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福州大学校园教学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典型冬季日背景,运用三维非静力微气候模型ENVI-met,分析模拟校园热环境的差异变化及其热舒适度响应。结合实地勘测,对模型进行校准和验证。结果表明:ENVI-met模型能较好地表征室外热环境,准确预测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趋势。混凝土路面、灰色地砖路面行人高度的日平均气温分别比草地高出0.1 ℃和0.3 ℃,逐时最大温差分别为0.68 ℃和0.65 ℃。建筑物阴影和树阴可降低行人高度的气温1.1—1.9 ℃;同一组团在有无遮阴的条件下,平均辐射温度(Tmrt)相差最大可达30 ℃;树木附近和建筑物组团内部生理等效温度(PET)值较小,比硬质路面低2—3个等级。无植被方案下,高温低湿区范围有所扩张,在垂直方向上的增温效应可伸展至10.5 m;风速最大增幅可达1.23 m·s-1,平均辐射温度较高区域的面积增加了69.25%;热舒适区和热不适区面积分别增加了19.78%和2.03%。  相似文献   
2.
藏北典型高寒草原土壤微气候对增温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微气候的改变会影响到一系列的生态系统过程,研究增温条件下土壤微气候变化特征将有助于了解气候变暖对草地生态系统水热条件的影响。利用开顶箱(open-top chamber,OTC)方法研究增温条件下藏北典型高寒草原土壤微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藏北典型高寒草原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异和季节变异;增温使得空气年均温增加3.2℃,土壤年均温增加5.2℃,增温效果显著;增温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非生长季的增加幅度大于生长季的增加幅度;增温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增温会显著增加土壤湿度,而夏季增温会显著降低土壤湿度。研究结果可为变化气候条件下高寒地区水热状况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和无边尢际的自然气候相比,居室气候只能算是一种“微气候”,居室温度也只足“微环境温度”。人的许多活动还必须在自然气候下进行,而出入届室,其实就会面临不同天气气候环境的变化.人的身体常常不能完全适应这样的天气气候环境变化,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比如,冬季的感甘及其他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4.
沙丘人工差不嗄蒿植被建立后的微气候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李胜功  赵哈林 《中国沙漠》1997,17(2):133-137
运用波文比热量平衡法和空气动力学梯度法初步分析了人工固定沙丘过程中的微气象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沙的固定,反射率减少;净辐射占太阳辐射的比例增大;热收支中,潜热通量所的份额增多,近地表风速及其垂直切变减小。  相似文献   
5.
城市中水体的微气候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书严  轩春怡  李伟 《大气科学》2008,32(3):552-560
应用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城市中水体的微气候效应, 结果表明, 城市中的水体对其周边的小气候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城市中商业区温度最高、湿度最小; 交通区次之; 水体附近温度最低、湿度最大, 平均湿度比商业区高出约10%。水体区的月平均温度日较差比其他功能区明显大。水体区的月平均温度比其他功能区低0.37~1.15℃。水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上风岸2 km以内和下风岸9 km以内, 以2.5 km以内最为明显。水体的面积和布局是影响小气候效应的重要因素。水体面积越大对环境影响越大, 单块的小于0.25 km2的水体对环境的影响不明显, 但是多块、密集分布的小面积水体会对环境的降温增湿效果更显著。在本文个例中, 与其他湖泊邻近的面积为1.25 km2的水体, 可以使2.5 km之内温差达到0.2~1.0℃, 水汽比湿增加0.1~0.7 g/kg。相对孤立的面积为2 km2的水体, 可以使1.0 km范围内降温幅度0.6℃, 水汽比湿增加0.1~0.4 g/kg。水体可以使地面风速增加, 一般能使风速增加0.1~0.2 m/s。  相似文献   
6.
7.
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微气候特征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对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近夏至日微气象观测分析表明:(1)14:00(北京时,下同)太阳总辐射瞬时值最高可达1061W.m^-2,净辐射、反射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和紫外辐射分别为670、218、380和168W.m^-2,分别约为在太阳总辐射的58%、20%、36%和14%,6月下旬日平均反射率约为0.22;(2)土壤热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瞬时值最大分别为91、274和362W.m^-2,相应占  相似文献   
8.
基于ENVI-met的北京典型住宅区微气候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三维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以北京典型住宅区为研究对象,建立实况及设有屋顶绿化两种场景下的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对研究区的微气候特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微气候ENVI-met模型经过多次参数校正后,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接近,能较好反应微尺度气候的分布特征;屋顶经过简单的绿化后具有较好的降温增湿效果,使研究区平均温度降低了2—3℃,相对湿度增加了2.7%,风速由0.32—2.70 m·s-1降低至0.40—1.11 m·s-1,整体下降了0.34 m·s-1。ENVI-met通过三维模型可有效地应用于微气候模拟评价中,对评估当地微气候设计和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9.
10.
城市不同下垫面与建筑物空间形态对近地表气温等微气候要素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展城市气温时空变化模拟与影响因素分析,对于城市热环境评价与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高空间分辨率Geoeye-1立体影像,在建筑物高度、下垫面覆盖类型信息提取的基础上,选择南京一中、光华东街、玄武湖、头陀岭4个区域,采用ENVI-met微气候模式,以城市基本气象站南京站的实时气象数据作为背景气象场,模拟不同区域近地表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ENVI-met模拟气温与实测值之间吻合程度较高;在空间分布上,南京一中与光华东街区域气温时空分布规律总体相似,但城市空间形态的差异使得局部区域气温变化不同,玄武湖区域气温由陆地中心向外围呈递减趋势,而头陀岭地形复杂多变,白天气温变化剧烈,夜间空间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