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9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成都市人民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由成都市建设委员会牵头设计了数十套适合农村修建和农村居住的《成都市农村住宅方案》,它体现了党和人民政府对农村群众的关怀,农村民居的防震抗震工作也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成都市地震局积极介入农村民居的防震抗震宣传教育之中,指导全市农村民居的防震抗震工作,作者通过对《成都市农村住宅方案》之一防震抗震性能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达到交流农村民房的防震抗震的目的,推动我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2.
焦作市的农业气候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并有不完全同步的特性,10℃以上活动积温为4653~4960℃.d,降水量为548.8~590.5 mm,主要分布在4-10月,日照时数2107.5~2444.9 h。近40 a热量资源呈增多趋势,20世纪90年代的热量资源明显多于前30 a,水分变化不明显,日照时数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3.
4.
为了直观展示大地电场日变幅年度变化趋势,获取多年尺度下数据变化形态及特征,选取2012-2015年,4个地电台网8个存在潮汐地电场变化的地电台站观测数据,进行去除台阶、异常数据及滤波处理,计算地电场日变幅。结果显示:①2012-2013年大多数台站存在春冬低、夏秋高的日变幅趋势性特征;②2014-2015年存在几种不同日变幅年度变化趋势,同时同一台站不同测道间日变幅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性,该变化趋势和差异性的存在可能与地下介质结构变化和介质的非均匀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改进套筒致裂装置性能的基础上,使压力-体积曲线的记录与处理得到改善,对潘三矿东采区的测试实践表明,得出的压力-体积曲线较好地反映了钻孔围岩随内压增加所表现出的力学性质。还探讨了如何通过改进套筒致裂技术来实现由围岩应力测试发展到原岩应力测试以及围岩损伤区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铁路特大桥桥址位于鄱阳湖入长江的交汇处。该区地质情况复杂,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因此地质勘探对桥址方案的比选显得尤为重要。此次有效地利用了综合物探,采用多种方法查明了岩性分区和地质构造格局,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充分显示了综合勘探、综合物探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详细讨论了秦岭一大别造山带的几个重大问题,对它的发展阶段进行了新的划分,对其形成发表了新的观点:认为秦岭造山带、华北板块、扬子板块是中生代以来,在抽拉-逆冲岩片构造体制作用下形成的。对秦岭一大别造山带的表层构造特征以及它和深层构造的关系、花岗岩的成因类型、断层与界面的区分及成矿作用等都提出了和以往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油藏地球化学原理及其在油气勘探与油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评述了近年来油藏地球化学基础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包括油气藏内流体非均质性成因、烃充注成藏及混合作用模式、储层内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油藏内烃的地球化学变化等,阐述了烃族群划分及其地球化学意义。结合实例介绍了油藏地球化学在油气勘探、油藏评价与油田生产管理中的主要应用领域与研究现状。在油气勘探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烃运移方向的地球化学研究、烃成藏时间及期次的确定、古油水界面的判别等;在油藏评价和油田生产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有油藏流体的连通性和分隔性研究、混合开采油藏单层产能贡献研究以及油、水、干层的地球化学识别等。  相似文献   
9.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勘探开发的需要,运用石油地质综合方法、测井技术、地质统计学及随机序贯高斯模拟方法,从储层特征和沉积相等基础研究出发,建立研究区长63油藏的储层地质模型,进而分析研究区岩性油藏物性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长63砂体主要发育在研究区中部和东部,砂体沿物源方向连续性较好,垂直物源方向连续性略差;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分布范围与砂体展布具有相似性,且渗透率分布范围比孔隙度略小。除受沉积作用控制外,成岩作用对研究区储层参数的分布也具有重要影响,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绿泥石膜剩余孔-长石溶蚀相及绿泥石膜剩余孔成岩相带上,根据试油资料,处于该有利相带的井一般日产油大于10t/d。  相似文献   
10.
据湖北省神农架永兴洞一支石笋的8个230Th年龄、648个δ18O数据,建立了晚全新世4.40~ 1.75ka B.P.时段平均分辨率为4a的东亚夏季风演化序列,其中在2.92~ 2.74ka B.P.期间,δ18O发生显著正偏,幅度达2.5‰,指示一个显著的弱季风事件(这里称之“2.8ka”事件).该事件以夏季风缓慢减弱开始,迅速增强结束,事件内部有两个次一级的振荡旋回(两峰三谷结构),在内部细节与转型特征上类似湖北和尚洞石笋δ18O记录的“8.2ka”事件,暗示发生在全新世这两个冷事件的驱动机制基本一致.这两个弱季风事件都发生在太阳活动明显减弱时期,并分别与北大西洋Bond 2和Bond 5冰漂碎屑事件同步,表明百年尺度的东亚季风环流的演化由太阳活动和北高纬气候共同驱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