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3篇
海洋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陆水水库的浮游生物及营养类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报道了1991 ̄1995年对面积为1693hm^2的黑龙滩水库渔业利用优化模式研究的结果,主要内容有:水生生物种类组成和现存量调查、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测定、渔获物统计和鱼产力估算;水体理化性状和水位变化对鱼产量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网箱养殖鲤、草鱼的高产试验结果;多功能水库生态系统的渔业利用优化模式初步探讨。经三年努力,水库鱼产量由622t上升到1255.1t,平均单产750kg/hm^2。为  相似文献   
2.
丹江口水库的饵料生物资源及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1992年12月至1993年9月的调查,丹江口水库的饵料生物资源量为1.845×10~6t.其产鱼潜力为1.615×10~4t.是现有鱼产量(包括捕捞产量和不投饵网箱产量)的5倍左右.就水体营养状态而言,汉江库区为中营养型,丹江库区属贫一中营养型.文中还对丹江口水库的渔业发展和水质保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2009-08对乐清湾进行了生物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66种,浮游幼虫15类,分为半咸水河口类群、近海暖温带类群、近海暖水类群和大洋广布类群,其中近海暖水类群占主导地位。Ⅰ型网主要优势种有针刺拟哲水蚤、汤氏长足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刺尾纺锤水蚤等;Ⅱ型网主要优势种有针刺拟哲水蚤、强额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刺尾纺锤水蚤、短角长腹剑水蚤、简长腹剑水蚤、小长腹剑水蚤等。浮游动物优势种分布有明显差别,太平洋纺锤水蚤分布仅限于湾顶海区,小长腹剑水蚤密集区也在此区域,其它优势种则分布于乐清湾中部和湾口海区。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125.05mg/m3,平均丰度为234.00个/m3,数量分布呈现出从湾顶向湾口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及其演变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1992年12月至1993年9月对丹江口水库进行四季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60属,年平均密度为42.18×10~4个/L,生物量为0.71mg/L。浮游植物种类和现存量在库区的分布均表现为汉江库区较丹江库区丰富。本文还根据1958年、1986~87年和1992~1993年丹江口水库库区的三次调查资料,分析丹江口水库蓄水前后以及建库26年以来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包括密度、生物量、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的主要变化。以秋季丹江口水库坝前和汉江库区的肖川为代表,浮游植物密度从每升几万个增加到每升几百万个,生物量每升毫克数增加了数十倍。种类组成由河流型硅藻占优势逐步演化为硅藻—甲藻—蓝藻型。1993年浮游植物种类数显著低于1987年。年数量变动曲线由1987年的夏季高峰向后推移至秋季。  相似文献   
5.
2014年冬季浙江中部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 在121°42′E~126°18′E, 28°43′N~30°02′N的浙江中部海域, 对97个站位采集的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细胞丰度进行了研究。共鉴定浮游植物6门53属163种(含19未定种), 其中以硅藻为主, 甲藻其次; 浙江中部海域冬季浮游植物群落可分为4种生态类型: 半咸水类群、沿岸广温型、近海广温广盐型、外海高温高盐型, 其中最主要生态类型为近海广温型; 浮游植物优势种为中华齿状藻(Odentella sinensis)、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 、伏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太阳双尾藻(Ditylum sol)、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范围为0.3×104个/m3~67.1×104个/m3, 平均值为8.8×104个/m3, 呈现近岸>近海>外海的分布特点, 高值区位于三门湾至渔山列岛之间的海域; 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3.36;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得出: 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与盐度呈负相关,与磷酸盐、硝酸盐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组成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和掌握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组成特征及变化情况,本研究于2015年1月、3月、5月、8月和10月进行5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表明,乐清湾共有大型底栖动物116种,环节动物为主要优势类群;种类组成、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在不同航次之间均存在较大幅度的波动;相同航次之间的种类组成、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在空间分布也存在明显斑块化。通过对比分析历史研究数据发现乐清湾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组成变化明显,其中小个体环节动物的种类数和栖息密度明显升高,而大个体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的种类数和栖息密度则下降明显。这说明乐清湾底栖生境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在长期稳定的生境中生长的大个体动物不能得到充分的生长,取而代之的是出生率高,生长周期短的小个体r-对策者的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7.
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掌握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于2015年1月、3月、5月、8月和10月开展了5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表明,1月、3月和5月3个月份的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均较为接近,优势群落的主要特征种为薄云母蛤和不倒翁虫;8月和10月的优势群落不明显,主要群落特征种有不倒翁虫、双形拟单指虫、寡鳃齿吻沙蚕、小头虫、中蚓虫属一种等。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曲线)分析表明5月的群落结构较稳定,1月、3月、8月和10月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扰动状态,其中8月的受扰动程度最大。BVSTEP分析表明亚硝酸盐是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各月份差异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盐度和氨氮分别是影响乐清湾3月和5月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水温对乐清湾大型底栖群落特征种时空分布影响最大,其次是盐度、溶解氧、含氮营养盐和pH等。通过CCA排序图发现大部分群落特征种分布在含氮营养盐较低的水域,表明高浓度的含氮营养盐已经对乐清湾的大型底栖动物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浙南海域腹泻性贝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浙南海域共采集了10种贝类40份样品.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腹泻性贝毒,共检出 9份样品含有腹泻性贝毒.染毒样品检出的腹泻性贝毒(软海绵酸,OA)质量比为0.07~5.85 μg/g,共有7个样品含量超标,超标率为17.5%.无论是检出率还是超标率,都呈现夏季>春季>秋季的规律.浙南海域的南部腹泻性贝毒检出率和超标...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2016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温州沿岸海域浮游动物和环境因子的调查资料,对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优势种、丰度和生物量进行研究,并通过典范对应分析探索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春、夏季共鉴定到浮游动物117种和浮游幼虫20类,大多数种类属于暖水性近海类群;春季的优势种包括中华哲水蚤、大西洋五角水母和百陶箭虫,夏季的优势种包括拟细浅室水母、齿形海萤、肥胖箭虫和精致真刺水蚤等;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春季高于夏季,水平分布大致为近岸低、远岸高;浮游动物样品的季节性差异与表层水温和盐度有较大关系,而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差异的环境因子春季为盐度、活性磷酸盐、硝酸盐和氨氮,夏季为盐度、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