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7篇
自然地理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对三江平原近年来干旱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剑非 《气象》1981,7(12):9-10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建国以来已累积生产粮食(包括大豆)一千二百亿斤以上。三江平原农业气候资源很优越,其多数农业生产地区大于10℃的积温为2300—2600℃,与欧洲的巴黎、柏林、华沙、基辅一线热量相同。而在作物生长旺季(6—8月)比上述同积温地区的温度还要高2℃左右,有利于玉米、大豆、水稻等喜温作物生长。在作物生长季(4—9月),降水量也比上述地区多100—200毫米,雨热同季非常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 旱、涝、低温是三江平原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其中又以涝灾为害最甚。而1975—1979年却持续干旱,并给三江平原的农业生产和开发带来不少新的问题;生态平衡的失调更引起各方面的关怀。本文将着重对三江平原干旱的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周兆德  郑剑非 《地理学报》1989,44(4):407-419
本文从海南热带作物生物特性、现实生产结构和地区气候条件出发、对热作种植业进行了模湖区域性划分;在计算构成各区产量基本参数的基础上,应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建立了热作结构优化的近期分区模型;并通过近期基础模型和对未来参数的预测,建立了远期灰色规划模型。结果表明,近期方案可提高收益5.1-55.7%,远期方案可提高54-90%,远近期方案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3.
帕尔默气象干旱研究方法介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六十年代中期,W.C.帕尔默(Palmer)对美国中西部地区多年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对当前情况气候上适应的降水”即CAFEC(Climaticaly Appropriate for Existing Condition)降水的概念,从而推导出一套分析计算干旱严重程度的完整方法。实际降水与CAFEC降水的差值,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天气中水分因素与正常情况时的偏差大小,当对这一偏差加以适当地限制时,就得到了可以进行时空对比的干旱严重程度指标。帕尔默方法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是美国海洋大气局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气候区划研究工作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回顾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党中央提出:“在三、五年内积极进行农林牧副渔资源的综合考察,研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系统的保护,研究各业合理区划,为我国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此,中央气象局先后于1979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区划科研协调会议,1979年7月在秦皇岛召开了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区划工作会议,19180年2—3月间举办了全国农业气候区划经验交流学习班,1980年12月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区划学术讨论会,1981年9月在武汉召开了第二次农业气  相似文献   
5.
干旱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根据1950—1979年气象和农情资料分析,建国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受旱面积为2.94亿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9.6%,受害成灾面积(减产30%以上)达1.01亿亩,占总耕地的6.7%。一、干旱类型根据干旱的发生季节,干旱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北方春旱;春旱影响北方冬小麦的生育及春播作物的播种,华北春旱尤为突出。北京3—5月春旱发生的频率为90%左右。河北全省春旱频率在40%以上。河南省春旱发生频率自南向北增加,黄河以北春旱发生频率在30%以上。北京、石家庄、衡水、邯郸等地到5月下旬春播作物因干旱不能下种的机率为50%左右。黑龙江省春季降水仅占全年的10%,降水变率大,春旱普遍。  相似文献   
6.
廊坊地区干热风指标的确定及其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剑非  张增福 《气象》1979,5(9):28-29
河北省廊坊地区小麦生育后期的一个主要农业气候问题,就是在灌浆期间常遇干热风天气,引起小麦干尖、黄叶、枯熟、秕粒,轻则减产10%,重则减产20—30%。据调查,由于地理位置、土壤、生产水平的不同,在干热风来临时,全地区三片九个县小麦受害情况有很大差别。本文仅就干热风指标的确定和区划两方面提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1931年桑斯维特建立了一种气候区划方法,即采用有效雨量(降水与蒸发之比值)的分布来进行分类。1948年他又根据在美国中西部和墨西哥等地进行灌溉试验时所得的数据(1936—1945年)提出可能蒸散(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用PE表示)这一指标作为气候分类依据,并修订了他原来的气候区划方法。在表达大气湿润状况时用的是有效雨量湿润指数(moisture index)。同时为了便于计算,桑斯维特和马瑟(J.R.Mather)于1957年制作了一系列表格从而简化了烦杂的计算,该方法在南、北美洲应用较广,具体介绍如下: 一、年中某一时期的降水(P)如超过实际蒸散量(AE),则有多余水份(S),即S=P-AE时为湿润气候,其湿润指标(humidity index)为I_h=100S/PE,即剩余水份占可能蒸散的百分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我国农业气象事业系统发展的实践,提出了“农业气象系统工程”的概念,探讨它和传统农业气象在研究方法上的基本区别及其特点,列举了系统工程在农业气象综合性研究中的应用成果,并以实例说明农业气象系统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生态经济效益,最后分析了系统工程在农业气象中的应用潜力和广阔前景。把系统工程应用和移植到农业气象科学技术体系中去,将为农业气象事业的发展开拓新领域,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