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大气科学   18篇
海洋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中短期数字化天气预报技术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代刊  曹勇  钱奇峰  高嵩  赵声蓉  谌芸  钱传海 《气象》2016,42(12):1445-1455
建立无缝隙集约化的天气预报业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中短期天气预报业务技术的发展。通过对现状回顾,指出经过2011—2015年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在我国国家级和部分省级业务单位已初步建立了数字化中短期业务预报技术流程,其包括数值模式系统、客观方法释用、预报主观编辑制作以及精细化格点后处理四个方面。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短期业务技术还存在数值模式发展水平不高、客观预报技术方法未全面深入开展、缺乏有效技术工具支撑预报员进行订正、格点化的处理技术基础薄弱等问题。文章在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应提高自主数值模式系统的基础支撑作用,深入发展海量预报信息的客观提取及订正技术,加强开发主观和客观融合的技术和工具平台,完善精细化的格点处理技术的发展思路,并进行具体阐述。最后,从技术发展的基础数据支持、路线选择、发展规律以及交流共享四个方面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5—2020年的中国气象局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集以及葵花(Himawari)8和风云(FY)卫星云图数据,首先将卫星原始数据转换为FULLDISK灰度图像作为台风涡旋识别技术的图像来源,并制定新的VOC (Visual Object Classes)标注规范,构建了样本标注数据集。利用运行速度快、识别准确率高的人工智能领域经典目标检测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模型作为台风涡旋识别的基础模型,并针对台风涡旋识别的独特性,特别是弱涡旋识别困难,提出一种迭代的SSD目标检测模型,明显提高了台风涡旋的识别精度。通过目标检测技术对卫星云图进行智能特征分析、抽取、识别和定位,实现了自动涡旋正确识别和定位,最终建立了智能台风涡旋识别技术。测试结果显示:该技术对强热带风暴级以下强度台风涡旋正确识别率为40%~80%,对强热带风暴级及以上强度台风涡旋正确识别率达90%以上,能够精准识别强台风级及以上强度涡旋,该技术为今后业务利用高时空分辨率卫星图像对台风进行实时精密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台风路径集合预报的实时订正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台风业务预报中,由于模式运行、后处理及资料传输等原因,数值模式指导产品包括集合预报都存在一定时间的滞后,若直接使用会造成数值模式或集合预报平均的预报效果降低。利用ECMWF集合预报台风路径和中央气象台(简称中央台)实时业务定位,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业务上可用的针对单模式集合预报的台风路径实时订正技术。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单模式集合预报平均和确定性预报,在对2012年的预报试验中,24、48、72、96 h的时效路径预报误差分别比集合平均提高了15%、6%、10%、8%。同时其路径误差优于目前我国业务路径预报,2012年平均24、48、72、96 h的路径误差分别减小7、7、11、10 km。  相似文献   
4.
2012年9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奇峰 《气象》2012,38(12):1579-1584
2012年9月环流特征如下: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极涡呈单极型分布,中心略偏于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环流呈5波型分布,槽区分别位于亚洲西部、亚洲东部、太平洋中部、北美洲东部和欧洲西部。月内,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脊点位置变化较大,强度比常年同期偏强。9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6.6℃,与常年同期持平,全国平均降水量73.8mm,较常年同期(65.2mm)偏多13.2%。月内共出现6次降水过程,西北太平洋有3个热带气旋活动,没有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北方多地出现低温冷冻灾害,16个省(区)遭受风雹灾害。  相似文献   
5.
