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经验正交分解和合成图分析方法,对1940-1990年印度-太平洋海温的气候模态及其年代际异常特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介绍自行设计的COSTAS环解调器的工作原理,环路参数选择以及实际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3.
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对东亚季的准两年振荡的存在及其与ENSO变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东亚季风具有显著的准两年振荡特征,但周期与振幅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同时东亚季风的QBO过程与ElNino事件具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大气环流的奇偶对称性(Ⅰ)理论依据和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兆勇  徐建军 《气象科学》1994,14(4):300-310
文中使用奇偶对称分析方法,利用观测资料对全球环流的奇偶对称分量的分布做了分析,指出奇偶分布的气候特征及其时间演变能反映南北半球海陆差异带来的影响,揭示大气对辐射加热响应的时间尺度、环流的波动结构及全球环流季节性调整等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5.
应用欧洲中期预报中心1980-1986年5-9月的850hPa逐日资料,分析了亚洲夏季风系统水汽输送的平均结构和低频结构。研究指出,从季节平均结构来看,亚洲季风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低频活动结构看,亚洲夏季风系统中存在着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徐建军  何金海 《气象学报》1993,51(1):103-110
由于EP通量在研究水平波动中的局限性,Hoskins等人将其扩张到三维空间,在准地转无辐散条件下得到了表征水平面的波动待正的诊断量E矢量(v~(12)—u~(12),—u’v’),这为水平面上的波动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Simons等人将E矢基和时间平均气流联系起来,运用波流相互作用的正压不稳定能转换原理。讨论了正压不稳定模对PNA型产生的影响。作者将E矢量运用到30—60天周期振荡的研究中,指出时间平均流的正压不稳定能的转换对30—60天周期振荡动能具有维持作用。本文将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利用E矢量及其与时间平均流的关系。运用1985年6—9月200hPa的欧洲中心资料,计算了30—60天低频波动的E矢量分布特征,从而讨论其水平结构与传播及其与时间平均气流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1980年7月29日—8月16日西太平洋副高位置持续偏南和1983年7月16日—8月12日西太平洋副高位置持续偏北的两次季节内副高中期进退过程的环流特征和加热差异作了对比分析,讨论了东亚季风与对流活动、副高进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应用几何光学中的射线理论,直观地讨论了准定常波在时间平均基流中的传播,解释了定常 传播的纬向非均匀性。结果表明:折射指数平方可表示为基流绝对对基流流函数的微商,定常波的传播路径与折射指数平方的空间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年代际气候变率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对年代际气候变率的研究工作和主要结果作了综合评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作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ERA5 1979-2019年逐月大气再分析资料计算南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生成指数,并和IBTrACS观测数据进行比较,探讨用热带气旋生成指数研究南北印度洋热带气旋变化特征的适用性.研究发现热带气旋生成指数能较好地刻画南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的空间分布特征、北印度洋热带气旋个数月变化的双峰结构,以及南印度洋比北印度洋热带气旋发生概率高等特征.最新的IBTrACS v4.0观测资料显示,40年来北印度洋热带气旋每年总生成个数平均每10年增加1.3个,频数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热带低压和热带风暴,而南印度洋热带气旋每年总生成个数每10年减少2.8个.热带气旋生成指数能很好地描述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生成个数的上升趋势,但对南印度洋热带气旋生成个数趋势的刻画与观测不一致,可能原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