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42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25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0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西洋鲑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下的生长和性腺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了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大西洋鲑(Salmosalar)的生长发育模式,对封闭循环水系统养殖的大西洋鲑重要生长数量性状进行生物学测量,并跟踪性腺发育状况。本研究自2012年1月通过封闭循环水系统进行大西洋鲑养殖,经过周年养殖,体质量平均达到1194.42g,体长平均达到417.00 mm,体高平均达到100.58 mm,体宽平均达到53.52 mm,少数个体在养殖10个月后性腺发育较快,性腺质量达到9.76 g,性腺指数达到1.31%。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为建立大西洋鲑标准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2.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资源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了解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Illexargentinus)资源丰度年间变化规律,从而对阿根廷滑柔鱼的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管理打下基础。作者根据2012~2017年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生产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评价等数理方法对西南大西洋资源渔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7年间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渔场重心主要在经度上分布于58°W~63°W海域,纬度主要集中在41°~44°S、47°~48°S两个区域,高平均网次产量(10 t/网)的海域主要在57°W~67°W、41°S~42°S和57°W~67°W、44°S~50°S海域。灰色关联度表明:6年间,以2015年滑柔鱼资源状况最好,其次是2014年,2012年最差,2013年、2016年和2017年处于中间水平。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阿根廷滑柔鱼资源丰度变化趋势可用于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顶部电离层是低轨道卫星的运行空间,是能量粒子沉降的重要区域,认识这个空间的能量粒子分布特征对研究各种空间天气事件、地震、火山以及其他人类活动引起的扰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位于顶部电离层的5颗NOAA系列卫星数据,统计研究了100~300keV的电子和80~2500keV的质子的全球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高能电子和质子主要分布在两极辐射带和南大西洋异常区,两极辐射带观测到的高能电子通量比南大西洋异常区高几倍到一个数量级,而质子则相反;高能电子在两极辐射带地区通量分布具有不对称性,主要表现为在北辐射带西经75°到东经90°存在低值区,相对应的是粒子主要聚集在其磁共轭区,且其边界和南大西洋异常区相交;高能质子两极辐射带对称分布,在南半球东经0°至东经50°存在高值区.利用概率密度统计分析发现,各颗卫星在南大西洋异常区和两极辐射带的高能电子和高能质子通量总体上均呈正态分布.在南大西洋异常区,NOAA-15观测到的高能电子通量比其他卫星的低,NOAA-16观测的高能电子通量比其他卫星的高,各卫星的高能质子观测结果基本相同.在两极辐射带,各卫星观测的高能电子通量结果基本相同,NOAA-18和NOAA-19观测的质子通量最高,NOAA-16和NOAA-17次之,NOAA-15最低,其中NOAA-19比NOAA-15观测到的质子通量要高一个数量级左右.在磁暴期间顶部电离层高能电子的变化表明地磁指数Dst和空间粒子通量变化具有时间同步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下一代电磁卫星设计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
The Atlantic inflow in the Fram Strait(78°50′N) has synoptic scale variability based on an array of moorings over the period of 1998–2010. The synoptic scale variability of Atlantic inflow, whose significant cycle is 3–16 d, occurs mainly in winter and spring(from January to April) and is related with polar lows in the Barents Sea. On the synoptic scale, the enhancement(weakening) of Atlantic inflow in the Fram Strait is accompanied by less(more)polar lows in the Barents Sea. Wind stress curl induced by polar lows in the Barents Sea causes Ekman-transport,leads to decrease of sea surface height in the Barents Sea, due to geostrophic adjustment, further induces a cyclonic circulation anomaly around the Barents Sea, and causes the weakening of the Atlantic inflow in the Fram Strait.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polar lows in forcing the Atlantic inflow in the Fram Strait and can help u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Atlantic warm water on the change of the Arctic Ocean.  相似文献   
5.
