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3.
汾河二库的下闸蓄水,改变了晋祠泉域汾河地表水对岩溶水的渗漏补给条件,对区域岩溶水流场变化有着长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库区水文地质条件,勾画地表水渗漏补给岩溶水范围,考虑地层岩性、蓄水高度等因素,确定二库不同蓄水水位下晋祠泉域获渗漏量占比;构建晋祠泉三维岩溶地下水流模型,研究二库渗漏对泉域岩溶地下水补给作用,并预测不同蓄水情景下晋祠泉口水位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晋祠泉域获渗漏量占比随二库蓄水位非线性变化,最低为92.8%,在二库蓄水位达902 m后稳定在93.7%,而渗漏量与二库蓄水高度呈正相关;泉域岩溶水径流区受渗漏补给作用最显著,其次为排泄区、北部补给区;渗漏补给作用下,地下水位回升值受二库水位和补水距离影响;维持设计水位(905.7 m)和2017年水位(895.9~902.4 m)时,预计晋祠泉口水位分别在2021年7月和2023年1月达到泉口高程。   相似文献   
4.
千岛湖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为了解千岛湖在大量放养鲢鳙鱼后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文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千岛湖叶绿素a及其他10个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每月定期采样及监测.结果表明:上游河流区和过渡区叶绿素a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共同特点是每年会形成春季和夏末秋初的双高峰.叶绿素a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  相似文献   
5.
6.
史文 《气象科技》1974,(2):60-60
现在我们习惯地把出现在北太平洋西部的热带强大气旋叫做“台风”,出现在大西洋西部的叫做“飓风”(Hurricane)。可是早在1,000年前,我国就有关于“台风”和“飓风”的记载。目前可查到的,“飓风”两字最早见于《宋史》(卷六十七):“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八月,琼州(今海南岛)飓风,环城门,州署民舍殆尽”。  相似文献   
7.
史文 《气象》1975,1(7):10-10
气象与军事活动有密切关系。我国古代军事家利用气象条件作战而克敌制胜的战例很多,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就是一例。 赤壁位于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的长江南岸。公元208年,曹操率兵50万,号称80万,进攻孙权。孙权和曹操的敌人刘备联合,出兵3万,拒守长江南岸。两军对峙两月之久。当时,曹强孙弱,曹军如能克服长江天险,冲过江去,定能打败孙权。决战发生在11月。因曹军多为北方士兵,不习水战,便把战船连接起来,以减轻风浪颠簸,准备渡江。这就给火攻提供  相似文献   
8.
浙江千岛湖深水区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变化格局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2008年对浙江千岛湖深水区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共调查到8种底栖动物,其中寡毛类7种,线形动物门1种.群落类型不存在季节差异,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和正颤蚓.群落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94.6ind./m~2和0.54g/m~2.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密度和生物量无季节变化,但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两者均是上游中游下游.密度和生物量与水深、透明度显著负相关,前者与水柱混合水样的TN和TP、与底部局部水样的TP显著正相关,后者与水柱混合水样的TP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水深是密度和生物量的唯一最优解释因子,随水深增加密度和生物量均呈指数式下降.  相似文献   
9.
2007-2008年千岛湖营养盐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2008年对千岛湖水体中5个采样点(S1,S3,S4,S8,S9)的总氮、总磷、三态氮、溶解性总磷和可溶性活性磷等进行了不同深度的逐月监测,以研究探讨千岛湖营养盐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两年间总磷、总氮和硝酸盐氮浓度都呈现从上游(S1)至下游(S9)逐渐下降的趋势;2007-2008年汛期(3-7月)位于千岛湖上游新安江干流段的样点S1各种营养盐均为全年最高.但是2007年与2008年营养盐时空分布差异显著.2008年汛期(3-7月),S1的总磷和总氮浓度分别极显著低于和高于2007年同期.相对于2007年,虽然2008年具有更高的温度,但没有增强水体热稳定性.2008年强对流天气一方面通过打破水体热分层和促进水体混合,另一方面通过雨水带来大量的地表营养盐来影响营养盐的分布.汛期高浓度的总磷在1-2个月内平均降低64.4%,最大降低88.6%,显示千岛湖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净化能力.分析结果显示千岛湖营养盐时空分布总体格局是由水文、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综合效应而形成的,而极端天气能够改变这一格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