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363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临沂地区为研究区,基于Terra/MOD13Q1遥感植被数据产品,通过分析冬小麦的遥感光谱特征、物候历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提取2009—2019年临沂地区冬小麦种植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临沂冬小麦种植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空间上,近10年来临沂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在2 800~3 000 km~2之间浮动,占整个地区土地面积的17%左右,总体变化较小,种植区域呈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主要集中在兰陵、临沭和郯城; 2)从冬小麦种植稳定度上看,连续种植冬小麦10 a及以上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兰陵和郯城,面积为1 638 km~2,稳定度高,连续种植小于4 a的区域有1 914 km~2,主要分布在莒南和费县,种植不稳定; 3)时间上,冬小麦面积由2009年的2 838 km~2增加到2019年的2 985 km~2,变化幅度和年均变化率分别为5.5%和0.5%,呈缓慢增加趋势。本研究为临沂地区冬小麦种植的深入了解以及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较为准确、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完善热带气旋大风风圈的分析和预报业务,利用中央气象台(NMC)发布的热带气旋报文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研究了2015年6月30日至2020年12月31日热带气旋最大强度时的7、10和12级风圈的非对称性特征及成因。统计结果表明: 热带气旋的7级风圈半径非对称性最大,10级次之,12级最小;非对称分布热带气旋的7、10和12级风圈最大半径大多分布在东北、东南和西北象限;同一热带气旋的7级和10级风圈最大半径大多分布在相同的象限。将7级风圈单一象限分布的热带气旋与多象限分布的热带气旋各按象限分布分成4类,分析4类7级风圈单一象限分布的热带气旋生成季节、地面10 m风特征及风圈非对称分布的成因发现:各类热带气旋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地面10 m风场呈不对称分布;风圈非对称分布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气流及地面冷高压等天气系统与热带气旋的相互作用造成的各象限位势高度梯度非对称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1961~2019年贵阳8个地面观测站冬季(12月~次年2月)雨凇观测资料和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全球气温场及欧亚水平风场资料,通过EOF、M-K、小波及合成分析方法,对贵阳冬季凝冻日数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全球海温场及欧亚水平风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59年贵阳市冬季及各月平均凝冻日数为10.7d,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逐渐增多,开阳东北部凝冻日数达到20d以上;凝冻日数变化趋势具有高度一致性,12月与冬季凝冻日数变化为显著正相关,突变多发于20世纪70~80年代末,在1980~1990年及2005~2015年出现4a的显著周期变化;强凝冻年500hPa高度距平合成场欧亚大陆的位势高度呈现“北高南低”分布,强弱年差值距平场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表现为“北正南负”,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格陵兰、北美及乌拉尔山-西伯利亚一带为正距平;强凝冻年赤道中东太平洋秋季海温距平为负,引起纬向环流加强,水汽交换增加;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以及偏北强风带南下低空冷锋生成,利于西南水汽输送到云贵高原东北部与北方的冷空气交汇,为凝冻产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WRF模式模拟的台风Chanchu(0601)的输出资料,探讨了Chanchu减弱变性过程的强度及结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台风Chanchu北移过程中,高层的暖心被破坏,强度快速减弱,眼壁对流发展高度降低,眼壁对流由对称结构演变为非对称,内核对流减弱。此减弱变性过程与惯性稳定度减小、垂直风切变增强、低层锋生等环境要素有关。惯性稳定度与台风强度变化一致,随着惯性稳定度降低,最大切向风减弱并不断外扩,Rossby变形半径增大从而潜热释放不集中难以维持台风强度,台风减弱;同时,内核区的高层暖心更易径向频散,从而高层暖心难以维持;环境的垂直风切变增强使台风的斜压性增强,台风垂直结构的倾斜度增大,对流发展高度降低;低层冷空气侵入台风中心趋于填塞,也利于台风强度减弱;台风登陆以后冷暖空气对比导致的锋生使得不稳定能量释放从而重新加强了Chanchu环流内的中低层对流活动,但较台风最强时刻而言对流强度减弱。