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安地区暴雨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西安地区7个站1959~1990年共32a降水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西安地区暴雨的气候特点,对暴雨类型进行了划分,得出西安地区暴雨主要为局地暴雨,降水强度大都在50.0~75.0mm等级,出现在4~11月间,过程一般维持1天。  相似文献   
2.
Q矢量理论在暴雨分析中的应用介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Q矢量理论的产生、应用发展和Q矢量的几种常用形式以及Q矢量理论在暴雨中尺度诊断分析中的应用和Q矢量分解在天气分析中的应用;分析不同类型暴雨过程Q矢量研究结果,表明Q矢量可以很好地揭示暴雨天气过程中次级环流及一些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分布演变,为内陆地区暴雨中尺度分析提供更多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40a陕西沙尘暴天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陕西i960~2000年间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总结出了沙尘暴发生的三种典型环流形势,提出了预报沙尘暴发生时,要充分考虑沙源因子、热力不稳定、地面冷空气强弱和移动情况。  相似文献   
4.
对2002-08-05发生在陕西境内一次历时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降水强度大、局地性强的对流风暴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500hPa槽后较强冷空气是这次过程的触发系统;南海“北冕”台风外围偏东气流从东海和南海为此次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地面风场中表现全省几个中尺度气旋的相互作用,为对流风暴提供了强劲的上升运动,与暴雨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降水空间分析的逐步插值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长江中上游697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30年降水资料,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和地理信息技术(GIS),建立了平均季降水和年降水与4km分辨率的DEM、坡向、坡度等地形数据的回归方程,并通过了信度为0.05的F检验,将降水量中地形影响部分分离出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逐步插值方法(SIA),并与GIS技术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结合,显著提高了年、季降水空间分布的计算精度。结果表明:SIA季节降水空间分布的相对误差为6.86%,绝对误差为13.07mm,平均变差系数为0.070,平均相关系数为0.9675;年降水量的绝对误差为72.1mm,相对误差为7.34%,平均变差系数为0.092,相关系数达到了0.9605。对SIA年平均降水量的分析表明,采用3—5步的SIA计算,就可以显著提高计算精度,绝对误差由211.0mm下降到62.4mm,相对误差由20.74%下降到5.97%,变差系数从0.2312下降到0.0761,相关系数由0.5467提高到0.9619,SIA方法50步的计算表明,SIA计算的结果一致收敛于观测值。  相似文献   
6.
温州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建于面临东海的大罗山顶(海拔714m),探测环境较好,它对0414号台风云娜(Rananim)进行了系统性跟踪探测,取得了完整的基数据资料。应用该多普勒天气雷达连续探测资料,配合地面中尺度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通过云娜台风登陆前后的螺旋云带、台风"眼"眼壁、垂直累积含水量和降水量与眼区速度谱宽、台风内中尺度环流等分析,研究了登陆前后台风强度和雷达径向速度的演变特征;同时使用MM5(V3.6)中尺度数值模式结合雷达数值产品分析,就地形对台风演变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初步揭示了地形影响的一些主要演变特征。研究发现:云娜台风中心登陆之前,位于海上的台风"眼"眼壁在8km高度以下基本垂直,在8km高度以上"眼"的直径明显增大。当台风登陆时,由于受地形影响,其眼壁出现向前或向右前方倾斜,台风"眼"内回波由低层向高层"填塞"。台风眼"填塞"后,台风环流重又加强,使得强回波主体(>35dbz)仍可保持眼壁轮廓并能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这一现象在数值试验中得到了证实;在台风暴雨系统中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相同时,由于液态水含量的密实程度不同"降水效率"差异极大,有时可使降水量的差异达到2.5倍甚至更大;台风登陆时,眼壁速度谱宽急剧变化,从到达陆地眼壁前部的低层起到高层增大。多普勒速度谱宽的这种变化与低空西南急流的维持与否相一致。在3~5km高度以上,谱宽较为稳定,表明该高度层的西南急流稳定维持;台风登陆时,受到地形和山脉影响,最大风速半径及台风环流强度随时间的推延,低层最大环流中心移速减慢、最大风速半径开始缩小;台风暴雨的降雨强度与其气旋性涡旋的动力辐合上升强度趋于一致,从多普勒径向速度场产品可以直观地识别、判断和分析辐合辐散运动与冷暧平流的迭加风场。强降水区集中在台风的右前侧,与台风回波强度的不对称结构相一致,并有明显的"眼"的形状。台风环流在乐清砩头、永嘉中堡附近喇叭口状地形幅合作用显著;东南气流与北雁荡山脉形成的较大夹角,对暖湿气流强迫抬升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强对流暴雨是夏半年影响陕西省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特别是lh降水量≥20mm或12h≥50mm的短时间集中降水,对城市的影响更为突出。如1981—7—28、1989-7-18、1991-7-28、1995-7-24、1996-7—12等。这类局地性的强对流天气系统的生成与大中尺度环境条件有关[1],一旦中尺度对流系统产生以后,它们的发生发展与系统所遇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2]。我们在日常的雷达观测申也经常发现,在一条中尺度对流云带中,各地段所产生的天气现象往往不同。研究表明,当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入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区域或对流系统相互合并,可以造成对…  相似文献   
8.
一次罕见的暖切暴雹天气分析周丽峰,马廷标(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1994年6月28日晚,延安地区南部和渭北之间,出现了一场局地性的暴雨、冰雹、大风天气(简称暴雹),暴雹中心在黄龙、澄城一带。黄龙县6h降水量在90mm以上,最大一小时达32....  相似文献   
9.
在短时预报中,预报员往往很注重分析冰雹云的特征,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如“V”形缺口、指状回波、钩状回波等等。对分析冰雹云与对流云的区别也进行了研究[1]。在我们进行综合分析时,发现一部分强对流天气并不单纯是某一种天气,而是几类天气的综合,如短时暴雨、冰雹、大风等。我们对1980年以来的雷达回波进行了分析,发现一部分强对流风暴和弓状回波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就这类天气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提出短时预报的思路。1弓状回波发生发展过程“弓状回波”最早是由T.T.藤田命名的,在雷达回波中因其独特的形状宛如弓或新月,与下…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部一次强风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天气图、地面中尺度风场、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2002-07—02发生在陕西中部一次强风暴天气的形成机制,指出这是一次由中空低涡造成的强风暴天气过程,表现为多个局地涡旋、对流单体合并发展,造成局地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