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2015-2018年3月宝鸡市区气象监测站地面观测资料与环境监测站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早春宝鸡市区首要污染物为PM2.5、PM10和O3。2016年与2018年3月污染日数多,主要气象因素是降水量偏少,连续无降水日数持续时间长,东风日明显多于西风日。②PM10质量浓度(C(PM10))变化与日平均气压、日降水量关系密切,且均为反相关;PM2.5质量浓度(C(PM2.5))与日最小相对湿度正相关特征明显;臭氧质量浓度(C8h(O3))与日最小相对湿度呈显著反相关,与日平均气温的正相关特征明显。③气压升高,连续性降水越多,西风日越多,越有利于污染物质量浓度的下降。C(PM10)大值区多出现在偏南风或偏东北风时;C(PM2.5)和C8h(O3)在偏东风时较大。④C8h(O3)主要出现在前期日最高气温突然增加5~8℃的当天和日最高气温为近期极值后的1~2 d。⑤沙尘天气使C(PM10)与C(PM2.5)明显升高;早春影响宝鸡市区的沙尘天气主要有蒙古气旋东移和冷空气东移南下两种地面形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宝鸡市1981—2013年11个气象站的夏季降水资料和美国NECP/NCAR分辨率为2.5°×2.5°的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宝鸡市1981—2013年夏季旱涝变化特征及同期环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宝鸡市夏季降水量整体呈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为多雨期,90年代为少雨期,2000年以来宝鸡夏季降水有所增加。全市空间分布呈南多东少特征,太白最多,眉县扶风一带最少。宝鸡夏季涝年和旱年的环流形势存在明显差异,当100hPa上南亚高压较强,500hPa高度距平场上欧亚中高纬度地区自西向东呈"正负正"距平波列,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南,陕西地区西南水汽输送加强,对应同期春季100hPa南亚高压增强、我国整体为东北向负距平、西南向正距平,500hPa乌拉尔山—贝加尔湖以北为负距平,东北到日本为正距平,这种环流形势配合有利于宝鸡地区夏季洪涝发生,旱年的环流形势则相反。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对宝鸡市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0--2009年宝鸡市11个气象站年平均温度及降水资料,应用TuynthwhiteMemoral模式计算宝鸡地区作物气候生产力状况,同时分析影响因子的显著性。结果表明:降水量是影响宝鸡地区作物生产力的主要因子,气候变化对作物气候生产力影响显著,“暖湿型”气候对全区都十分有利,平均增产幅度约6.5%~7.2%;“冷干型”气候对全区都十分不利,减产幅度为7.3%~6.5%。“冷湿型”气候对川塬区较为有利,而对山区不利;“暖干型”气候对秦岭以北大部分地区较为不利。  相似文献   
4.
利用1970—2019年宝鸡11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夏季逐日最高气温和逐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宝鸡夏季高温的气候特征,并对极端高温年的环流形势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受地形和海拔高度影响,宝鸡夏季高温日数呈现中部平原多,南北山区少的特点。夏季宝鸡区域高温频次呈增多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89 站次/10 a;区域高温频次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10年代最多,且8月明显偏多,6月明显偏少;高温出现时段差异大,2000—2014年多出现在6—7月,2015年以后多出现在7—8月。极端高温年环流特征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大、强度大、脊线位置偏北、西伸脊点偏西,东亚大槽偏强,西藏高压偏强。在极端高温年,中纬度地区对流层为位势高度正距平,宝鸡在对流层高层受南亚高压控制,中层处于脊前西北气流中,低层为异常反气旋环流;物理量场具有高温低湿的特征,下沉运动较常年明显偏强,下沉增温明显,水汽通量输送较常年偏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