总体减少的对流和降低的对流高度,导致潜热能释放减小,其向心输送也减少,不足以维持强暖心结构,最终使得台风减弱并变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乌鲁木齐市4座10层100 m梯度气象塔2013年6月~2014年4月气象观测资料和7个环境监测站[WTBX]AQI[WTBZ]资料,计算并分析了大气混合层厚度和稳定度特征,探讨了大气混合层厚度和稳定度与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混合层厚度夏季郊区高、城区低,冬季从南郊—城区—北郊随地势降低依次降低;夏季和冬季分别在1 559~1 772 m和526~1 156 m之间。地面至2 km以上每500 m高度间隔统计混合层厚度,500~1 000 m出现频率最多;月变化为6~9月基本在500 m以上,且每个高度区间其概率均超过10%,10月~次年2月1 500 m以上区间概率明显减小;日变化为中午13:00~16:00达到最高值,下午和傍晚迅速下降。白天较大的感热输送提供充足的热力条件,这也体现出白天以不稳定层结为主,夜间则以稳定层结为主。大气稳定度分类结果,夏季郊区和城区不稳定(A~C类)所占比例差不多,冬季北郊稳定(E、F类)所占比较最大、城区最弱。[WTBX]AQI指数冬季最大,从南郊—城区—北郊依次增大,这与采暖期污染物多、南郊比北郊地势高有利于扩散输送有关。总体来看,乌鲁木齐大气混合层厚度空间分布与气象要素、大气稳定度、地形等密切相关,对AQI[WTBZ]指数分布有重要影响,这对近地层大气污染状况预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夏季平流层盛行强东风,Rossby波能量难以从对流层向上传播至平流层,而冬季平流层盛行西风,Rossby波能量容易上传,因此以往对Rossby波能量向平流层传播的研究多考虑冬季的情况.而事实上,因为夏季高原上空南亚高压反气旋环流,并非只有强东风存在,所以Rossby波能量也可能在南亚高压区向上传播,从而影响平流层的温度、风场及大气成分等.因此,本文利用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79—2015年夏季南亚高压区Rossby波能量穿越对流层顶传播的特征与机制.结果表明:Rossby波能量可以从南亚高压西北部的窗口区上传至平流层,最高可到达平流层顶,而在南亚高压的其他部分,Rossby波能量均不能穿越对流层顶上传或穿越对流层顶后无法继续上传.南亚高压西北区Rossby波能量可以穿越对流层顶传播的原因是盛行西风,且西风急流出现的频率很小,同时涡动热量通量异常引起的垂直分量的第一项对其上传有很大贡献.南亚高压东北区也盛行西风,然而Rossby波能量不能向上穿越对流层顶的原因是强西风出现频率较高,且温度脊与高度脊位相相近,不利于上传.南亚高压南部均盛行东风,在平流层中下层均为稳定层结,因此Rossby波能量很难上传.南亚高压西南区在对流层位于青藏高原环流的伊朗高原下沉区附近,层结稳定,并且温度脊超前于高度脊,所以Rossby波能量很难上传.而南亚高压东南区在对流层位于南海-西太平洋热带幅合带,层结不稳定,存在Rossby波能量较弱的上传,达到对流层顶后无法继续上传,该区域温度脊落后于高度脊的温压场配置也为Rossby波能量在对流层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柳州地面自动站、FY-2C卫星、柳州和河池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2014年7月22日夏季柳州发生的一次短暂的雨夹冰雹天气过程的环境条件和雷达产品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受副高和台风外围气流影响,柳州全市出现了37℃以上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天气尺度和中尺度的上升运动较弱,局地性质的加热作用导致大气的不稳定度加强而诱发对流云系进一步发展造成的;雷达显示的冰雹云的最大基本反射率因子为65d BZ,强回波区面积小;风速的切变和辐合上升运动小,0℃层高度较高,不利于对流系统的发展和维持。  相似文献   
8.
用逐日6小时一次的地面站点实况观测资料和1°×1°的NCEP分析资料,对4月4日至4月6日的这次暴雨降水过程进行降水实况和大型环流背景的分析.深入讨论了这次降水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大气不稳定特征和高低层的动力条件.结果表明,这次暴雨的有利天气背景为高空槽、切变线与深厚低空急流以及冷空气的相互配合.在暴雨期间,地面不稳定能量的累积和西南低空急流输送的充沛水汽,通过水汽通量分析,雨区存在深厚的水汽柱,低层正涡度中心和高层的辐散中心与地面的暴雨区相互对应,底层涡度中心和高层散度中心的增大和减小能较有效地指示降雨过程的开始和结束.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逐时FY-2红外云图、自动站等资料,对2011年6月14-16日广西北部出现的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影响系统、中尺度特征及稳定度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条件下,伴随高空低槽、低涡切变和地面静止锋的共同影响,激发中尺度天气系统在桂北形成强降水;中-α系统,即包括低层切变形,低空西南气流等,对输送水汽,造成低层强烈的辐合上升,释放潜热,激发中小尺度系统的扰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6-12小时雨量中心的形成受中-β系统的影响,暴雨多出现在中-β尺度扰动中心附近及其前部的暖式切变线上;稳定度的变化过程与暴雨的发生发展,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脉冲激光抽运铷原子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脉冲激光抽运、微波分立场共振和自由感应微波辐射或者光吸收检测方案(POP)的铷原子钟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理论研究表明,POP原子钟,可以消除光频移,有效地减小腔牵引频移,从而有利于提高原子钟的稳定度;且微波脉冲面积为π/2时,微波Ramsey条纹的线宽为传统Ramsey条纹的一半,从而提高了原子品质因数。实验获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