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3.
首先利用多普勒雷达分析了影响广州的超级单体的典型特征。从反射率因子产品中可以观测到指状回波、V型缺口、弱回波区、回波悬垂和回波墙。截取沿着风暴低层人流方向并通过反射率因子核区的垂直剖面,分析出云内存在两支对峙的上升和下沉气流。随后利用三维对流风暴云模式模拟了此次过程。模拟的最大反射率因子为75dBZ,60dBZ回波核区厚度超过了14km,比实际探测值偏大,这是模式本身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衰减的影响,也可能是模式初始扰动偏大和粒子非球形的影响。模式还给出了超级单体强盛时的流场结构:近地层以辐合气流为主,为雷暴出流;其上上升气流占据主导地位,为辐合风场;但在顶端没有给出携带降雨粒子的出流所产生的云砧。另外,模式较好地模拟了云内垂直运动的演变:开始时,地面辐合形成有组织的上升气流;随后上升运动加大,具有倾斜性,促使单体进一步发展;之后,单体内出现了下沉气流,与上升气流并存,但上升气流占主导地位;风暴强盛时近地层辐散加强;此后,下沉气流逐步控制云体,单体迅速减弱。 相似文献
4.
5.
6.
利用广东省新一代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和基本反射率及其衍生产品,对具有人工增雨潜力的降水过程径向速度特征进行了分型,对各种类型径向速度和对应的反射率及衍生产品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广东中北部春季不同的径向速度特征对应不同的降水云系,应采用不同的人工增雨作业方式。通过对回波顶高度和温度的分析,归纳出广东中北部春季人工增雨的作业高度。还分析了春季广东中北部有利于降水的有效对流位能以及影响系统、水汽等天气条件,举例说明新一代天气雷达各种产品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对雷达基资料进行处理的超折射回波自动探测算法,该算法针对超折射回波的特征,利用多普勒径向速度中值、反射率因子水平突变率和反射率因子垂直梯度,在雷达体扫描最底层PPI上逐库处理,以识别超折射回波.在北京奥运会天气预报示范项目测试期间,超折射回波自动探测算法在"葡萄-雨燕"临近预报系统中得到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剔除天津雷达探测到的大量的超折射回波,尤其是反射率因子水平突变率参数和反射率因子垂直梯度能够有效的分离出与降水回波混合在一起的超折射回波;进而,在定量降水产品中运用该算法的处理结果,可以明显的改善其精度. 相似文献
8.
发射机是CINRAD/SA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结构复杂,长期处于连续高压强电的工作状态,其故障率往往是几个分机系统中最高的,而且发射机系统的故障基本都是强迫整机瘫痪的"不可工作"级别的恶性故障,严重影响日常的观测业务.基于CINRAD/SA雷达发射功率一次异常的陡降现象,深入分析其原因,发现高频脉冲形成器的损坏导致脉冲宽度变小,脉冲信号的占空比也随之减小,从而引起发射功率的下降.同时,对故障源的查找、定位方法也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10.
湛江新一代天气雷达天线一次传输干扰故障的排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湛江新一代人气雷达的一次长期故障的排查过程。通过分析各报警的通路,查找出故障存在的公共通路,确定“虚警”存在,采用配件替代法,逐步排查,确定故障位置,并试探性加电容滤波,最后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