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37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6和6 h一次的全球再分析NCEP资料,对2003年3月1—2日发生在辽宁的暴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着重分析和讨论了这一过程中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和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MM5V3.6能够成功地模拟中尺度暴雪的各个要素,由于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导致上升运动加强以及低层正涡度中心的产生和维持,由此产生的垂直方向上水汽凝结是此次暴雪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植被变化对辽西夏季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001年6、7、8月份的资料及中尺度模式MM5V3.5对当年夏季辽西生态脆弱区进行了气候模拟性能试验,模拟出植被退化和恢复后辽西地区的温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辽西部分地区植被退化后,当地夏季平均温度明显升高;在部分地区植被恢复后,当地夏季平均温度降低;在下垫面状况改变的周边地区,平均温度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同时,植被状况的改变对高空气压场和温度场也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宁微  马雁军 《气象》2009,35(10):84-89
利用城市大气污染数值预报系统CAPPS的第三版(CAPPS3),经过安装、调试和本地化、自动化处理,建立起适合于辽宁的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用于预报辽宁的城市污染指数和等级以及各污染物的日均浓度分布.通过模式预报结果与监测资料的对比,发现辽宁14个主要城市SO2、NO2预报准确率的总体水平明显高于PM10.区域污染物浓度分布位置和大小的预报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污染物小时浓度的演变也与实际风场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表明CAPPS3模式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预报出区域污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沈阳春夏季大气冰核浓度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沈阳地区大气冰核浓度的时空分布状况,2010年起开始对沈阳地区的大气冰核浓度分布进行观测和研究.地面采用Bigg型混合云室法和滤膜法进行冰核气溶胶的采样测量,高空利用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租用的人工增雨飞机进行滤膜法采样.采样滤膜的处理都是统一在活化温度-15℃及冰面过饱和度20%、水面过饱和度3%的湿度条件下进行的.根据取得的部分观测资料,给出了沈阳春夏季大气冰核的浓度及冰核温度谱分布参数,分析了冰核浓度在3~6月各月以及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分布特征,初步给出了大气冰核浓度的尺度谱分布及其随高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5—2019年辽宁城市逐小时地面O3浓度观测数据,结合各城市逐小时气象要素观测数据,分析了辽宁地区近5 a的O3污染状况及影响O3的相关气象条件。结果表明:除环辽东湾部分城市O3浓度呈下降趋势外,辽宁地区其他城市的O3浓度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O3正取代PM2.5成为影响辽宁地区的首要大气污染物。O3浓度具有夏季高、冬季低,下午高、早晨低的时间分布特征。除受污染排放源直接影响外,高温、高湿、强辐射、小风和地面低气压都有利于O3的局地生成;在亚洲夏季风的影响下,上游地区(如京津冀地区)的污染气团会随大气环流向东北地区输送,对辽宁地区夏季O3污染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5—2019年中国东部20个省份222个城市的地面O_3观测数据和全球再分析风场数据,研究了中国东部地区O_3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在亚洲夏季风背景下污染上风方O_3光化学输送对下风方O_3质量浓度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O_3质量浓度夏季高、冬季低,O_3质量浓度按照东南、华东、东北、华北的顺序依次升高,位于中高纬度的华北、东北地区明显高于位于中低纬度的华东、华南地区。不同城市、不同季节O_3质量浓度日变化形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都表现为夜晚低、清晨逐渐升高、下午至黄昏达到最大的单周期变化形态,具有典型的光化学控制特征。春季,亚洲夏季风开始影响中国东部地区,华东、华北、东北地区为大范围的O_3高值区;夏季,亚洲夏季风将O_3及其前体物由纬度较低的华南、华东地区向纬度较高的华北、东北地区不断输送和累积,并在夏季强紫外辐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夏季华北、东北地区的O_3污染。  相似文献   
7.
一次辽宁暴雨的地形嵌套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2003年8月5~6日发生在辽宁地区的一次强降水过程,利用实际资料和MM5(v3.6)中尺度模式对这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主要研究了地形嵌套对于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嵌套后。随着水平分辨率的提高,模拟的降水量越来越接近实况;嵌套后内层网格信息的外传会使外层网格的模拟结果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地表物理参数影响MM5模式预报的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提供的和利用卫星遥感反演资料所得到的地表物理参数分别应用于中尺度数值模式MM5中.选取1998年6月28~30目的辽宁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卫星反演的下垫面物理参数使模拟结果更接近观测值,其优势随着网格距的减小而逐渐明显。同时,下垫面物理参数的改变对于动力、热力场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沙尘天气对大气冰核浓度及尺度分布的影响,2010-2012年春季用FA-3型安德森采样器在沈阳地区开展了大气冰核观测,采样后的滤膜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静力扩散云室中进行统一检测分析。针对2011年5月11-12日一次典型沙尘天气过程,分析了沙尘过程前后大气冰核浓度和尺度分布与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地区春季大气冰核的本底浓度较高,约为0.8个·L-1(活化温度为-20℃);沙尘天气出现时可使大气冰核浓度突增10倍以上。约2/3的大气冰核集中在>4.7μm粒径段;有沙尘影响时,2.11~5.80 μm粒径段的大气冰核浓度增加最明显。大气冰核浓度的粒子尺度谱近似服从幂指数nD)=A·DB分布,其中A和B的数值在沙尘日明显大于非沙尘日。根据观测,建议在沈阳乃至中国北方地区春季有沙尘天气影响时应慎重选择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利用辽宁中部地区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观测数据,研究了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和气象要素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对辽宁中部地区整体来说,秋、冬季的可吸入颗粒物排放在全年贡献比例较大;对区域各城市来说,沈阳和鞍山的颗粒物污染贡献较大。区域颗粒物浓度在午后达到最低,清晨升至最高,而能见度则在这两个时段分别达到最高和最低。颗粒物浓度与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能见度、气温和风速的变化趋势相反。颗粒物(尤其是大气细粒子)浓度与能见度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这种相关性在夏、秋、冬季更加明显,而在鞍山、本溪两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