP-MS微量元素分析,常量、微量元素及其比值反映的古盐度高低与古水深的深浅变化受海平面变化升降影响,具正相关。利用反映古盐度和古水深的m值、Sr/Ba、Ca/Mg、B/Ga和Rb/K曲线编制了桥源组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桥源组显示2次海侵的沉积旋回,海侵发生在桥源组中下部和中上部时期。对样品进行ICP-MS稀土元素分析和砂岩矿物成分分析,根据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和La/Yb-∑REE源岩判别图解判断,桥源组源岩主要来自上地壳的沉积岩、玄武岩和花岗岩。根据Dickinson图解、Zr-Th、La-Th-Sc、Th-Co-Zr/10判别图解和稀土元素特征值综合分析,构造背景为弧后挤压盆地,具有大陆岛弧的特性,但少有被动大陆边缘成分。物源来自于火山弧造山带。 相似文献
7.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effective masses of the N mono-doped and Al-N, Ga-N, In-N codoped ZnO system have been calculated by a first-principle method, and comparisons among different doping cases are mad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impurity states in the codoping cases are more delocalised compared to the N mono-doping case, which means a better conductive behaviour can be obtained by codoping. Besides, compared to the Al-N and Ga-N codoping cases, the hole effective mass of In-N codoped system is much smaller, indicating the p-type conductivity can be more enhanced by In-N codoping. 相似文献
8.
9.
10.
以江苏省为例,选取人口数及人口密度为研究指标,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通过人口密度、空间自相关、不均衡指数、重心移动及偏移—分享分析,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人口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近20年来,江苏省人口密度有"南高北低"的特征,该现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江苏省人口分布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在长江中下游各县市形成空间人口密度高的集聚区域,在苏北平原形成空间人口密度低的集聚区域,随时间推移人口集聚趋势不断减弱;江苏省人口呈不均衡分布状态且不均衡趋势加强,人口重心逐渐向西北方向迁移;江苏省人口增长速度在变慢,集聚人口能力在3大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苏中相对不足,苏南不断增强而苏北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