陈爽  陈新军 《海洋学报》2020,42(10):100-109
东北大西洋是世界上重要的捕捞海域,气候变化对该海域捕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提供的1982?2016年东北大西洋渔获产量数据,对该海域渔获物组成、多样性、平均营养级及主成分变化特征进行时间序列上的分析,并结合东北大西洋海域气候、环境因子,应用广义可加模型探究渔获物组成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渔获物多样性的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2?2010年间处于较低水平;平均营养级在2002年之前呈平缓下降的趋势,2002年之后开始波动上升,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两个指标与海域环境因子的变化较为相关。对渔获物组成进行主成分分析显示,第一主成份变化的方差解释率达到35.3%,且与海域气候、环境因素有较高的相关性,第一主成分变化能够较好地表征气候影响下渔获物组成变化的情况。广义可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渔获物组成变化的影响因素按解释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海表温度、海平面高度、盐度、海冰和北大西洋涛动指数。该研究有助于认识气候变化对海洋渔业资源及其结构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再分析资料以及混合层海温诊断方程, 研究1997—1998与2015—2016年超级厄尔尼诺次年北大西洋海表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SSTA)的差异及成因。结果显示, 北大西洋SSTA在1998年春季呈明显正负正三极型式分布, 而在2016年呈弱的负正负型态。诊断热带北大西洋SSTA的影响因素表明, 1998年春季暖SSTA除了之前研究强调的海洋表面向大气的潜热输送异常减少, 以及吸收太阳辐射的增加外, 海洋动力过程即Ekman纬向漂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热力过程与厄尔尼诺峰值后出现的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负位相有关, 其可引起亚速尔高压减弱, 产生西南风异常, 通过风-蒸发-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反馈机制使热带北大西洋蒸发减弱, 海表增暖, 沃克环流下沉支的东移对这一增暖也有贡献。与1997—1998厄尔尼诺事件不同, 2015—2016厄尔尼诺事件没有强迫出负位相NAO, 而是出现弱NAO正位相, 热带北大西洋为弱的东风异常, 使海表发生一定的冷却, 形成2016春季北大西洋SSTA与1998年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地球》2020,(1):52-56
大西洋是世界上的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他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0%,后期因大西洋的南端海域被命名为南冰洋,面积有所缩减,形状在平面上呈现狭长的"S"型(图1)。根据演变过程的差异可将大西洋分为南大西洋、中大西洋和北大西洋,南大西洋主要指南美洲和西非之间的区域.中大西洋主要包括北美中南部和西北非之间的区域,北大西洋主要指北美北部和格陵兰岛、挪威陆架之间的区域(图1)。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北大西洋涛动(NAO)出现了明显的年代际东移现象。而近十几年欧洲地区出现了频繁灾害性天气,它是否与NAO东移现象有关不清楚。本文拟通过NAO逐日指数挑选出1950~2011年冬季的所有in—situ(原地)NAO事件,并将其划分为偏东型(ENAO)和偏西型(WNAO),然后研究了两种类型的NAO事件与大西洋-欧洲阻塞事件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欧洲大陆气温和降水的影响。结果发现:当NAO是负(正)位相时,大西洋-欧洲阻塞呈西北·东南(西南-东北)分布,而且当NAO为负位相时,阻塞有两个活动中心:格陵兰阻塞和欧洲大陆阻塞。当NAO负位相事件偏东(西)时,阻塞趋于在欧洲大陆(格陵兰)产生。当NAO正位相事件偏东(西)时,阻塞趋于在南欧的下(上)游地区产生。同时发现偏东型的负位相(ENAO^-)会引起欧洲大陆大幅度的降温,并且范围和强度都要比偏西型负位相(WNAO^-)影响的要大,特别是它对中欧、东欧及南欧的降温影响更显著。而偏东型正位相(ENAO^+)和偏西型正位相(WNAO^+)会引起欧洲大陆升温,但偏东型正位相(ENAO^+)引起的升温幅度较大且范围更偏东部和南部。此外还发现NAO^+事件对应的欧洲地区降水正距平呈现出单支分布,并且ENAO^+对应的降水更偏欧洲北部。而NAO^-事件期间降水则呈南北双支结构分布,但由于ENAO^-事件引起的大幅降温,使得欧洲南部特别是地中海地区容易发生极端降雪天气。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偏东型和偏西型NAO事件产生的可能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刘杰 《海洋世界》2014,(4):66-69
<正>杰克·莫尔顿,一个体魄健壮的家伙,正神色慌张地在沙漠上奔走逃命。在沙漠中一堵被遗弃的土墙前,他停了下来,靠在墙上,他看了看身后,追他的人没了踪影,又摸了摸挂在他脖子上放着几块金子的口袋,金子还在。这时,莫尔顿仿佛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突然,一只有力的胳膊穿过土墙,差点儿把他抓住,莫尔顿吓得撒腿就往土墙外的一口古井跑去。追他的是一个身高九英尺的巨人,名叫萨克。恐惧的莫尔顿跑到了古井旁,戴上了早已放在古井边上的氧气瓶,跳进了悬在井中的一只吊桶内。正当莫尔顿抓着绳子坐在吊桶内沿着井壁向下滑动时,  相似文献   
10.
<正>巴西沿海的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群岛和罗卡斯环礁,是由南大西洋海底山脊山向海平面上隆起形成。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群岛涵盖了大部分群岛面积,其中包括大多数近海离岛和小岛。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群岛和罗卡斯环礁代表了一个大的海底火山系统的山脊,它从海底以下4000米的深处隆起,暴露在海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