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狼山区域深部构造非常发育、复杂,岩浆岩具有多期侵入且明显受到深部断裂构造控制的分布特征.目前对于该地区深部断裂构造、区域地质结构特征、成矿远景区的划分,还没有详细深入的研究.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对狼山成矿带主要构造区进行了地球物理场分析,研究了狼山成矿带6条断裂构造、岩浆岩分布及区域深部地质结构特征,圈定了4处成矿远景区,为深入认识狼山成矿带成矿环境地质结构特征和成矿潜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方正断陷二维、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为基础,追踪和闭合了盆内重要的新生代构造层序界面。富锦组底界面为区域性裂后不整合界面,将盆地的演化阶段划分为裂陷期和裂后期。在裂陷期的充填序列中,宝泉岭组底界面为盆内易于识别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界面,该界面将盆地的裂陷期进一步划分为裂陷Ⅰ幕和裂陷Ⅱ幕。本文通过对盆地结构构造及不同时期厚度特征的分析,重建了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裂陷Ⅰ幕构造活动受NW-SE向的正向伸展应力控制,发育的E1w-E2d地层充填在简单地堑盆地中;裂陷Ⅱ幕的E3b时期以近SN向斜向伸展作用下形成的断阶式地堑结构为特征,盆地沉积-沉降中心位于盆内伊汉通断裂下降盘,且具有从北向南迁移的趋势。裂后期N1f时期以热沉降为主,并伴随有右旋走滑作用。另外,盆地的形成演化经历了三期反转改造过程,分别对应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晚期和上新世晚期。结合周缘板块的运动学重组事件,认为太平洋板块西侧俯冲方式的变化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联合控制了方正断陷新生代的形成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的江苏省无锡市,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近几年经济迅猛发展,到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581亿元,人均GDP为3.66万元。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日显匮乏,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积已下降到0.57亩,并继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复电阻率法(complex resistivity, CR)由于其对孔隙水化学性质、固-液界面和流体含量的敏感性已成为具有良好前景的污染物识别工具。本研究选取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 TCE)作为典型有机污染物,利用频谱激电仪对TCE污染土壤进行了复电阻率测量,讨论孔隙水盐度、水饱和度和土壤类型对污染土壤的复电阻率特征和频谱参数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污染土样的复电阻率均随水饱和度的降低和孔隙水盐度的减小而增大;土壤黏土含量影响孔隙水连续性,当孔隙水出现不连续状态时,实部和虚部出现大幅度变化。总充电率M随着孔隙水盐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水饱和度的降低先减后增。黏土颗粒重排导致的比表面积减小使得总充电率M减小,双电层极化加强使总充电率M升高;平均弛豫时间常数随孔隙水盐度的升高而降低,二者呈对数相关,随水饱和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为可极化孔隙尺寸的变化。本研究探讨了地球物理参数与水文地质参数间的关系,为SIP方法在实际有机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宿州地区5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5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将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应用于宿州地区年暴雨发生频次的统计分析,提取其时间序列的振荡周期,考察在不同时段上的变化特征;运用Mann-Kendall (M-K)非参数检验,对宿州地区35 a来的暴雨日及暴雨量进行了时间序列的特征分析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宿州地区1981—2015年暴雨日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集中发生期为6—8月;近35 a来宿州地区暴雨日和年总暴雨量年际波动虽然较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宿州暴雨发生频次存在多重时间周期尺度上的嵌套复杂结构,存在着5~12 a、3~7 a的短期周期变化规律,1998年以后生成的5 a左右的震荡周期及27 a左右的中期震荡周期;宿州暴雨在2002年发生显著突变,至2008年,增加趋势接近α=0. 05上显著性水平的临界线,2008年以后又缓慢减少。  相似文献   
6.
寒区大坝心墙土料冬季冻融与防控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河口水电站是雅砻江干流规划开发中的中游控制性龙头电站,大坝为300米级砾石土心墙堆石坝。由于地处川西高原气候区,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大坝心墙土料填筑过程中面临着冻融问题的困扰。基于一个完整冬季的现场监测,系统分析了这一寒区大坝心墙建筑过程中砾石土、接触黏土土料温度变化规律、冻融特征与影响因素以及现有保温措施防冻效果。结果表明,无保温措施条件下,砾石土、接触黏土均出现了负温冻结现象,其中砾石土最大冻结深度达20 cm,接触黏土达14 cm,土料冻结持续时间不超过1个昼夜,为短时冻土。土料降温冻结过程以与外界大气对流换热过程为主,受气温、风速条件影响显著,波动范围较大,而升温融化过程以太阳辐射增温过程为主,与有效辐射起始时间密切相关,因此波动范围较小。监测期内,采用三布两膜保温材料覆盖可有效防止心墙土料冻结的发生,有、无保温材料覆盖条件下浅层土料最低温度可相差约5℃。结合监测结果和现场实际,建议将现有心墙防渗土料半幅填筑方式转换为全幅填筑,并研发轻质、憎水保温材料及其快速收放机械设备,以提高填筑作业进度、强化防冻效果。系统完整的现场实测结果,可为未来寒区水电大坝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储层有效性识别和定量评价是制约致密砂岩油气勘探的关键难题。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山西组一段为研究对象,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入手,开展砂岩微观-岩芯-测井尺度的细致观测,将含气储层砂岩划分为三种主要的岩石相,其中贫塑性颗粒岩屑石英砂岩构成了物性和含气性相对较好的有效储集岩石。运用薄片和岩芯数据标定不同岩石相的常规测井响应,建立了基于主成分统计分析的有效储集岩石测井识别模型,认识了有效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将储层有效性研究从微观尺度的岩石相描述拓展到宏观尺度的量化表征,实现了致密砂岩气有效储集空间分布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8.
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源断裂特征及其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根据地壳表层地质构造和地震地质研究与地震测深和大地电磁测深成果,运用现代构造解析理论与方法,论证了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深部构造环境,探讨了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源区的地震断裂和震源断裂基本特征与相互关系,及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问题。笔者认为龙门山碰撞造山带深处隐伏壳幔韧性剪切带可能是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主震区的震源断裂,而地壳表层发育的映秀断裂带、北川断裂带和彭县—灌县断裂带等可能是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主震区的地震断裂,该区震源断裂与地震断裂既有显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研究表明,在印度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对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动力学作用下,形成上扬子地块向青藏高原东缘碰撞—楔入以及青藏高原东缘向东仰冲,深部向东俯冲的动力学态势,造成龙门山碰撞造山带切割莫霍界面的壳幔韧性剪切带向中上地壳扩展,应力高度集中与能量快速释放破裂,从而引起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发生,以及大型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形成。探索震源断裂与地震断裂区别与联系,对进一步研究地震机制与发震动力学以及防震减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地面摄影测量中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并作了分析讨论,从实际出发,就如何提高地面摄影测量的精度提出了可行措施,对研究地面摄影测量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汉书·地理志》记载,“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平”的美丽传说,无锡地名大概滥觞于此。说起无锡的名胜景区,人们往往立即会想到灵山和鼋头渚。灵山景区有“中国佛教文化博览园”的美称,鼋头渚景区则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美誉,都称得上是无锡响当当的旅游名片。但要说人文历史风景,则应首推被誉为“无锡露天历史博物馆”的锡惠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