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建滨海工程时往往遇到历史上的最高潮位资料不详,不满足设计计算的需求,这就需要通过现场调查找到当年大潮的蛛丝马迹来反算当年的潮高,而这一方法又往往由于高潮发生的年代久远,证据混乱,互相矛盾而造成结论不可信。用数学手段对工程海域历史上的大潮过程进行模拟,从而确认调查结论的可信程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本文是一个成功运用上述方法确定历史最高水位实例。  相似文献   
2.
选用海面至20℃等温线所处深度水层的平均温度来表征研究海域海洋上层热含量。利用这一特征值,分析1986—1990年期间热带西太平洋边缘海域海洋上层热含量在秋季的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结果表明:(1)热含量呈南高北低分布,在7.5-22.1°N范围内。以130°E断面为代表,热含量的平均递减率为0.179(℃/纬度);(2)热含量的分布主要取决于环流系统,其等值线因受黑潮和棉兰老海流的影响而由纬向分布转向经向分布。某些区域因受暖涡及冷涡的影响而呈封闭状分布;(3)热含量的年际变化与E1Nino事件存在着很好的相关性,在E1Nino事件发生期间,热含量变得很低,高热含量(大于26.5℃)海区的分布范围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3.
Hu (1979) proposed a two-dimensional, unsteady . homogeneous coastal upwelling model with finite constant depth . Lu and Zhao (1985) extended Hu's model by specifying a linear bottom slope. A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homogeneous .coastal upwelling model on f- plane with arbitrarily linear bottom slope is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as an extension of Lu and Zhao's model. The solution for such a problem has been obtained . and the properties of upwelling and horizontal current are examined .  相似文献   
4.
做好试卷的批阅分析,对提高地理讲评课的质量至关重要。无论是自己搞的单元测试,还是统一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只有对地理试卷进行一丝不苟的批阅,反反复复地分析,才能找出问题,查准错因,使讲评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尤其是期中、期末考试,试题不是自己出,阅卷采取流水式(每个教师只批阅1—2个题目),如果对自己学生的试卷不进行二次批阅和反复审核,对考试情况不进行纵横比较,对失分点、错因不进行深入细致的归类分析,讲评时就不能“对症下药”,就会出现“放空炮”现象。  相似文献   
5.
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资料与构造解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月山—黄土山背斜的构造形态,并绘制闪长岩岩体和月山组地层顶面等高线图。通过对比分析乌珠尖探区与邻区的CSAMT剖面特征,对乌珠尖勘探区的CSAMT剖面进行重新解释,提出该区有利的勘探部位。研究表明:1月山地区CSAMT剖面低阻带内没有矿体,高阻背景下的"V"型低阻异常带和陡降带是有利的成矿部位;2乌珠尖西南部是有利的勘探区块,并在该区预测了2个有利勘探钻孔;3乌珠尖探区与朱冲矿区位于月山—黄土山背斜倾伏端的两翼,在构造部位和成矿条件上具有相似性,是成矿的有利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究剥蚀型汇聚板块边缘大地震成因机理的国际综合大洋钻探(IODP)344航次于2012年10月23日至12月11日在中美洲地震频发的哥斯达黎加西部海域实施钻探。介绍了钻探区域的大地构造特征、该航次的主要科学目标、执行情况、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以及对航次后研究工作的展望等。航次后更多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将集中在2014年南京召开的航次后学术研讨会上汇报、交流、集成、总结,从而提升对剥蚀型汇聚板块边缘大地震起源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Beta spiral technique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three dimensional velocity field , usually in the open ocean , as functions of depth at a single location. This work is aimed at applying the method to the lower layers in the western boundary area of the Pacific at two locations covered by 5 CTD stations each , and then using the results to study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western boundary current in the Pacific .  相似文献   
8.
Hsueh and O Brien (1971) proposed a model on coastal upwelling induced by alongshore current. Their model is two - dimensional .steady , f - plane , linear and homogeneous with constant depth , in which wind effect was not considered .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proposed a steady model on upwelling in a strait with alongshore boundary current and wind applied on the surfac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have been drawn.1 . Alongshore boundary current contributes more to upwelling than wind near the right coast.2. Alongshore boundary current influence can reach to about 70 km away from the right coast.3. Upwelling in the left half of the strait is mainly produced by wind .4.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combined action of wind and alongshore boundary current can produce upwell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strait.  相似文献   
9.
侏罗纪早托阿尔期的大洋缺氧事件(TOAE)是中生代一次重要的全球性古海洋和古气候事件。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西特提斯域的记录,而对其在东特提斯域的响应研究很少。此次研究了位于东特提斯域的西藏定日卧龙剖面下侏罗统普普嘎组—聂聂雄拉组海相地层,初步厘定了卧龙剖面TOAE层位,并对包含TOAE层位的20 m厚的地层开展了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岩石磁学参数的变化显示出四个演化阶段,Ⅰ、Ⅱ、Ⅲ和Ⅳ。其中阶段Ⅰ和阶段Ⅳ分别记录了TOAE事件之前和之后的沉积过程。阶段Ⅱ记录了TOAE的早、中期,表现为细粒磁性矿物含量减少及之后的铁硫化物含量的增加,很可能是对海侵引起的大洋低氧带(OMZ)扩张的响应。阶段Ⅲ记录了TOAE的晚期,表现为高矫顽力磁性矿物含量的显著增加,可能指示沉积区海洋环境由还原环境转变为氧化环境。总之,岩石磁学参数的变化可以为理解东特提斯域TOAE的演化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白垩纪中期大洋缺氧事件及其后古海洋环境的变化,对藏南贡扎剖面白垩纪赛诺曼阶/土伦阶和三冬阶/坎 潘阶界线附近的浅海相沉积地层开展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对比研究。 结果显示,这两个时间段的沉积物中磁性矿物含量和粒 度无显著区别,但赛诺曼阶/土伦阶地层中含有高矫顽力磁性矿物,如赤铁矿和针铁矿,而三冬阶/坎潘阶地层中则主要为 低矫顽力磁性矿物,如磁铁矿。 由于海平面位置在这两个时间段相近,海面变化对沉积物的磁学特征的影响很小。 磁性矿 物种类的变化可能主要是由于海洋沉积环境的变化所引起的。 高矫顽力磁性矿物在赛诺曼阶/土伦阶的出现及其在三冬阶/ 坎潘阶的缺失,表明赛诺曼阶/土伦阶氧化程度可能比三冬阶/坎潘阶更高。 这与深海沉积所记录的赛诺曼阶/土伦阶为缺氧 以及三冬阶/坎潘阶为富氧的特征明显不同。 这说明以江孜地区为代表的深海-半深海环境和以岗巴定日地区为代表的浅海 环境对白垩纪中期气候变化有着不同的响应。 深水和浅水环境的演化在这两个时间段的显著差异表明相应时期的大洋环流 也可能比以往所认识的更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