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0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百色盆地古近系沉积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鹤然  乜贞  刘俊英  王梅 《地质学报》2007,81(12):1692-1697
通过研究广西百色盆地地表斩龙颈剖面、百东河剖面、六吜剖面、那周剖面记录的沉积特征、沉积标志、粘土矿物组合类型及CaCO3指数的古气候信息,再结合ESR测年数据,确定了古近系古新统晚期六吜组一始新统晚期百岗组(63.1~33.7MaBP)地层时间序列,反应该区自晚古新世至始新世晚期气候由半干早、干旱—潮湿(偏凉)—温暖潮湿—潮湿(偏热)—温暖潮湿向偏干转化的6个古气候演变阶段。  相似文献   
2.
西藏西部台错湖T1阶地的两个剖面沉积中,除下部10余厘米含碳化植物和50-70 cm处为暗色碳酸盐粘土及粘土外,中、上部全系粘土碳酸盐层,含丰富的介形类和轮藻类。据碳酸盐、介形类、轮藻类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值与微体古生物群落生态特征等提供的环境气候变化指标,指示该区距今41.4~4.5 ka BP间气候变化为:在41.4~26.2 ka BP气候较湿润;26.2~25.5 ka BP偏暖稍干;25.5~22.5 ka BP气候暖湿;22.5~21.0 ka BP气候偏冷湿;20.5~17.5 ka BP气候骤冷、偏湿,反映本区处于末次冰期盛冰期;17.5~16.0 ka BP偏冷偏干;16.0~11.8 ka BP气候偏暖湿,为全球间歇性暖事件的响应;11.8~10.4 ka BP气候较冷干,大致相当于新仙女木期,10.4 ka BP气温开始回升;10.4~9.4 ka BP气候偏暖湿;9.4~8.5 ka BP气候呈现短暂暖湿颤动;8.5~7.9 ka BP气候偏干冷,为冰后期强烈降温偏干事件;7.8~6.3 ka BP气候偏暖湿;6.3~4.5 ka BP气候趋向冷干,4.5 ka BP记录到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最大的干燥期。  相似文献   
3.
广西百色盆地那读组轮藻化石组合特征及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英  袁鹤然 《地质通报》2002,21(10):646-647
百色盆地位于广西西部百色、田阳、田东一带,古近系、新近系发育,层序齐全,含脊椎动物、腹足类、双壳类、介形类、植物、孢粉、轮藻、沟鞭藻和疑源类等化石。尽管前人早在19世纪30-40年代就已对盆地新生代地层做过研究,但是迄今地层划分对比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4.
江汉盆地始新世中、晚期气候变化周期性的孢粉学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江汉盆地明钾1孔的孢粉数据进行了处理,发现在中、晚始新世时期孢粉植物群的波动存在各种周期成分。长周期有1.2Ma、2.0Ma及5.0Ma,中周期有0.2Ma、0.4Ma、0.6Ma、0.8Ma,其中1.2Ma及0.2Ma、0.4Ma、0.6Ma的周期成分在第四纪孢粉植物群的演化中也存在,且与8.0Ma B.P.以来的构造气候旋回,亚旋回的准1.2Ma及0.4Ma周期相一致。这表明地球运动轨道变化对气候的制约作用由来已久。该孔孢粉时间序列的趋成分显示最少有4个水平,反映了孢粉植物群演化的4个阶段。曲线还揭示36Ma B.P.前后的波动周期及振幅都有明显的变异,可能预示了一次大的环境变革。这一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与喜马拉雅一期运动和地球南半球一次大的海洋和气候变冷事件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刘俊英  罗健  郑绵平 《湖泊科学》1999,11(3):283-288
卤虫包括成体、无节幼体和卤虫卵,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是评价卤虫质量的主要标准,因为摄食动物饵料效果取决于氨基酸、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西藏拉果错卤虫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1996、1997年盐湖研究中心连续取样测定,其蛋白质含量成体接近20%,无节幼体约 55%,脱壳卵近 50%;粗脂肪成体 3%,无节幼体和脱壳卵均为 15%左右;氨基酸总量成体 18%,无节幼体近 50%,脱壳卵 44%左右在对 1997年样品进行脂肪酸测定后发现,成体不饱和脂肪酸达83%,无节幼体91%以上,脱壳卵超过87%;三种高级不饱和脂肪酸(20∶2,20∶4,20∶5)HUFA含量:成体近8%,幼体和脱壳卵均超过20%;三种必需脂肪酸(18∶2,18∶3,20∶5)EFA含量:成体为16%,幼体21%,脱壳卵26%;无节幼体和脱壳卵的二十碳五烯酸(20∶5)EPA含量均在 18%以上,较我国新疆、青海、内蒙古、 山西、河北地区的盐湖卤虫和天津、海南盐田卤虫的(20:5)EPA含量高,脱壳卵的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比已知的国内外其它盐湖卤虫的相应指数高  相似文献   
6.
云南禄丰地区首次发现晚侏罗世早期轮藻化石组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云南禄丰地区在地层学方面有两项重要的进展:①川街盆地不仅具有“禄丰晰龙动物群”, 在其上部还相继发现了中侏罗世“川街龙动物群”和相当晚侏罗世的恐龙化石;②按照国际地层规范,厘定并新建了一套侏罗纪岩石地层单位。新近又在前人称之为“上禄丰组”下部(川街组)及“酒红层”(麻地山组)中分别鉴定出中侏罗世轮藻组合Aclistochara maanshanensis-Aclistochara abshirira-Aclistochara karierica和晚侏罗世早期轮组合Aclistochara jaisalmerensis-Aclistochara karierica-Mesochara voluta。这一晚株罗世早期轮藻化石组合在中国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7.
针对湖北省及邻区地质灾害频发,山体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较多的事实,根据多年灾害防御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不同地貌条件下的斜坡类型及其变形破坏机理,为国土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俊英  王海雷 《地质学报》2007,81(12):1652-1657,I0004
本文研究了滇西北地区金沙江小中甸盆地两条剖面(A和B)的介形类组合特征。据地层沉积特征和介形虫分布规律,结合光释光测年数据和野外调查研究,初步认为滇西北金沙江小中甸盆地存在倒数第二次冰期末期和末次冰期早冰阶的沉积,气候以冷湿为主,间以短暂的温干、冷干变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发现于四川大足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西昌地区下侏罗统下益门组的轮藻化石及其意义。迄今,记述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尤其早侏罗世轮藻化石的文章十分罕见。文内描述的Porochara两个新种:P.dazuensis,P.xichangensis及其所在的化石组合,不仅为我国西南地区红层的划分对比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依据,而且也初次揭示了该区这一时期的轮藻植物群面貌特征,为建立我国三叠、侏罗纪轮藻化石带增添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香港测量师学会、香港理工大学、湖北省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大陆与香港两地环境与减灾高级学术研讨会”在香港理工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