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珂  王鑫  郝美仙  苏柱金  刘芳 《中国地震》2019,35(4):753-761
针对当前省级区域测震台网在判别边界地震是否需要速报的问题,基于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的边界数据,利用几何学中包络线原理,在Matlab中将内蒙古地震速报范围以包络线的形式呈现,解译Msdp地震分析软件的数据接口,实现内蒙古地震速报区域在Msdp软件中的自动确认;对比分析地震速报区域自动确认功能的结果与现阶段手动量取方式判别地震事件是否需要速报的结果,表明地震速报区域的自动确认可提高速报业务软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简化地震速报工作的操作流程,减少速报用时,提高速报工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呼伦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华杰  臧淑英  孙德尧  张科  孙丽 《地理科学》2018,38(9):1570-1578
通过对呼伦湖湖心沉积岩芯粒度机械组成和频率分布曲线的分析,辅以210Pb年代测定,重建了1865~2016年粒度演变特征并揭示其环境指示意义。研究表明:湖心沉积物主要为粉砂和黏土,中值粒径同粗粉砂和砂组分显著正相关,在垂直剖面上表现为减小、波动变化和增大的变化趋势。应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对粒度频率曲线进行拟合,提取出大气粉尘源、湖心相标志组分和风沙尘暴组分3个环境敏感组分。粒度机械组成与环境敏感组分的垂向特征变化同历史时期的湖泊水位变化、降水量强度变化,及沙尘暴事件较为一致,能够较好的重建150 a来湖区气候干湿变化和风沙活动特征,可用于恢复区域环境变化历史。  相似文献   
3.
张晖  谭毅培  马婷  翟浩  张珂  李娟 《中国地震》2021,37(2):430-441
内蒙古和林格尔地处鄂尔多斯块体北缘阴山地震带内,历史上6级以上强震频发。2020年3月30日和林格尔发生M_L4.5地震,打破了自2005年以来阴山地震带M_L4.0以上地震的长期平静。研究此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对区域应力状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有重要作用,然而内蒙古地震台网台站较为稀疏,相对于华北其他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较低,对和林格尔地震序列的分析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采用匹配定位检测方法(ML)检测区域台网目录遗漏的微震,并对检测到的地震事件进行精定位。匹配定位方法共检测到序列中可定位的地震事件61个,约为台网目录的1.3倍,可定位地震约为台网目录的2.9倍。地震序列重定位结果中余震整体呈现NE向的分布,与使用CAP方法得到主震震源机制NE向节面走向基本一致,破裂为正断走滑型,显示和林格尔M_L4.5地震序列发震构造为NE走向、NW倾向的拉张性断层。结合计算结果和区域地震地质构造特征,认为M_L4.5地震序列发震构造为NE走向的岱海-黄旗海盆地南缘断裂。  相似文献   
4.
何宏  李红霞  张科  陶小晚  蔡春芳 《地质科学》2014,49(4):1327-1336
塔中地区奥陶系天然气成因多样;Ⅰ号坡折带中东部奥陶系天然气以高干燥系数、 甲烷同位素值重为特征;与塔深1井寒武系原油裂解气接近;应主要来自寒武系原油裂解气成因。寒武系贫H2S、 高成熟原油裂解气在喜马拉雅山期时;气侵奥陶系油气藏;得到了以下主要证据的支持: 1)天然气甲烷δ13C值大多比Chung et al.(1988)天然气模式甲烷δ13C值计算值高3‰以上;2)干燥系数与甲烷δ13C值大体上具有正相关关系;3)天然气干燥系数与H2S含量大体上具有负相关关系。这些特征表明;存在贫H2S、 相对富13C甲烷为主的干气与富H2S、 相对贫13C甲烷的湿气混合作用。奥陶系中H2S-δ34S 值为14‰~20‰;远低于中深1井寒武系原地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成因的H2S(33‰);支持了奥陶系中H2S并不是来源于寒武系古油气藏。于是提出;来自寒武系贫H2S的干气在喜马拉雅山期对良里塔格组和鹰山组油气藏发生了气洗;油气藏的气/油比值增大、 导致了原油蜡含量增高、 甲烷δ13C值发生正偏移。  相似文献   
5.