引发黄渤海大风的黄河气旋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彬  代刊  钱奇峰  许映龙  王小光 《气象》2013,39(3):302-312
利用NCEP/NCAR1°×1°的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风云2E卫星云图资料,分析研究2011年4月26-27日突发性黄河气旋造成黄渤海大风的物理变化过程及诊断黄河气旋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这次大风是在欧亚中高纬环流发生调整,高纬不稳定小槽东移发展及东亚大槽重建的过程中发生的.突发性强烈发展的黄河气旋使黄渤海产生强偏北大风.在气旋发展初期涡度平流起了主要作用,而在气旋发展中温度平流又起了主要作用;冷锋上的斜压性对于气旋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斜压性有利于有效位能的释放、动能制造及气旋加强;气旋始终位于Q矢量散度梯度最大区域,有利的动力和热力条件使得能量积累,促使气旋前期发展、后期维持.高空偏西急流和低空偏南急流的相互耦合,低空暖湿气流的热力强迫,使得低层大气产生强上升运动,黄河气旋强烈发展.变压梯度、气压梯度、高空风动量下传和超低空急流的偏差风辐散的共同作用,形成黄渤海强风.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0—2014年上海台风所最佳台风路径资料和中央气象台路径和强度综合预报资料,分析登陆台湾岛的台风在登陆前48 h和登陆后18 h期间的强度和路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共有35个台风登陆台湾岛,其中29个资料完整的自东向西登陆台湾岛的台风过程中有26个发生在7、8、9月,登陆频数为89.7%。台风在登陆前48~18 h内强度逐渐增强,以后基本保持不变,一直持续到登陆前6 h,之后开始减弱;从登陆前6 h到离开台湾岛后6 h的时间内,强度由41.0 m·s-1减小到29.6 m·s-1,共减小了27.8%。台风经过台湾岛前48~36 h预报移向比实况偏北,30~0 h预报路径偏南。另外,登陆前24 h和登陆后6 h台风强度变化线性回归关系式在2015年登陆台湾岛的台风个例中得以验证,可以在业务预报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高拴柱  董林  许映龙  钱奇峰 《气象》2018,44(2):284-293
利用历史台风最佳路径资料、2016年台风最佳路径实况和中央气象台台风路径强度实时预报资料,以及ECMWF数值预报和集合预报产品,对2016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主要特征和预报难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月的淡季空台风和盛夏秋季多台风现象均与2016年〖JP2〗赤道海温由厄尔尼诺向拉尼娜转换有关;长时效路径预报误差有时异常偏大,可能与集合预报产品的发散度很大有关,但是如果能够掌握数值天气预报对大尺度天气系统预报的系统性偏差,也可以做出精度更高的预报;24 h强度预报误差超过了5 m·s-1,这种现象在过去十多年的业务预报中并不多见,个别最大误差竟达20~26 m·s-1。〖JP〗强度预报的大误差与强度预报中没有定量产品可供参考有关,定性地分析台风强度变化规律对于提高强度预报作用很小,所以急需建立和发展定量和精细化的强度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ERA-Interim逐6 h再分析数据(水平分辨率0.25°×0.25°)和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逐小时台风业务数据,分析了2020年第7号台风“海高斯”的路径和强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出现快速加强的原因。结果表明:1)“海高斯”个头小、海温异常偏高、风的垂直切变较小是其出现快速加强的有利因素;2)高空冷涡是“海高斯”后期高空北向出流打开的有利条件;3)来自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向气流对“海高斯”水汽和涡度的输送也是其出现快速加强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T639台风预报误差与环境场变量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奕武  高拴柱  钱奇峰 《气象》2016,42(12):1506-1512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全球谱模式T639L60(简称T639)数值预报结果和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台风最佳路径数据,基于2009—2010年的样本,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的环境场预报变量与路径预报误差的相关性,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T639台风中心预报误差与环境风整层垂直切变、400 hPa台风环流强度的24~120 h各预报时效线性预估模型(建模样本数分别为299、232、170、117和84个),并利用2011年的样本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样本数分别为182、146、117、85和61个)。初步结果表明,环境风垂直切变与路径误差呈正相关,台风各层环流强度与路径误差大致呈负相关,其中400 hPa上的负相关性最明显;由环境风垂直切变与400 hPa台风环流强度建立的线性预估模型能对路径预报误差作出定性估计,其中24h预报时效的预估模型有较好的预估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由热带气旋进入海洋近惯性运动能量的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最佳路径资料,采用Bogus方案构造了西北太平洋2000—2006年包含热带气旋的风场,作为海洋模式POM的风应力驱动,研究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进入海洋近惯性运动的能量分布、传播等特征。结果表明,考虑热带气旋后西北太平洋近惯性能量增加了三倍多,约为5.14×10-3TW,其中大部分能量在低纬产生,且近半数存在于50 m以上,85%发生在海表面至水下500 m,还有15%能达到更深层次。热带气旋产生的近惯性能量在下传时,其传播方向和速度随深度呈明显差异:在上混合层,能量基本均匀,平均能在此滞留约2 d然后下传;在200 m以上,能量以垂直下传为主,下传速度非常快;在200~800m左右,能量下传路径发生右偏,下传速度较慢;在800 m以下,下传速度重新加快,并向TC路径靠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