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我国水库渔业对水质的影响及其生态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水库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是极佳的淡水养殖水体;实施科学合理的渔业可降低水库氮磷营养负荷,是合理利用水面和生物资源的需要.我国水库渔业自1950年代起步,1979年后快速发展,水库养殖面积迅速扩大、养殖产量显著增加、养殖品种多样化,先后发展形成6种不同的渔业模式.由于片面追求水库渔业的产量,大量施肥和投饵带来过量外源氮、磷等营养元素导致水库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质下降,有的水库甚至暴发了蓝藻水华.针对库区水质保护的要求,数项生态控制对策被提出以降低水库渔业对水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鲂胚后发育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草型湖泊蟹,鱼网围混养对水域中氮,磷平衡的影响,对养殖过程中氮,磷的输入输出测算表明:利用该养殖模式进行生产,不仅不会加重水域中的氮,磷负荷量,相反还可以从水域环境中吸收一部分氮,磷,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由于投放蟹,鱼种和饲料形成的氮,磷输入分别为27.889kg.hm^-1和4.381kg.hm^-2,而起捕蟹,鱼种和饲料形成的氮,磷输入分别为27.889kg.hm^-2和4.38kg.hm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三道河水库底栖动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在湖北省三道河水库6个采样点调查底栖动物,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7种,其中水生昆虫11种,均为摇蚊科;寡毛类6种,均为颤蚓科,春季优势种为前突摇蚊,夏季优势种为小摇蚊、流水长跗摇蚊和前突摇蚊,秋、冬季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底柄动物种类数、密度和生物量随季节变化明显,种类数夏季>冬季>秋季>春季,密度和生物量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周年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66.42±102.93ind/m2和0.5649±0.1779g/m2,属贫营养型水库,现存量自坝前向库尾逐步递增,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在夏季最高,秋季最低,4次调查中寡毛类密度均未超过1 000ind./m2,水质属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水库底栖动物调查及其综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98年5月-1999年5月对江苏省48座大中型水库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鉴定的底栖动物计75属种,优势种类为尾鳃蚓属(Branichiura)、水丝蚓属(Limnodrilus)、管水蚓属(Aulodrilus)、长足摇蚊属(Pelopia)、隐摇蚊(Cryptochironomus)等5属.底栖动物密度为288.4ind./m^2,变动范围43.2-928.2ind./m^2;生物量为8.753g/m^2,变动范围0.235—61.884g/m^2.北部、中部、南部水库各类底栖动物的季节变化呈现较大的差异.用Goodnight & Whitley生物指数和Wright寡毛类密度法评价水库水质,除少数水库有轻度污染外,水质状况总体良好.用能量估算法估算水库底栖动物的平均渔产潜力为5.8kg/h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