扇三角洲作为重要的油气储集场所,其成因单元类型及分布特征控制着油气的差异分布及采出效率。关于扇三角洲分流河道沉积特征已有共识,但河口坝沉积特征尤其是韵律特征尚存在争议。以滦平盆地桑园剖面下白垩统西瓜园组湖盆扇三角洲沉积体为例,通过人工实测及无人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口坝沉积特征、尤其是韵律特征进行研究,利用水槽模拟实验阐明河口坝韵律特征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河口坝在整个剖面中占砂(砾)岩体的45.27%,分流河道和席状砂分别占53.42%和1.31%。河口坝在剖面上呈底平顶凸状,通常由多期增生体组成。当增生体主要由砂岩组成时,呈粒度反韵律特征; 而当增生体主要由砾岩组成时,呈粒度正韵律特征。河口坝整体韵律受控于增生体的垂向叠置样式,既可呈反韵律特征又可呈正韵律特征。当流量、沉积底形坡度等地质条件一定时,河口坝内部增生体韵律性主要受沉积物粒度控制。当沉积物粒度较细时,河口水流扩散模式为底床摩擦力主控,增生体呈现反韵律特征; 而当沉积物粒度较粗时,河口水流扩散模式为惯性力主控,河口坝增生体则呈现正韵律特征。  相似文献   
6.
竞争不但存在于生物界与人类社会,在开放的地貌系统中,地貌发展也存在可以类比于竞争的现象.分布于吕梁山东、西两侧的汾河和晋陕黄河的发展演化即为其例.汾河与晋陕黄河都是吕梁山强烈抬升而诞生的“双胞胎”,分别在吕梁山东、西两侧由北往南流入侯马-运城盆地.盆地水位是两河下切的侵蚀基准面.在经历了上新世宽谷、早-中更新世峡谷阶段之后,晋陕峡谷终于在晚更新世溯源沟通了北面的河套古大湖,因流量急增,源头加长,晋陕峡谷迅速深切、快速发展,在与汾河的竞争中“获胜”,使汾河退居到支流的地位.前人关于晋陕黄河形成于上新世、早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等3种不同观点实际上是晋陕黄河形成演化的3个不同阶段,并不矛盾.竞争导致后来居上,产生一因多果,使地貌发展复杂多变.大河不一定老,小河不一定新.地貌学研究必须开阔思路,切忌墨守成规,才能更好地认识地貌演化的规律和复杂地貌的成因,从而缩短接近真理的路程.  相似文献   
7.
珠江下游较大河道总是绕开中生代晚期花岗岩的现象无论用岩性、断裂或现代地形都难以解释,而运用花岗岩原地重熔说的观点却迎刃而解,这些河道实际上是遗传河,其形成于中生代晚期花岗岩背斜(或穹窿)之间的相对低洼地带,渐新世才开始贯通,形成外流型河流,此格局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而保留至今.  相似文献   
8.
粤北地区夷平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张珂  黄玉昆 《热带地理》1995,15(4):295-305
本文首先简要讨论了夷平面和多层地形的几个成因模式,然后提出了夷平面的模糊数学识别方法和野外鉴别标志,在此基础上,鉴别出了粤北地区铁四级夷平面,即:英德面(高程300 ̄360m)、仁化面(高程400 ̄470m)、阳山面(高程600 ̄780m)和粤北面(高程1010 ̄1350m),其形成时代分别大致为Q、N1^3-N2、E3^2-E1^2和K2-E3初,其中以粤北面形成的周期最长,代表了华南地区的广泛  相似文献   
9.
张建中  张珂  郝美仙  张晖  王鑫  翟浩 《中国地震》2021,37(3):671-680
以敖汉旗地区震群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内蒙古测震台网2018—2019年的震相观测报告,分别利用单纯型定位法、Hypo2000定位法和双差定位法对其进行重定位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双差方法的定位精度最高。根据双差方法定位结果,敖汉旗的震群在赤峰?开源断裂的南北两侧均有1个集中分布区,2个区域的震源深度范围均为4~12km;其中,73%的地震位于断裂北侧,震中位置沿NW?SE向呈条带状展布,延伸长度约6.8km,震源深度由西向东逐渐变深、由南向北逐渐变深再变浅;而断裂南侧的地震其震中位置聚集呈簇状,SN向最大扩展长度约0.98km,震源深度无明显沿EW或SN方向的变化特点。敖汉旗震群的精定位结果与对该序列地震空间分布特点的认识,可为该地区发震构造的研究与三维精细速度结构的建立提供更为精确的震源参数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家环保总局将深度介入煤炭资源开发的综合决策,规范、指导和推动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源头预防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专家日前透露,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共同承担的《煤炭工业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已完成。《导则》提出,我国近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带,这些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繁,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但今后这些地区将集中全国60%以上的煤炭生产能力,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