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篇 |
免费 | 22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3篇 |
大气科学 | 40篇 |
地球物理 | 29篇 |
地质学 | 145篇 |
海洋学 | 83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5篇 |
自然地理 | 1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调绘是测绘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本文提出的可穿戴调绘记录仪能够实时记录视频、音频信息和GNSS轨迹坐标,并可响应语音命令,播报当前位置要素信息。该系统解决了平板调绘等操作不便的问题,解放了作业人员的双手,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调绘时看到的信息,不需要质检人员到实地查看,节省了调绘作业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北票(金-羊)盆地内北票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体系分布规律,应用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理论和方法,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剖面等资料,建立了北票(金-羊)盆地北票组的层序地层格架,确定研究区的沉积相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北票(金-羊)盆地北票组可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其内部可进一步划分为7个准层序组。在层序内识别出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3个沉积相。明确了沉积相的分布规律,向上形成由冲积扇到辫状河三角洲,再到湖相,最后是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体系;平面上呈近北西—南东向展布的沉积体系,整体构成2个水进、水退的沉积体系。古地貌影响了底部冲积扇相沉积物的沉积特征。气候不仅影响了沉积物类型,且和湖平面变化共同控制了沉积物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4.
5.
6.
7.
南海北部磁场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海北部的地磁场数据及其化极异常特征,该区由北向南可分为复杂异常区、高磁异常区、陆坡磁异常平静区(磁静区)和海盆磁条带区四大构造特征区.其中,磁静区可为内磁静区1、内磁静区2和外磁静区三部分.该区磁性基底反演结果表明,外磁静区磁性基底深度为6-7km,介于内磁静区(8-10km)和海盆区(4-5km)之间,可能是前新生代残留古洋壳.外磁静区和下地壳高速层相对应,指示其可能是在裂前或裂间由底侵作用形成的.陆架坡折带附近的F2断裂是内磁静区的北侧边界,指示了南海北部陆壳向过渡壳的转变分界;位于下陆坡与海盆的交界处的F4断裂为外磁静区的南侧边界,F3断裂可能指示了洋陆分界线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东交口新村房屋裂缝是采空区地表变形、地表水入渗冲蚀和建筑荷载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归纳为二:1991年前,采空区未稳定,以采空区的地表残余变形破坏为主;1991年后,采空区基本稳定,以地表水的大量人渗冲蚀破坏为主。针对房屋裂缝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采取地表排水、采空区深孔注浆与“离层裂隙区”浅孔注浆加固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基于平面应变简化假定的桩扭转振动理论精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对考虑桩土耦合扭转振动条件下,桩顶受到任意激振扭矩作用的端承桩桩顶频域及时域响应进行解析求解,推导求得了桩顶位移、速度频域响应,桩顶复阻抗的解析表达式和半正弦脉冲激励作用下的桩顶时域响应半解析解;将本文所得理论解与基于平面应变假定的桩基扭转耦合振动的频域解和时域解进行了全面对比研究,具体比较范围涉及土层对桩的局部复阻抗、桩顶复频响应、速度导纳、桩顶复刚度和桩顶时域响应等方面,并得到若干重要结论。研究成果校核了平面应变假定在桩基扭转振动理论研究中的合理运用,为进一步了解桩土耦合振动的内在机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