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航空磁探的威胁,潜艇可通过施放能够模拟其空中磁场特性的装置(磁诱饵)进行对抗,在对磁诱饵进行研究时,需要对其模拟需求进行分析。针对此问题,在对目前常用磁探仪工作原理及优缺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标量磁探仪的航空磁探潜模型,以所建立的航空磁探潜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对抗航空磁探时磁源所需满足的模拟需求,并给出对抗效能评估度量方法及指标:磁场功率比、磁场方向可调性指标及有效面积指标,为潜艇空中磁场模拟方法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推广大豆“永常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巴彦县大豆综合高产技术“永常模式”的试验和大面积推广结果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估。结果表明,80年代末开始大面积推广的大豆“永常模式”,平均每公顷突破3000kg,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1区域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简状 1.1地貌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嫩江下游左岸,占据松嫩平原最低平的部分。起伏不大,平均海拔高度135~145m。嫩江纵贯本县西部,流经146.7km。乌裕尔河从县北部流入,呈无尾河漫流。江河水带来大量泥沙,在风力搬运和堆积作用下,形成连绵起伏的沙岗。乌裕尔河一部分渗入地下。抬高地下水位,部分汇集地表洼地,形成区域内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泡,像繁星一样撒遍草原。由于排水不畅。地表水长期不外流,加之县域内气候干旱、年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使水溶性盐分逐渐积聚于地表,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湿地资源遥感信息解译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黑龙江省湿地分类标准,应用资源卫星遥感技术,建立湿地资源解译标准,判别分析全省湿地资源现状与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5.
生态农业是黑龙江省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黑龙江省生态农业产生的历史背景,介绍生态农业的概念、特点与原则,阐述黑龙江省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通过拜泉县建设生态农业县的实践,再一次证明,生态农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夏半年(5—10月)是我国东北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但偏高的气温尤其是大范围极端偏暖事件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基于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等指标,对1980—2019年夏半年发生在我国东北及其邻近地区的16个极端暖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及邻近地区的极端暖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夏初(5—6月)和秋初(9—10月)发生的暖事件频次较多。地面极端增暖事件发生时,东北区域的西北侧大陆地面低压异常和东侧西北太平洋海上高压异常导致东北地区出现异常偏南风及暖平流;对流层至平流层呈现出准正压的结构,最大位势高度异常中心多出现在250 hPa附近,其下方的正温度异常(暖气柱)会延伸到地面,有利于地面异常增温。暖事件发生时,地面增暖区位于对流层上层急流入口区的左侧,利于下沉气流出现。上述大气温压场扰动结构和环流特征通过影响短波辐射和绝热增温过程,共同导致地面极端暖事件的发生。在预报意义上,有90%以上的东北极端暖事件可以在250 hPa上至少提前10天追踪到位势高度的扰动信号。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对1994-1998年5年间《浙江气象科技》所发表的308篇论文所附参考文献(即引文)和论文作者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发现:①《浙江气象科技》在我省气象科技中具有重要地位;②论文产出量具有地区集中性和作者集中性。同时,还分析了引文著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热量资源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黑龙江省热量资源与农业的关系;温度生长期长度;总热量;热量资源的变异性;温度水平及年内的分配;无霜期等。通过计算作物生长期的开始、终止及长度变化,积温带的变化,各月气温的变化等,论述近50a热量资源动态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1960—2016年夏季(6—8月)长江流域的极端高温(Extreme High Temperature,EHT)事件的强度、暖昼、暖夜发生日数的年代际特征及其对应大气环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EHT事件与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AMO)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夏季长江流域的极端高温事件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其中1960—1970年和2002—2016年为暖时期,1971—2001年为冷时期。相较于冷时期,暖时期在高温强度、暖昼和暖夜的发生日数方面均明显偏暖。针对于该极端高温年代际特征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暖时期位于长江流域北部的对流层中高层异常反气旋和偏北偏西的西太平洋副高有利于该地区下沉运动的增强,进而有利于极端高温的出现。同时,在对流层低层,位于中国东部的异常反气旋将低纬地区的暖湿气流携带至长江流域,这也有利于长江流域EHT事件的发生。此外,进一步分析表明,AMO与长江流域夏季EHT事件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明显的关系,AMO超前中国夏季长江流域的EHT事件6~8 a,这对预测中国长江流域极端高温事件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于腾飞  李春  石剑 《山东气象》2022,42(3):69-76
在亚洲中高纬度“两槽一脊”的稳定环流形势下,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烟花”“查帕卡”等共同作用,引导水汽在郑州地区辐合,导致2021年7月19—21日郑州地区出现降水极值超过800 mm的罕见极端暴雨(以下简称为“郑州“7·20”极端暴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针对此次郑州“7·20”极端暴雨过程,采用HYSPLIT模式追踪其水汽来源和输送特征。结果表明:郑州“7·20”极端暴雨的水汽主要来自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北部,北太平洋西部的水汽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烟花”的共同影响,南海北部的水汽受台风“查帕卡”和“烟花”的共同影响。水汽主要在850 hPa以下高度输送,而来自南海北部的水汽在向北输送的过程中逐渐抬升,临近郑州地区时接近700 hPa。基于HYSPLIT后向追踪的水汽轨迹进行定量计算,得到来自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北部的水汽贡献分别约占73%和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