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随着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反复观察和研究,人们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以往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糜棱岩中矿物的细粒化是由机械研磨作用造成的(Tyrrell,1929;Spry,1969),但由于近年来资料的积累和电子显微镜的应用,这一传统的看法正在受到冲击。特别是关于长英质糜棱岩中石英的细粒化,现在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主要是由一定温压条件下的动态重结晶作用实现的(White 1973;Nicolas and Poirier,1976;Kohlstedt and Weathers,1980)。既然对石英的细粒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利用断层岩及其显微构造,并结合其它地质证据,论证了红河断裂燕山期以来的活动具两个不同的阶段:燕山期至早第三纪为左旋压剪阶段;晚第三纪至今为右旋张剪阶段,其中又可分为两个亚阶段:晚第三纪期间以张性正断为主,第四纪以来以右旋剪切为主,兼有张性分量。  相似文献   
3.
为配合“七·五”期间地震系统重点科研项目——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广泛吸收国外地震区划编图工作的最新成果,国家地震局于1987年12月6日至10日在广州召开了国际地震区划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4.
冰雹作为一种短时强灾害天气,常给农业、建筑、电力、交通甚至生命财产等造成严重影响,人工防雹也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中首先介绍了冰雹形成机理和雹云物理研究情况,然后围绕人工防雹机理、技术、科学试验及效果评估这4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人工防雹工作的进展,增进对人工防雹科学问题的认知,从而为促进中国人工防雹理论研究和技术进步提供借鉴。研究表明:(1)“累积带理论”和“循环增长理论”是冰雹形成的最常见理论,限于早期的雷达观测技术和缺乏完整的冰雹数值模式,早期认知的冰雹形成机理存在一定的局限。(2)雹胚一般分为冻滴胚和霰胚,冻滴胚由过冷雨滴冻结而成,霰胚则是冰晶、雪花撞冻生长而成。冰雹云中哪种雹胚占优势,主要看云底温度的高低。雹云的发展依赖于水汽条件、动力不稳定条件、风垂直切变等关键因子。(3)人工防雹主要遵循“播撒防雹”和“爆炸防雹”2条技术路线,“利益竞争”和“早期降雨”是常见的6种防雹原理假说中最广泛被用来作为防雹作业设计依据的2种播撒防雹理论。(4)人工防雹技术上多采用通过飞机、地面火箭、地面燃烧炉等向云中播撒人工冰核,或通过地面高炮向云中发射含人工冰核的炮弹等方式,影响冰雹的生长过程从而达到抑制或削弱冰雹生长的目的。(5)大量外场试验证明人工防雹效果有较大的地域差异,需根据各地冰雹云特征及其降雹特点制定和发展本地适用的人工防雹技术体系。(6)人工防雹效果检验仍然是制约人工防雹技术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常用的统计检验、物理检验和数值模拟检验技术方法均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由于雹云变化迅速、降雹过程短促,人工防雹技术实施的时效性以及防雹效果评估仍存在较大的困难。今后应更多地借助多种探测设备进行冰雹云的精细化探测,开展有科学设计的人工防雹外场综合试验,运用统计检验、物理检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综合检验技术方法评估防雹效果,推动人工防雹事业进一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佳锃  夏丽丽  林剑铬  安琳  蔡润林 《热带地理》2022,42(11):1840-1854
从知识创造动态与经济绩效2个维度量化识别行业知识基础,基于修正引力模型构建2005—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异质性知识基础行业城际创新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与二次指派程序(QAP)探究不同类型知识基础行业创新网络的结构演化与邻近机制,结果显示:1)行业知识基础可划分为解析型、象征型、解析-综合型、综合-解析-象征型和综合-象征-解析型5种类型。2)解析型网络呈双核、其他网络呈多核结构;解析型、解析-综合型和综合-解析-象征型网络核心城市行政或经济中心指向明显,子群内中心城市联系紧密,象征型和综合-象征-解析型网络核心城市变动大,子群内联系等级不明显;解析型网络结构日益“紧密化”,象征型呈现“松散—紧凑—松散”、解析-综合型呈现“紧凑—松散—紧凑”的演变态势,综合型知识基础主导的网络结构较稳定。3)地理邻近对除解析型以外的4种网络影响显著为正,认知与技术邻近对5种网络影响均显著为正,制度邻近对解析型、解析-综合型网络影响显著为正;地理与技术邻近交互对5种网络影响均显著为正,地理与认知邻近交互对解析型、象征型和解析-综合型网络影响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6.
试论红河糜棱岩带中多晶石英条带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琳吉 《地质论评》1987,33(1):22-28
本文通过对红河糜梭岩带中多晶石英条带的显微构造、组构特征进行研究,以及和产于同一糜棱岩岩带中的缎带状石英条带进行对比,认为多晶石英条带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塑性变形和动态重结晶,第二个阶段为静态恢复和生长。造成多晶石英条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温压条件的不同:多晶石英条带通常形成在相当于角闪岩相的条件下,低于此温压条件时只产生缎带状石英条带。多晶石英条带形成之后,还可再受后期构造变形的影响,如红河糜梭岩带中的多晶石英条带,就曾经历过后期应力作用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冷加工变形显微构造。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超高压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在相当于角闪岩相条件下天然变形的微斜长石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一组平行细纹不是出浴条纹,而是变形条带。另一种超显微构造——滑动小叶片见于变形条带邻区,它们和另一相矿物出港或沉淀形成的小叶片不同,是由矿物的变形造成的。变形条带、滑动小叶片以及比较常见的堆垛层错都相互平行,看来都是由分位错沿同一类型的滑移面运动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六盘山是西北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干旱少雨制约了该地区农业和经济发展。作为该地区人工增雨技术研究的基础,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18年8月21日发生在宁夏南部六盘山区的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结合实测资料,分析了造成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有利环流形势场,重点讨论了山区降水云系的微物理结构以及降水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降水是在高空槽配合低涡的动力场作用下形成的,受六盘山地形的阻挡作用,低层低涡系统移速落后于高空槽;垂直方向上云系呈现“催化—供给”的分层结构,但在云系不同部位,各层水凝物配置不同,导致冷暖云过程对降水的贡献差异;六盘山东部迎风坡降水强于西坡。霰粒子融化和云水碰并是地面降水的主要来源;碰冻过冷雨水是霰增长的主要过程。迎风坡云水层深厚,含水量高,一方面促进过冷层中霰粒子的碰冻增长过程,一方面为雨滴碰并增长提供充沛的云水条件,即同时增强了冷暖云降水过程。地形对云的发展和降水的形成有明显影响,当降低地形高度后,云水量减少,暖云过程减弱,同时也影响了霰粒子的增长过程。  相似文献   
9.
时 间 I 会议名称l会 址联 系 人 及 通 讯 地 址1986.2.7—91986.4.14一191986.7.7—14国际火山学会议发展中国家开发矿产资源对策会议南亚新构造国际专题会议城市环境岩石工程及开挖国际讨论会地球表面地球化学及矿物形成过程会议第二届情报整理及图书馆微机应用国际会议第三  相似文献   
10.
广西地区中强地震前后环境应力场的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P波初动半周期和地震震级资料测定环境应力值的方法,利用广西台网30多年地震观测记录资料,测算了广西及其邻区大量中、小地震震源处的相对剪切应力强度值.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广西地区8个中强地震序列主震前后环境应力值的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