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9篇
天文学   5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阿拉善沙漠湿沙层水分来源同位素示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弄清阿拉善沙漠湿沙层的水分来源,在该地区进行了人工模拟降水入渗的示踪试验。模拟单次降水量为59 mm,观察剖面最大入渗深度仅为46 cm,这一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降水几乎不能通过沙层入渗到地下水中。对4个沙丘湿沙层剖面中不同深度的含水率、Cl-、δD与δ18O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在蒸发能力极强的阿拉善地区,地下水是以薄膜水的形式,通过蒸发、凝结向地表运动,最终蒸发排泄。泉水、井水、湖水与土壤水中的同位素特征表明具有相同的补给源,均来自于地下水。推断横穿阿拉善地块的杂多-雅布赖断裂带与狼山-日喀则断裂带中可能存在地下水深循环通道,青藏高原河流、湖泊的渗漏水可能是阿拉善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发展了一套计算机自动证认,交叉比对的技术,应用于198年9月至12月间北京天文台60/90cm施密特望远镜的CCD测光资料及GSC星表,由二个系统的V星等资料,在6个平方度内找到5颗变星;利用二个系统B颜色带宽的不同,进行发射线星系统巡天,在3个平方度内找到15个致密核发射线星秒并讨论了本方法用光变天体,色指数反常天体,位置移动天体,发射线天体巡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4.
利用已知的统计结果对高红移类星体光谱进行MonteCarlo模拟,得到了UBVRI五色测光的色指数,并利用模拟的选择判据计算了选择效应函数,当2.4<z<3.0时,选择效应来自于与主序星的混淆;当z>3.0时,则是由于较暗的类星体与晚型矮星同时从U.B等颜色的图象上消失,导致可利用色指数的减少。  相似文献   
5.
6.
对天区0112-35的UKST物端棱镜底片上的11个类星体候选者进行了光谱观测,证实为类星体,给出了它们的红移值、证认图及光谱图。11个类星体中有6个属于角距小于4角分的3对类星体;1个类星体-星系对。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89年11月30日晚对PG0027+260进行了时间分辨率为108秒的高速CCD测光,得到了一条完整的光变曲线,从而确认其为激变食变星系统,轨道周期0.146~d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89年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60/90/180厘米施密特望远镜及Thomson红敏CCD对14个PG候选激变变星进行光度观测.其光变曲线特性表明:PG0027+260,PG0818+513,和PC1030+590为激变食变星,PG1341—079 是一个可能的激变食变星,PG1551+719为SU UM_a型矮新星,此外还有6个天体的光变曲线有激变星特有的闪变特征.因此PG样本中,激变变星的成功率为79%.PG1030+590的轨道周期为3~h279,PG1717+413的闪变变幅在二个月内有明显变化,它与本身的亮度无明显相关,说明闪变变幅的变化可能是亮斑的局部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文[1]和文[2]所给出的高红移类星体吸收系统的证认方法,对目前最大红移类星体QS02000-330(z_e=3.78)的吸收光谱进行了吸收线红移系统的证认,并得到了六个重元素的吸收线系统:z_a=3.1881,3.1913,3.3335,3.5519以及z_a=1.3441,3.3459。前四个系统和Hunstead等人(1986)所得到的A、B、C、D系统(红移值分别是z_a=3.1881,3.1914,3.3332,3.5519)相符合;后两个是我们新发现的吸收系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