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2007年某船舶海上作业期间每三小时海浪人工观测数据和船载WaMoSII测波雷达机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在风速大于7级的时候,机测值与观测值之间存在较大偏差.针对此问题在2008年4月份海上作业期间对测波雷达的计算参数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调试,使海浪机测值与每日海浪实况偏差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基本上达到了海浪客观观...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海河流域蒸散发时空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散发(ET)是水文能量循环和气候系统的关键环节,研究ET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响应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对于理清流域水资源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MOD16/ET数据集定量分析了海河流域2000-2014年ET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时序气温降水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定量探索了ET与气候因子的驱动力关系。结果表明:① 海河流域2000-2014年ET表现为较为显著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北部和南部高、西北部和中东部低的分布特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多年ET呈林地>草地>耕地>其他类型的特征;② 2000-2014年海河流域年均ET波动范围为371.96~441.29 mm/a,多年ET的均值为398.69 mm/a,平均相对变化率为-0.41%,整体呈下降趋势;③ 多年月ET与气温和降水均呈单峰型周期性变化趋势,年内月ET呈单峰变化趋势;④ 春秋两季的ET与降水和气温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其他季节,ET与气温和降水的平均相关系数是-0.17和0.37,表明降水对于ET的响应程度强于气温;⑤ 驱动分区结果表明海河流域ET受气候因子驱动的主要类型是降水驱动型和降水、气温共同驱动型;⑥ 海河流域耕地ET变化气候因子驱动模式主要是降水、气温共同驱动型;林地、草地的驱动模式主要气温驱动型和降水驱动型,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驱动模式主要是受其他因素驱动。该研究将对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管理和区域气候调节起到科学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津沙 《海洋世界》2012,(7):32-35
在人类迈向海洋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艰辛和挑战。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向海洋的?在这片既是阻隔又是媒介的"土地"上,我们迷失过,惶恐过,但最终,我们学会了"行走",甚至"奔跑"。人们址初的航海就像蹒跚学步的婴儿,总是离不开陆地母亲的怀抱。  相似文献   
4.
康德—拉普拉斯的“原始星云说”是风靡世界的地球起源理论,该理论主张地球是从“原始星云”转化而来的。笔者对此理论明确提出质疑。阐述了南海化学元素的多样性及其来源,以及在星云中发生的合成元素的核过程,据此指出,地球全部海洋化学元素是在星体演化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核反应的综合产物,而绝非简单地从康德—拉普拉斯的“原始星云”中产生的;也就是说,是另一颗恒星或超新星聚变爆发形成的次生星云创造了地球。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与多维度可持续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星  先乐  王朋岭  丁子津 《地理学报》2021,76(8):1895-1909
全球大规模城市化和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和关注的突出问题。当前对于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城市化进程如何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并不清晰,从科学、管理到实践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探究,以实现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给出全球大规模城市化和气候变化发生的基本事实,综述归纳城市化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以及可能机制,城市化导致热岛效应、降水分配不均以及极端天气,并具有局地—区域—全球多尺度叠加效应,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对城市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能源消费变化、死亡率与传染病传播、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对基础设施的破坏、水资源短缺等方面。简要梳理相关的国际研究和行动联盟,从城市化的4个关键维度:人口、土地、经济和社会视角出发,提出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多维度可持续城市化的分析框架。呼吁加强自然与人文学科交叉,将城市化等人类活动纳入地—气系统,探究人—地—气复杂耦合过程,从城市化为代表的人类活动角度的适应与减缓,或许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关键和最现实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闽西南古田-小陶花岗质杂岩体的形成时代和成因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古田-小陶花岗质杂岩体是由小陶、古田、华家、蛟洋和姑田等单元组成。小陶、古田和华家单元为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蛟洋和姑田单元是含角闪石黑云母石英二长岩。小陶和古田花岗岩以高 SiO_2(>71.77%)、K_2O(>4.67%)和低 CaO(<1.71%)为特征,属于弱过铝-强过铝花岗岩;它们含高的 Rb、Nh、Ta、Th、U 和低的 Sr、Ba 含量;稀土(REE)含量和轻重稀土分异((La/Yb)_N)变化大,分别变化于143×10~(-6)~548×10~(-6),和3.3~26.5,Eu 亏损中等到强。姑田和蛟洋单元都以低SiO_2(62.88%~66.38%)和高 Al_2O_3(15.44%~16.51%)为特征。姑田单元的 REE 总量低而蛟洋单元的 REE 总量高,但两者的 Eu 负异常都不明显。华家单元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介于上述两组花岗岩之间。LA-ICPMS 锆石 U-Pb 定年显示小陶花岗岩形成于222±3Ma,而古田花岗岩形成于161±1Ma。小陶、古田和姑田花岗岩具有相似的~(87)Sr/~(86)Sr 初始比值(0.7089~0.7099)和ε_(Nd)(t)值(-11.1~-11.5),而且古田和小陶花岗岩的锆石 Hf 同位素组成也相似,表明它们起源于相同的源区。地球化学和 Sr-Nd-Hf 同位素指示它们的源区物质是具有1.73~1.5Ga 平均地壳存留年龄的变质沉积岩。而位于杂岩体南部的华家花岗岩显示明显高的~(87)Sr/~(86)Sr 初始比值(0.7310)和更低的ε_(Nd)(t)值(-16.4),指示它的母岩浆起源于古元古代壳源物质,暗示杂岩体南北基底组成可能不同。古田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早期的板内伸展构造背景,而小陶花岗岩形成于印支晚期,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同时代岩石组合以及构造应力场分析表明其最可能形成于后造山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从天津地区地层分布及土质特征入手,针对本地区粉喷桩施工中特殊情况下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结合笔者多年来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体会,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1908年,A.B.尼古拉耶夫曾描述过南乌拉尔被称为“金山”区内的产在脉状绿泥—石榴辉石岩体(按现代术语,为“异剥钙榴辉长岩”)中的浸染含铜自然金。此种自然金具有含铜非常高的特点,曾引起许多研究者(洛热奇金、彼列利亚耶夫、诺夫戈罗多瓦、P.O别尔松、波克罗夫斯基等人)的注意,他们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含铜自然金为AuCu_3(铜金矿)相、AuCu(四方铜金矿)相和含汞的银金矿相。上述矿物被为罕见。因此,当详细研究异剥钙榴辉长岩中金矿化显示时,对所获得有关这些矿物的资料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研究热带气旋,特别是对其中的过程进行数值分析以及建立切合实际的物理数值模式,必须具有热带气旋活动中心2—10公里和外围地区10—50公里气象参数水平和垂直分辨率的实验资料。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