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象环境与社会公众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了解和掌握气象科普知识是防灾、减灾和气象灾害自救的基础。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面临着不少问题,特别在权威性、信任度、影响力、知名度等方面需要加强和提高。实践证明,在气象科普中邀请气象院士、首席专家借助社会品牌平台开展气象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成效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天气尺度波列对长江中下游6月梅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1979—2007年6月NCEP/NCAR2.5°×2.5°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中国743站逐日降水资料,利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天气尺度波列的特征及其对长江中下游6月梅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长江中下游6月梅雨较少时,东亚及西太平洋区域存在一个天气尺度波列;该波列的延伸距离较短(从黄河河套地区经过长江中下游至南海、菲律宾海一带),维持时间也很短,且仅仅在500 h Pa以下较强。诊断及个例分析表明,当该波列异常显著时,长江中下游梅雨降水明显减少,而其南部区域降水则增多,说明该波列对预报长江中下游降水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平流层臭氧和气溶胶的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SAGEⅡ资料,发现青藏高原平流层臭氧存在递减趋势,15—50 km臭氧的变化对臭氧总量变化贡献最大,其中25—50 km和15—25 km两层的贡献大致相当。通过青藏高原和中国东部地区平流层臭氧变化的对比,清楚地看出:两地臭氧总量变化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在15—25 km臭氧变化不同所致。5—7月臭氧变化趋势的情况与年平均的变化类似,两地臭氧变化的差异主要在平流层低层,即15—25 km。青藏高原平流层气溶胶面密度的时间变化序列显示:大的火山喷发对青藏高原平流层气溶胶具有重要影响,其影响可持续6年左右。从1997年至今,青藏高原18—25 km气溶胶面密度增加,最大的增长出现在23 km,每年大约增长4%—5%。而在16—17 km气溶胶的面密度出现减少趋势。与此同时,在37 km以下,青藏高原的温度出现递减的趋势,而且其递减速度比中国东部地区快;在37—50 km,温度出现增加的趋势,青藏高原的增温也比中国东部地区快。青藏高原平流层低层气溶胶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都将增强该区域非均相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郊大气边界层湍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王存忠  曹文俊 《气象学报》1994,52(4):484-492
用1990年7月在天津市郊的观测资料,计算了风速谱、温度谱及动量和热量通量的协谱。结果表明,市郊下垫面上的大气湍流谱特征与平坦地形上得到的典型结果基本一致,但满足各向同性的湍流尺度似乎比在平坦地形上的略大,谱的峰值频率区域略窄,谱的低频区(含能区)特征与平坦地形上的情况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多步预测的降水时序模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设计了一个能作多步预报的时间序列模型,先生成时间序列及其差分的均生函数,再运用双评分准则对所有均生函数延拓序列作粗选和精选,以期建立一个拟合和预报效果均好的模型。就长江中下游6—8月降水总量的序列进行了计算,证实该模型可用在制作逐年气候预报或分月长期预报中。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我国气象灾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云峰  高歌 《气象》2010,36(2):76-80
利用1989—2008年的全国自然灾害灾情资料,采用综合集成评价方法计算出气象灾害损失的综合指数,运用聚类分析法对近20年的气象灾害损失进行定级并分析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20年中前10年气象灾害的损失比较大,后10年损失显著减小;气象灾害导致的人口死亡数在近20年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1991、1994、1996、1998年为气象灾害的重灾年。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城市极端强降水事件变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利用中国753个台站1951~2005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初步分析了人口在一百万以上的大城市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周围的区别.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大城市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受所在区域的变化影响很大,不同地区大城市又具有其独特的变化特点,半数以上的大城市极端降水强度和频数的变化趋势比周围大.大体上,北方尤其是在华北南部,大城市极端降水强度和频数增加的趋势比周围大;与华北地区整体上的减弱趋势不同,华北东南部大城市极端降水强度呈较明显的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50a来沙尘暴变化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4  
基于"中国强沙尘暴序列及其支撑数据集",对中国50a(1958—2007年)来沙尘暴时间和区域变化进行分析,揭示了中国沙尘暴时间和区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沙尘暴站时变化总体呈明显振动减少趋势,经历了两次迅速减少、两次大幅震动和两次和缓减少6个时期,每个时期约为8a,1983—2007年平均值比1958—1982年平均值减少58.4%。沙尘暴的站次平均持续时间年际变化不大,季节变化相差1倍以上,频发日期有延迟趋势,后25a比前25a平均延迟了7d左右。沙尘暴的区域分布呈现两多、两少和两个中心的分布特征,时间变化特征区域表现差异大,新疆南部和内蒙古中西部两个频发中心春季的沙尘暴强度和范围呈相反顺序演变,新疆沙尘暴6月频发。在总体站时减少的情况下,浑善达克沙地西北部和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地区却有增加趋势。沙尘暴终止的年份线向北推移明显,在90°E以东的地区北移,最为明显的华北地区北移大约5个纬度,其范围的缩小和频次的减少共同决定了总体站时减少。  相似文献   
9.
李太宇  吴向东 《气象》1999,25(6):2-2
1998年10月,气象出版社出版了《人工影响天气公务手册》(以下简称《公务手册》),不到半年时间,就被有关部门和群众购买一空(现正修订、征订),受到不少人工影响天气部门的好评。这是气象出版社近年来努力为国民经济服务,为气象部门服务而推出的又一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0.
江淮气旋发生发展中尺度系统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中尺度模式MM5对发生在江淮流域的气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用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动力协调资料、HUBEX试验期间的加密观测资料进行江淮气旋的中尺度诊断研究。结果表明:从大尺度角度看,江淮气旋的生成可分为静止锋上的波动和倒槽锋生两种类型,但从中尺度角度分析,它们具有如下共同特点:(1)它们的生成源地均在大别山西侧,大别山地形均使得气旋发展增强,移速减慢。(2)在发展阶段,700hPa层以下的温压场的斜压结构是气旋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冷平流与暖平流呈现西北-东南的偶极子型时,气旋发展;当冷暖平流偶极子呈东西型时,气旋发展进入成熟期。(3)气旋中的中尺度雨带与Wave-CISK湿条件对称不稳定区有密切关系,辐合上升区出现在气旋暖锋前部和冷锋后部50-100km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