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明灯1号”人工爆破地震地磁效应场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于2007年12月12日在河北省怀来县实施了"明灯1号"大当量人工爆破,目的是以人工震源开展地球深部结构探测及地球物理学相关研究.这无疑是开展地震地磁效应场地试验的机会.在人工震源周围数十千米范围内开展了地磁三分量重复测量和地磁总强度连续测量.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了有意义的信息.测量过程和数据处理结果也验证了流动地震地磁观测具有可靠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用GPS对台站数字化地震仪地理北方向的定位方法。试验表明,定向精度优于2′,完全满足地震仪器定向精度小于6′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支护结构中锚杆的受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大小.对锚杆受力进行原位监测,通过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规律,这对于优化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以某基坑工程为依托,对锚杆在张拉锁定及工作过程中的实际受力情况进行了全程监测,通过FLAC数值模拟分析,研讨了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1 Introduction Sareke glutenite-type copper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Sarekebayi basin,a sub-basin of southwest margin of the Tuoyun Mesozoic hinterland basin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Tarim Basin.The Tuoyun Mesozoic hinterland  相似文献   
5.
燕东渭  杨艳  王垒  何林  李珍 《气象科技》2015,43(2):211-215
针对省级气象部门骨干网络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如不同线路没有实现负载分担,备用线路往往带宽闲置;省市间"不对称路由"对远程视频会议等业务的效果有影响;没有针对不同的业务做带宽控制,不同业务间存在相互影响等,采取了一些技术手段。引入策略路由对数据传输进行分流,同时发挥出多条线路的效益,实现了负载分担,并克服了"不对称路由"的现象,保证视频会议的效果。引入一系列QoS(服务质量)策略,对线路上不同业务占用带宽进行管理,既保证实时数据传输和视频会议`等关键业务的带宽,同时又为其他业务提供了动态的带宽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带宽。经过测试,整个网络的优化升级,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可以为其他部门网络设计提供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临猗ML5.0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变化及预报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气压、地形变、降雨和地下水位变化对重力观测资料的影响,论证了观测资料的可靠程度,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地质构造,地壳深浅构造等资料,讨论了1998年7月11日临猗地震前后重力场的变化;依据临猗地震前重力场的变化,结合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对这次地震作出了预报。  相似文献   
7.
两类La Nia季节演变过程的海气耦合特征对比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1—2010年逐月的HadISST海表温度资料、SODA次表层海温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对比分析了东太平洋(EP型)La Nia和中太平洋(CP型)La Nia的海气耦合特征在季节演变过程中的差异。EP La Nia海表温度异常中心在发展年夏季出现于南美沿岸,随后向西移动,盛期最大海表温度异常中心位于赤道东太平洋,而CP La Nia海温异常中心少动,基本维持在160°W附近,其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长。受海温分布形态影响,热带大气对两类La Nia的响应非常不同,成熟期间CP型在中太平洋偏旱的强度和范围比EP型大,且略偏西。发展年夏、秋季,北半球位势高度响应较弱;冬季,负PNA位相易伴随两类La Nia出现,但异常活动中心的位置和强度不同,在北大西洋其大气响应几乎相反,这些差异会引起显著不同的区域气候异常。  相似文献   
8.
郯庐断裂带为我国东部北北东—北东向岩石圈深大断裂带。在其南段的邻区,分布有胶东金矿区、鲁西铁金矿区以及长江中下游的铁铜(金)成矿带和苏北油气田等矿产。从已获得大量测年资料分析,可将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分为3个阶段:1)早期(800~550 Ma):自元古宙泛古陆裂解和随之而来的加里东期古地震和局部海西期喷流作用,证实地壳运动早已拉开了它的"构造活动序幕",此阶段继承和构建了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先存的构造薄弱带,从成矿作用而论,此阶段可称为"成矿预备场地";2)主期(1 80~110 Ma):在三叠纪期间,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陆—陆碰撞和中生代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等,造就了现今郯庐断裂与分支断裂的构造格架。其中主峰形成时间为140~120 Ma±,在这个阶段广泛有钙碱性系列、富钾高锶钙碱系列、碱性系列岩浆和后期成矿热液,沿着有利构造空间剧烈活动和成矿就位。本区壳幔混熔型和壳源同熔型花岗岩,是地壳减薄和下地壳拆沉、底侵的产物,而不是单一的构造运动的结果。此阶段可称为断裂构造—岩浆活动—成矿作用的鼎盛期;3)晚期(60Ma~现代):沿东西向与北北东向(或北东向)断裂交汇处,存在橄榄玄武岩喷侵,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物源,此期可称其为构造—岩浆活动的衰变期。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基于Web的流动地震监测数据库查询系统的开发背景和目的,描述了数据库查询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该系统借助Internet/Intranet网络,以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作为基础架构,采用WAMP集成化软件开发,具有系统加密、数据查询、数据维护、数据导出和资料下载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The diagenesis of modern and ancient carbonatesedi ments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and systematicallyreviewed since the 1960s (e .g. Moore ,2001 ,1989 ;Wang et al ., 1994 , 1991 ; McIlreath and Morrow,1990 ; Tucker and Bathurst , 1990 ; Schneidermannand Harris , 1985 ; Longman, 1980 ; Bathurst ,1975)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its mor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discussion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genesis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sea-level changes ,as well 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