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依据中国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质量评价办法>,建立了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决策气象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评估试验,给出试验分析和结论. 相似文献
2.
公共气象服务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并让用户了解和掌握一定气象科学知识,将气象服务信息和技术应用于自身的决策、管理和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4.
5.
关于基层县局如何做好决策气象服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气和气候信息在促进社会安全生产、发展生产力、提高地方经济的竞争实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认同。过去几十年中,自然灾害的经济影响呈明显上升趋势。而近年来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工农业、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尤其是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日益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县市级气象局作为我国基层的气象机构,与“三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最能感受到农民受灾后的切肤之痛。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更好地发挥基层气象台站的优势,把预报产品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气象应急服务业务中区域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自动站小时降水量较小时的格点插值方法,实现了零值自动站插补的实况降水插值方法,经检验,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降水量插值准确性和美观度。提出了采用ArcGIS ModelBuilder模型构建技术,及基于ArcObjects开发的逐小时降水量累加组件、气象要素插值组件、图形产品制作组件,结合ArcGIS提供的空间分析组件,建立区域逐小时累加降水数据处理和图形产品制作模型,完成了决策服务图形产品高效率、自动化执行及高精度图形产品输出。 相似文献
7.
8.
辽宁暴雨致灾指标及灾害影响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1-2012年辽宁暴雨过程及暴雨灾情资料,对辽宁暴雨灾害特征及暴雨灾害评估进行分析,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暴雨致灾指标与灾害影响预评估的关系。结果表明:1951-2012年辽宁年平均暴雨日数分布为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辽宁暴雨灾害发生频率分布为自中部向西北逐渐增多,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为辽宁西部地区,其中朝阳喀左县暴雨灾害发生频率最高,占该站暴雨总次数的73%;辽宁西部等地区暴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但降水强度较小,且发生一级和二级暴雨灾害的概率低于其他地区;而除辽西地区外,其他地区暴雨灾害发生频率略低,但降水强度大。辽宁受暴雨灾害影响最大的受灾体为农作物及设施,辽阳地区受灾频率最大,占该地区受灾过程总数的95%以上。辽宁暴雨灾害可划分为暴雨灾害易发区、较易发区和一般易发区。 相似文献
9.
决策气象服务特征分析及材料撰写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策气象服务需求起点高、综合性强、涉及内容广,提供的科技信息具有部门权威性、前沿性、成熟性等特征,需要气象部门各层次人员共同参与。对成熟业务型服务材料提出"监测信息要精准、预报预测信息结合准确度把握精细程度、建议在可用性和针对性上下功夫"等基本原则,并举例详细分析了撰写的注意点,而研究型服务材料需要撰写人具有较高的思想高度、综合能力、科研业务水平以及文字驾驭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九十年代以来广西气象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结合预报服务管理工作实践,就进一步加强广西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方面作些浅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